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刮骨疗毒
自打发现那六棱柱能“刮壳”自疗,王超就跟魔怔了似的,除了吃饭睡觉,剩下时间基本都泡在杨教授那个被各种仪器围得水泄不通的临时实验室里。李娜不放心,大部分时间也陪在那儿,名义上是护卫,实则是盯着他,怕他又把自己折腾晕过去。
净化浮岛残骸能量碎片的活儿,精细得跟绣花似的。王超得先把自己调整到心平气和、精神高度专注但又不能太紧绷的微妙状态,然后才能小心翼翼地引导那丝比头发丝还细的湛蓝微光,去触碰碎片里躁动不安的暗红能量。
这过程贼耗神。快了不行,容易惊动脑子里那些毁灭碎片,引来反噬;慢了也不行,那点微光支撑不住,自个儿就先熄火了。得找到那个刚刚好的劲儿,让湛蓝微光像春风化雨似的,慢慢消融那些混乱能量。
每成功净化一小块,王超都跟跑完一场马拉松似的,浑身虚脱,大汗淋漓,得歇上好一阵。但效果也是看得见的——手里那六棱柱灰扑扑的外壳,以肉眼难以察觉的速度,极其缓慢地变淡了一点点,那丝裂缝似乎也微不可察地拓宽了头发丝那么一丁点。
更重要的是,他脑海中那些毁灭碎片,在每次净化后的短时间内,会变得异常“安静”,仿佛也被那纯净的湛蓝能量安抚了。
这发现让杨教授兴奋得直搓手,连说这是“良性循环”。
可这“刮骨疗毒”的法子,太慢,也太看状态。有时候王超精神稍有不济,或者心绪稍有波动,那毁灭碎片就跟闻到腥味的鲨鱼一样蠢蠢欲动,好几次都差点失控,吓得杨教授赶紧叫停。
“不行,这效率太低了,而且不稳定。”老周来看过几次后,眉头就没松开过,“‘深渊之眼’那边情况不明,我们耗不起。得想个法子,加快进度,或者找个更安全的地方。”
更安全的地方?王超心里一动,想起了上次侦察时,小鱼那种对海洋“呼吸”的奇特感知。
“或许……我们该问问小鱼?”王超提议,“他好像能感觉到海里能量流动的细微变化。说不定,他能找到一片能量相对平和稳定的区域,我在那里进行净化,可能效果更好,风险也更小。”
这主意听着有点玄乎,但眼下也没别的更好的办法。老周沉吟片刻,点头同意了。
小鱼被叫来,一听是要帮王超找“能量安静”的地方,小伙子既紧张又激动,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尽力。
接下来的几天,小鱼就成了王超的“专属风水师”。他不用任何仪器,就靠着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直觉,带着王超和李娜,乘坐小型潜航器在珊瑚城周边相对安全的海域转悠。
“这里不行,‘气’有点急,下面好像有暗流在打架。”
“这儿……太‘死’了,水都不动弹,感觉憋得慌。”
“咦?这片地方好像可以……‘气’很顺,不疾不徐的……”
还别说,被他挑中的那片海域,王超握着六棱柱一感知,确实感觉周围的能量环境比别处要温顺平和许多,连带着他引导那丝湛蓝微光都顺畅了一丝。
试验了几次,在这种“风水宝地”进行净化,效率果然有所提升,精神消耗也小了一些,最关键的是,那毁灭碎片躁动的频率明显降低了!
这发现让众人惊喜不已。果然,人力有时尽,大海自有它的规律。
找到了相对安全高效的方法,王超的“刮壳”大业终于走上了正轨。他不再急于求成,而是像老匠人打磨璞玉一样,每天定时定量,在小鱼选定的海域,心无旁骛地进行净化。
进度依旧缓慢,但胜在稳定。六棱柱外壳的颜色一天天变淡,从死气沉沉的灰扑扑,渐渐透出一点内敛的哑光质感。那道裂缝也慢慢拓宽,从头发丝变成了细线,从中流淌出的湛蓝微光也愈发稳定和明亮。
随着外壳被不断净化,王超感觉自己与六棱柱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和清晰。他甚至能隐约“看”到内部那破碎的能量星图,正在以极其缓慢的速度自我修复和重组,一些原本黯淡的回路,开始重新闪烁起微弱的光芒。
力量,正在一点一滴地回归。虽然远未达到以前的水平,但这种脚踏实地、亲手将其修复的感觉,却让王超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和掌控感。
他不再仅仅是“钥匙”的使用者,更像是它的守护者和修复者。
这天,王超刚结束一轮净化,感觉还不错,那丝湛蓝微光比之前又凝实了一分。他坐在潜航器里休息,看着舷窗外宁静的海水,突然对旁边正在擦拭弩箭的李娜说道:
“娜姐,等这柱子修好了,咱们是不是……该主动去找‘深渊之眼’聊聊了?”
李娜动作一顿,抬头看他,眼神锐利:“你有把握了?”
王超摇摇头,摩挲着手中那光泽日渐温润的六棱柱:“谈不上把握。但我觉得,不能再等它‘消化’完了。它现在这状态,就像个生了重病还把自己关起来的巨人,谁也不知道它开门的时候,是会恢复健康,还是彻底疯掉。我们得在它开门之前,想办法递个话,或者……至少搞清楚它到底病得多重。”
李娜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有道理。等老周和杨教授评估后再说。”
王超看向窗外幽深的海水,目光仿佛能穿透重重阻隔,看到那在无尽深渊中沉睡的庞大存在。
刮骨疗毒,是为了更强健的体魄。
而接下来要面对的,才是真正的考验。
(第三百一十九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