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妃先前派往前线传信的人还没到,楚熠辰就先收到了林五传来的消息。
在得知妻儿都平安无事后,楚熠辰这才松了一口气 。
但一想到将她们置身于险地时,他又自责不已。
“都怪我!”
“早知会如此,我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动用宫中的所有暗线!”
楚辞安慰道:“殿下,这也不能全怪您!”
“要怪,也只能怪敌人的手段太卑劣了,简直让人防不胜防!”
“还有,他们是在陛下的眼皮底下明目张胆的行事!”
“结果,还能全身而退!”
“归根结底,这又何尝不是陛下的纵容呢?”
楚熠辰恨恨地说道:“是啊!”
“你说,他们所做的那些事情?”
“父皇他当真不知情吗?”
“不,他心里一清二楚!”
“只是他不愿意接受,或者说,他不舍得惩罚他们罢了!”
楚辞:“因为王妃在宫中成功诞下世子!”
“现在外面,人人都称赞陛下是慈父,是明君!”
“世人就只会记得陛下对儿孙的慈爱之心!”
“可王妃和世子差点就死在宫中了!”
“这些事,谁又知道呢?”
楚熠辰忍不住叹气道:“既然父皇不愿意惩治他们!”
“那便由本王日后一一清算吧!”
“伤害过我妻儿的人,本王一个都不会放过!”
因为这种喜讯,皇帝也会特地派人传讯到给秦王。
只是,秦王的人先一步将消息送达而已。
因此,楚熠辰选择暂时不公开秦王妃母子平安之事。
他只是将这个好消息告知了上官无极这个大舅哥而已。
毕竟,上官无极可是要当舅舅了嘛。
为此,楚熠辰还千叮咛万嘱咐的让他务必守好秘密。
上官无极当然知道规矩,若是一个亲王获取消息的渠道比一个皇帝的还要快许多,那这个皇帝还坐得安稳吗?
如今中军大营,可不全是秦王的人,还有齐王的人,还有不少皇帝安插的人,甚至有东宫的人。
也正如此,他们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因为几天后,军中就有人传出秦王妃在宫中意外摔倒,难产而亡的消息。
这事在军中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众将士义愤填膺,想要替秦王讨个公道。
上官无极也跟着表现得异常激愤,一副要吃了人似的要找楚熠辰理论。
齐王楚熠杰也跟着假惺惺的过来安慰楚熠辰,还劝说他节哀顺变。
实际上,楚熠杰的心里早就兴奋得不得了。
他到现在依然忘不了大婚当日发生的事,那简直是他一生的耻辱。
一想到自己的爱妾被算计与太子苟合,还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撞破了奸情,他就怒火中烧。
而楚熠辰非但平安无事,还顺带收了叶倾城。
他和太子的一切谋算,到头来竟是给楚熠辰做了嫁衣裳。
楚熠杰不甘心,凭什么楚熠辰天生就那么好命?
同样都是傅皇后的亲生儿子,凭什么傅皇后最疼爱的是楚熠辰?
同样是“晋州恶少”,为什么楚熠辰却得到了百姓的爱戴,而他却被百姓唾弃?
同样是亲王,为什么楚熠辰却得三军拥护,而他却不受众将士待见?
这不公平!
好在,老天开眼了。
他收到了来自宫中的消息,秦王妃上官凤妩难产而亡了。
楚熠杰的心里终于狠狠地出了一口恶气,他还命人暗中将消息传遍了军中。
如此一来,楚熠辰一定会受到致命一击,最好是能英雄气短,或是提前回盛京。
那么,前线大军的统帅不就落到他的手上了吗?
如今洛京已经摇摇欲坠、四面楚歌,待时机一到,便可发兵夺取。
拿下洛京后,他齐王就是此战的最大功臣,看还有谁敢轻视他?
“二哥,节哀啊!”
“这好歹嫂子还给你留了一个儿子,不是?”
“所以,为了侄儿,你可一定要振作起来啊!”
楚熠辰就知道他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狗嘴吐不出象牙。
“哼,老三!”
“这宫里发生的事!”
“父皇派出传讯的人还没到呢!”
“怎偏你就提前收到了消息?”
“莫不是,你在宫中安插了眼线?”
“这宫里一有什么风吹草动的!”
“你很快就收到了消息?”
楚熠杰当场急了:“二哥,冤枉啊!”
“我也是听军中有人传出了这个消息!”
“这才担心你啊!”
“您怎么还不领情呢?”
楚熠辰:“是吗?”
“本王一大早就让人前去军中调查了!”
“相信很快就能查出到底是谁胡乱造谣!”
楚熠杰:“不至于吧,二哥!”
“军中那么多人,如此大动干戈的!”
“恐怕会军心不稳啊!”
楚熠辰:“有人胡乱造谣秦王妃难产而亡!”
“不正是想动摇本王的心吗?”
“本王今日把话放到这里!”
“除非是父皇派人来传了讯!”
“证实此事为真!”
“否则,本王权当造谣处置!”
众将军听到当即回应道:“是,大帅!”
楚熠杰看这架势,吓得一句话都不敢再说了。
“殿下,人全部已经拿下了!”
