香港浅水湾临海园区,初夏的晨光穿透薄雾,为这片静谧之地镀上一层金辉。园区中央,一栋以纯白金属与超白玻璃为核心材质的建筑静静矗立,线条利落如刀锋,却因弧形玻璃幕墙的柔和弧度,褪去了商业建筑的冰冷,这便是“沈静仪科学伦理实验室”,是苏晚为纪念母亲、传承科研精神耗时半年筹备的心血之作。建筑左侧,另一块与主体风格呼应的浅灰色石材牌匾静静待揭,上面镌刻着“苏家正义基金”六个鎏金大字,字里行间藏着苏晚对父亲“商业向善”理念的践行。
距离陆寒枭出院已过七日,他右肩的缝合线刚拆除,虽仍需避免剧烈动作,但定制的深灰色西装巧妙修饰了肩部的细微不便。此刻他站在嘉宾席前端,左手自然垂落,右手轻扶苏晚的腰际,这个动作既显守护之意,又不会触碰自己的伤口。苏晚身着珍珠白立体绉纱长裙,长发以银色发簪松松挽起,颈间那枚藤蔓钻戒(陆寒枭求婚信物)与耳垂的碎钻耳钉相呼应,在晨光中折射出低调而坚定的光芒,与她今日“传承者”的身份完美契合。
上午9时30分,嘉宾陆续到场,会场氛围渐趋庄重。国际刑警组织亚太区负责人汉斯?格雷伯身着藏蓝色制服,胸前的银色徽章在阳光下格外醒目,他与香港警务处重案组总警司李伟明并肩而来,两人看向苏晚的目光中满是认可,正是苏晚提供的证据,让“启明基金会”案得以彻底告破,也让更多金融犯罪受害者看到正义的希望。商界代表阵容同样重磅:与“枭耀”长期合作的欧洲财团总裁、东南亚地产巨头、香港本土实业家陆续落座,他们的出席不仅是对“枭耀”的支持,更是对“科技伦理+公益救助”模式的认可。
学术界的嘉宾则带着更浓厚的人文气息:三位中科院院士、沈静仪当年的博士生导师周明教授、瑞士科学伦理委员会副主席安娜女士,他们手持沈静仪生前发表的论文集,轻声交流着这位“用一生守护科研底线”的学者过往。会场后排,二十余位特殊嘉宾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曾因金融诈骗、市场操纵受害的普通家庭代表,有人曾因“启明基金会”关联机构的骗局失去养老钱,有人因苏氏旧案牵连失业,如今均通过苏晚的暗中援助重获生活希望,此刻他们手中捧着自制的纸质鲜花,眼神中满是期待与感激。
媒体区早已严阵以待,路透社、彭博社、央视财经等40余家全球媒体的镜头对准仪式台,直播信号覆盖23个国家和地区,这场仪式不仅是对逝者的告慰,更是“枭耀”集团在肃清内患后,向全球传递“商业向善、科技守正”价值观的重要窗口,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资本市场的目光。
10时整,司仪的声音透过环绕音响传遍会场:“尊敬的各位嘉宾,‘沈静仪科学伦理实验室’暨‘苏家正义基金’揭牌仪式,现在开始!”
掌声中,苏晚在陆寒枭的轻扶下走上仪式台。她未携带演讲稿,却站姿挺拔,目光扫过台下每一位嘉宾,最终落在实验室牌匾上“沈静仪”三个字上,眼底泛起微光,声音却清晰而坚定:“八年前,我的母亲沈静仪在科研最关键的阶段离世,她留下的最后一份手稿里,写着这样一句话:‘科学的进步,不该以突破伦理为代价;技术的光芒,必须照亮人类共同的福祉。’”
她抬手示意,身后的大屏幕亮起沈静仪生前的实验室影像:画面中,沈静仪穿着白大褂,正与学生讨论基因编辑的伦理边界,眼神专注而温柔,背景里的实验笔记上满是密密麻麻的批注。“今天,‘沈静仪科学伦理实验室’正式成立,将聚焦三大方向: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规范研究、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监督、跨境科研项目的伦理审核标准制定。我们已联合全球12所顶尖高校设立‘静仪伦理奖’,每年资助3个在‘科技向善’领域有突破性成果的团队,让母亲的理念,在更多人手中延续。”
话音落,大屏幕切换至基金介绍页面:浅蓝色背景上,“苏家正义基金”的使命清晰标注,“为金融犯罪受害者提供法律支援、心理疏导与应急经济救助,推动金融安全知识普及,构建‘预防-救助-追偿’全链条支持体系”。苏晚侧身指向屏幕,语气添了几分柔和:“基金初始资金20亿港币,其中12亿来源于‘启明基金会’非法侵占苏氏资产的返还部分,8亿来自‘枭耀’集团的专项拨款。我们组建了由律师、心理咨询师、金融专家组成的专业团队,今日起正式接受申请,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最需要的人身上。”
台下,周明教授轻轻擦拭眼角,安娜女士频频点头;后排的受害者代表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举起自制鲜花,哽咽着喊道:“谢谢苏小姐,谢谢沈博士!”掌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热烈,汉斯甚至起身鼓掌,目光中满是敬佩,这场仪式没有华丽的辞藻,却以最真挚的初心,打动了在场每一个人。
