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破局之点
“共鸣器”的污染如同一盆冰水,浇灭了珊瑚城高层心中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那个“无形访客”用最轻描淡写的方式,展示了其远超他们理解的能力和无处不在的威胁。
它不与你正面冲突,却能在你最核心、最脆弱的地方轻轻一点,便让你所有的努力濒临付诸东流。
实验室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杨教授团队正在紧急评估“共鸣器”的受损程度,试图修复或至少隔离那些被改变的能量节点,但前景不容乐观。那种能量的同化是规则层面的,以他们目前的技术,几乎无法逆转。
老周脸色铁青,一拳砸在控制台上,金属台面发出沉闷的呻吟:“防不胜防!这鬼东西到底想干什么?!”
李娜则更加冷静,她看向沉默不语的王超:“它在展示力量,也在划定界限。它似乎并不想立刻毁灭我们,但绝不允许我们轻易离开,或者……触及某些它不想我们触及的东西,比如那个星图坐标。”
王超缓缓抬起头,眼中血丝隐现,但目光却异常锐利,如同在绝境中寻找生路的困兽。他没有纠结于“共鸣器”的损失,而是将注意力转向了另一样东西——那艘“方舟”残骸带回的样本。
“杨教授,”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共鸣器’的修复或重建可以暂缓。现在,集中所有力量,分析我们从那艘外星飞船上带回来的样本,尤其是那些金属碎片和内部结构残留物!”
杨教授一愣,随即明白了王超的意图:“你是想……从他们的技术里,找到突破口?”
“没错!”王超走到存放样本的隔离箱前,凝视着那些暗哑的银灰色金属,“这艘‘方舟’来自一个能够进行星际航行的文明,他们同样在躲避‘收割者’。他们的科技,尤其是关于空间航行和能量运用的技术,很可能远远超过我们,甚至可能……与那个‘无形访客’属于同一层级!如果我们能解析出哪怕一丝皮毛,都可能打破现在的僵局!”
这是一个大胆的,甚至是异想天开的想法。解析一个完全未知的高等文明科技遗产,其难度不比研究“规则引力”低多少。但这却是他们在自身研究陷入绝境,外部威胁步步紧逼下,唯一能找到的、可能蕴含着超脱当前困境知识的实物线索!
希望重新在杨教授眼中点燃,那是一种属于科学家的、面对未知挑战的兴奋与执着:“我明白了!我立刻组织人手,不,我亲自带队!成立‘遗物解析’项目组,优先级提到最高!”
整个珊瑚城最顶尖的科研力量,在杨教授的号召下,暂时放下了手头的工作,投入到了对“方舟”残骸样本的疯狂解析中。各种先进的探测仪器被启用,能量频谱分析、物质结构解构、信息残留提取……所有能想到的手段都被用了上去。
过程同样艰难。那些金属的原子排列方式前所未见,其能量传导原理完全违背现有物理定律。残留的信息流更是破碎不堪,如同散落一地的拼图,难以还原全貌。
然而,数天不眠不休的奋战后,一个意想不到的突破口出现了!
并非来自高深的空间科技,而是来自对一块似乎属于飞船维生系统的小型碎片上,提取到的一段极其微弱、被加密过的生物信息序列!
这段序列本身无法理解,但其加密方式,却与杨教授团队之前在研究“深渊之眼”能量规则时,建立的某个描述“秩序”底层逻辑的数学模型,产生了惊人的、高度吻合的共振!
“这……这不可能!”一个负责数学模型的研究员看着比对结果,失声惊呼,“他们的加密逻辑,竟然部分基于……基于某种宇宙通用的‘秩序’规则?!这难道就是……‘种子’的含义?一种知识的种子?!”
王超、老周和李娜立刻被请到了实验室。
“这意味着什么?”老周急切地问。
杨教授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这意味着,我们和那个毁灭的文明,可能站在某种相似的认知起点上!我们或许无法立刻理解他们的飞船引擎,但我们可以尝试理解这段生物信息!如果这真的是‘种子’,那么它内部蕴含的信息,可能就是他们希望被保存下来的、最关键的东西——可能是关于‘收割者’的情报,可能是星图,也可能是……对抗他们的方法!”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段被成功解密、开始缓缓展现在屏幕上的、由未知符号和能量图谱构成的生物信息上。
破局之点,或许就隐藏在这来自远古星海的“种子”之中。
(第三百七十三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