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高小琴自己却深深理解祁同伟当年的处境,因为她也是从最底层一步步挣出来的。
当年面对赵瑞龙和杜伯仲,高小琴姐妹连一丝违逆都不敢有。
赵公子喝醉酒想欺负高小凤,她连拒绝的勇气都没有,只能自己代替妹妹承受。
她根本无法想象,祁同伟竟然敢跟梁群峰对抗,而且还能赢!
她对祁同伟,早已不只是佩服,而是彻底的敬仰。
更难得的是,他不仅救了自己,也改变了别人的人生。
就像她自己,彻底走出了过去的阴影,活成了一个全新的人。
曾经,她是赵瑞龙的工具。
如今,她是东风集团组装公司的掌舵人,京州市真正的上流人物!
她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发自内心的。
最近这半年,她才第一次觉得自己像个真正的人,不再是别人的玩物。
她甚至已经安排妹妹从香江回来了。
过去高小凤待在香江,是因为高育良的私欲。
高育良在当泸州市一把手时,为了升迁隐瞒了与高小凤的婚姻。
那时候高小凤不方便在汉东露面,只能待在香江,连孩子也一起送了过去。
如今事情已经水落石出,高小琴不愿让妹妹孤身一人留在香江,便接她回来团聚。
她从没像现在这样,感受到生活的温暖。
她今天的一切,都是祁同伟给的。
她甚至觉得,祁同伟就是她人生的引路人。
只要祁同伟开口,她愿意付出所有——她所拥有的一切,都可以献上。
祁同伟淡淡一笑,说:
“梁璐不过是一段小小的插曲。”
“未来的路,还很长。”
钟小艾望着他,轻声说:
“师兄,你真是心胸开阔。”
钟小艾已经完全回过味来。
祁同伟年初回到汉东,名义上是探亲。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组织想让他释放一些早年工作的委屈。
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祁同伟对外的身份是警察,而且是部里炙手可热的新星。
可钟小艾已经看出来,她这位“男人”,在经济领域也极具天赋。
他对新兴技术的洞察力强得惊人,简直像开了天眼一样。
在经济趋势的判断上,他总能看得比别人更深一层。
大汉正急需这样的人才。
海棠小院的老爷子对祁同伟早年遭遇的事耿耿于怀,于是派祁同伟回来,亲自查查梁群峰。
说实话,老爷子起初并不真信梁群峰会出什么问题。
当年那件事,不过是一个父亲为了帮女儿失去了底线。
谁能想到梁群峰还真有问题?
这样一来,祁同伟心头的怒火,也随着梁群峰被依法批捕而彻底熄灭了。
这,是一件好事!
钟小艾佩服祁同伟的地方在于,他虽曾遭遇不公,却没有像梁群峰那样滥用职权,而是站在警察的角度去审视整个事件。
祁同伟轻轻摇头:
“梁璐那件事,就让它过去吧。”
“如果可以,我真的不想再和她有任何交集。”
后来,他果然再没见到过梁璐。
听说梁群峰的问题被公开后,她就辞了职,离开了汉东省。
有人说她出国了,有人说她出家了,也有人说她去找自己的兄弟了。
就像当年风波后于水的结局一样。
祁同伟夫妇根本没心思去关注梁璐的去向。
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哪有时间去想她?
梁璐,不过是他们人生中一段小小的插曲罢了。
到了下半年,钟小艾神情轻松,汉东省批准了祁同伟夫妇捐赠的中小学项目。
他们不只是建学校,还修了路,建了一个农产品加工厂。
大山里好东西很多,只是以前没人好好利用。
有了工厂和路,山里的资源就能转化为财富。
有了义务教育学校,山里的孩子才有可能改变命运。
也许再过几年,这里又能走出几个像祁同伟一样的人。
……
人一旦投入工作,时间就过得飞快。
一转眼,又到了年底放假的时候。
东风集团召开大会,发年货!
这阵仗可不小,汉东省老一徐建军、老二赵立春,还有京州市一把手李达康都来了!
钟小艾都愣住了:
“三位领导,我们就是发个年货,怎么把你们都惊动来了?”
三人对望一眼,笑着大笑起来。
徐建军开口:
“钟董,我们来,是想感受一下东风集团现在的实力。”
“一个公司好不好,年货最能说明问题。”
他回忆起童年:
“小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发年货那会儿。”
“那时候日子苦,过年才能吃点好的。”
“每到年关,就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
赵立春也跟着说。
“那时候大家分散在各个单位,好坏也分不清。”
“因为工资都差不多。”
五六十年代还真是这么个情况。
不论你单位是大是小,收入都一样。
你是几级工、几级干部,就拿几级的工资。
平日里谁也不比谁强多少。
那什么时候才能看出差别呢?
年关发年货的时候!
大厂有资源有门路,和小厂拉开差距很容易。
那时候的大厂,才是真的大厂,几乎什么都不缺。
自家配套单位就能把年货配齐。
年货一发,嘴巴说得多好都没用,关键还得看实物。
工资平时不好比,因为都是死工资。
只有年节一到,高低立现。
比如你这边年货就是几斤白菜、几斤面粉。
你隔壁呢?
米面油一应俱全,还有鱼、肉、菜一样不落。
这差距可就大了去了!
单位好坏,一目了然。
工资是收入的一方面,但真正有分量的,是福利!
钟小艾笑着说:
“听您这么一说,我也记起来了!”
“那时候我们也盼着年关呢!”
“走,咱们去看看东风集团的年货!”
三位领导欣然同行。
年货他们不稀罕。
公务员的福利本就属一属二。
他们是真关心东风集团的状况。
东风集团改制非常成功,半年的运营下来,已经成为京州市乃至汉东省的一张名片。
三人位置高,对数据掌握得清楚,东风的影响力已经初现端倪。
早在半年前,就有些苗头。
刚开始那阵子,产品还没出,工人虽然每月工资照发,却不敢花钱。
以前苦日子过怕了。
等到东风电脑一上市,订单不断涌入,
工人们才开始敢花手里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