陆寒枭始终站在仪式台侧后方,目光从未离开苏晚。当她提及母亲手稿时,他悄悄调整了麦克风的角度,确保她的声音能清晰传递;当受害者代表发声时,他对身旁的周秘书递了个眼神,周秘书立刻安排工作人员为老人送上温水。这份不动声色的守护,与苏晚在台上的坚定形成呼应,恰是双强并肩的最佳写照。
揭牌环节,陆寒枭走上前,与苏晚共同执起系着淡紫色绸带的银杆(淡紫色是沈静仪生前最爱的颜色)。汉斯与周明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分别站在两人身侧,四人同时发力,将“沈静仪科学伦理实验室”与“苏家正义基金”的牌匾上的绸带缓缓拉下。阳光透过玻璃幕墙,落在牌匾的鎏金大字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媒体的快门声如潮水般响起,记录下这一承载着传承与希望的时刻。
仪式后的参观环节,实验室内部的设计细节更显用心:一楼的“静仪纪念厅”陈列着沈静仪的手稿、获奖证书、生前使用的实验仪器,每一件展品都附有详细说明;二楼的科研区采用透明玻璃隔断,正在调试设备的研究员们身着统一白大褂,专注的神情与影像中的沈静仪如出一辙;基金办公区则布置得温馨舒适,咨询室的沙发、儿童区的玩具角,处处体现着“人文关怀”的理念。
苏晚陪着周明教授参观纪念厅,指尖拂过母亲的手稿,轻声说:“周教授,当年母亲未完成的‘基因伦理边界指南’,我们会继续推进,争取明年发布行业标准。”
周明教授点头,眼中满是欣慰:“静仪若泉下有知,定会为你骄傲。你不仅传承了她的科研精神,更延续了她的善良。”
另一侧,陆寒枭正与汉斯、李伟明交流。汉斯看着实验室的伦理研究方向,赞许道:“陆总,苏总,这项事业具有全球意义。国际刑警计划与实验室合作,共同制定‘跨境科技犯罪的伦理认定标准’,希望能得到你们的支持。”
“当然。”陆寒枭颔首,语气带着运筹帷幄的笃定,“‘枭耀’会提供必要的资金与技术支持,这不仅是公益,更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李伟明补充道:“香港警方也会与基金合作,开展金融安全进校园、进社区的活动,从源头减少犯罪发生。”
媒体记者们紧跟其后,纷纷围拢过来提问。一位彭博社记者率先发问:“苏总,实验室与基金的投入规模不小,是否会影响‘枭耀’的短期现金流?集团未来在公益领域的规划是怎样的?”
苏晚从容应答:“‘枭耀’的现金流储备充足,20亿投入仅占集团流动资产的3.2%,不会影响核心业务。未来我们计划将每年利润的5%投入公益领域,重点支持科研伦理与金融安全,这不是短期行为,而是‘枭耀’长期战略的一部分。”
另一位央视财经记者将话筒转向陆寒枭:“陆总,市场关注‘枭耀’在经历风波后的品牌价值变化。此次仪式是否会成为集团市值提升的契机?您如何看待‘公益与商业’的平衡?”
陆寒枭接过话筒,目光扫过在场的商界代表,声音沉稳有力:“我始终认为,真正的商业价值,不仅在于盈利规模,更在于社会认可度。‘启明基金会’案让我们看清,违背伦理的商业行为终将被市场抛弃;而实验室与基金的成立,是‘枭耀’向市场传递‘可持续发展’信号的开始。短期来看,这或许不会直接推动股价,但长期而言,公信力带来的品牌溢价、投资者信心提升,将是集团最宝贵的资产。”
这番话精准击中资本市场的关注点,记者们立刻追问后续是否有接受专访的计划,陆寒枭微微一笑:“后续我们会安排时间,与苏总一起分享‘枭耀’的战略规划,以及我们对‘商业与爱情’的理解。”,这句回应巧妙,既不显得刻意,又吊足了市场与媒体的期待。
午后1时,仪式圆满结束。嘉宾陆续离场,受害者代表们围着苏晚,递上手写的感谢信,有人甚至带来了自家种的水果,场面温暖而真挚。苏晚一一收下,与每个人轻声交流,承诺会持续关注他们的生活。
陆寒枭站在一旁,看着被人群围绕的苏晚,眼中满是温柔。待嘉宾散尽,他走上前,轻轻握住她的手:“累了吧?我让司机备好了你喜欢的银耳羹。”
苏晚靠在他肩上,避开他的右肩,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满是满足:“还好,看到妈妈的理念能延续,看到那些叔叔阿姨重新有了希望,一切都值得。”她抬头看向实验室的玻璃幕墙,阳光在上面映出两人的身影,“寒枭,你说的对,公信力真的很重要。刚才周秘书说,仪式直播期间,‘枭耀’的港股AdR已经上涨了1.8%。”
陆寒枭挑眉,眼底闪过一丝了然:“这只是开始。市场需要明确的价值导向,我们给了他们想要的答案。”他抬手看了眼腕表,“下午还有个视频会议,讨论实验室与高校的合作细节,我们先回去休息半小时,再处理工作。”
两人并肩走向停车场,海风轻拂,带着咸湿的暖意。实验室的白色建筑在身后渐渐远去,却像一座灯塔,照亮了“枭耀”未来的方向,也照亮了苏晚与陆寒枭“以爱为刃,以善为盾”的并肩之路。而此时,香港交易所的电子屏上,“枭耀”港股的买盘正持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