楚辞的动作很迅速,将那些造谣的人全部抓到了。
经过一番审问,他们都说是听命行事,将这个消息尽快传遍军中。
而这些人,有人是东宫的人,有人是齐王的人,有的人纯粹就是收了银钱办事。
被人供出后,楚熠杰自然是不认的,还一口咬定是那人胡乱攀扯。
他还一怒之下,拔刀将那人给砍死了,这一举动也让更多的士兵们讨厌他。
如今还是在前线,许多内部的问题,先搁置一边。
因此,楚熠辰并没有深究太多,而是勒令楚熠杰回自己的住处反省。
但是东宫的人和收了钱办事的人可就不同了。
楚熠辰大声喊道:“动摇军心者,杀!”
“来人,将他们几个收钱办事的拉出去砍了!”
“至于这几个替太子办事的!”
“先拉出去打六十军棍!”
“再把他们交给陛下处置!”
楚熠辰刚处置完这些人,皇帝派来传讯的人也正好到了。
楚熠辰领着众将士出来跪迎圣旨。
一个公公拿出圣旨宣读,大概旨意就是秦王妃顺利诞下一子,母子平安。
为了表彰秦王在前线劳苦功高,特封其长子为恒安王,赐黄金千金,白银万两,良田千顷等。
众将士们听说秦王妃平安产子后,这才松了一口气。
又听说世子刚一出生就封了王后,众人皆激动万分。
“末将等恭贺秦王喜得贵子!”
“末将等恭贺世子受封亲王!”
楚熠辰:“众将士辛苦了!”
“今日,本王宴请大家!”
众人高呼:“谢秦王!”
宫里的人办完了差事,休息一晚后,即将回宫复命。
楚熠辰将写好的奏折以及那些人的认罪书交给了他,顺便把东宫的那几个人也一并给他带回去。
楚辞不禁问道:“殿下,您将那几个人交给申公公带回去!”
“就不怕东宫的人杀人灭口吗?”
楚熠辰:“哼,那几个人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
“本王要的就是他们杀人灭口!”
“你派人盯着,一旦东宫的人下手!”
“你们就暗中救下!”
“务必让申公公平安的回去向父皇复命!”
“还有,他们不是想散播秦王妃难产而亡的谣言吗?”
“那我们就让这把火烧得更旺一些!”
“让更多的人知道秦王妃和世子差点死在宫中!”
楚辞:“那是否要透露是谁要暗害王妃?”
楚熠辰:“我们没有足够的证据,说再多也是造谣!”
“还有,父皇摆明了不想让此事传出去!”
“可偏偏有人提前将消息传到了军中!”
“现在,我们何不将他们一军呢?”
楚辞不禁拍手叫好:“妙啊!”
“到时,把所有泄露消息的帽子全部扣到东宫那里!”
“那太子岂就不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清了吗?”
果然,楚熠明得知了前线的消息,立即派出朱怀瑾等人前去截杀那几个人。
楚辞早已暗中派人跟着,经过一番打斗后,申公公等人顺利将人证带回宫中。
申公公一回到宫里,便跪地叩头,请求皇帝替他做主。
楚渊先是看了秦王的奏折和带回来的认罪书,又得知申公公这一路回来遭遇了暗杀,顿时怒不可遏。
“好大的胆子!”
“来人,去把太子带来!”
楚熠明被急召入宫,心知派人截杀的任务失败了,只得小心应对。
楚渊大声怒骂道:“太子,朕问你!”
“他们几个是不是你安插在军中的眼线?”
楚熠明:“儿臣冤枉啊!”
“这几人,儿臣根本不认识他们!”
楚渊:“哼,他们在军中胡乱造谣!”
“说秦王妃难产而亡!”
“据他们招供,就是受了东宫的指使!”
“目的,就是为了动摇军心,让秦王不得不提前回京!”
楚熠明:“父皇,儿臣绝没有这么做过!”
“是他们胡乱攀扯儿臣啊!”
楚渊甩出了一张东西:“哼,这就是他们的认罪书!”
“这上面交代得一清二楚!”
“你还有什么好狡辩的?”
楚熠明看了认罪书后辩无可辩,只得说道:“这定是手底下人自作主张啊!”
“儿臣真的是不知情啊!”
“父皇,您是知道的!”
“儿臣为了替大乾笼络各方人才!”
“东宫也难免混进了一些居心不良之徒!”
“这定是有人不想我大乾能尽快收复洛京!”
“这才刻意散播谣言,动摇军心的!”
“儿臣可是大乾的储君啊!”
“怎么会做出此等不利于大乾统一之事呢?”
“儿臣完全没有理由这么做啊!”
楚渊顿时冷静下来思考片刻,可暗杀又是怎么一回事?
“哼,那派人暗杀他们呢?”
“此事,你又怎么解释?”
楚熠明:“儿臣从未派人前去暗杀他们啊!”
“他们遭遇了暗杀,怎么就证明是儿臣所为呢?”
楚渊脱口而出道:“羽林卫是你的私兵吧!”
楚熠明听后,大吃一惊,没想到他创立的“羽林卫”已然被皇帝知晓。
“父皇,您听儿臣解释!”
“的确是有一支队伍叫羽林卫!”
“可这支队伍,父皇您是知道的啊!”
楚渊惊讶道:“什么?朕何时知道?”
楚熠明连忙解释道:“就是当初您让儿臣去安置流民的事情啊!”
“有许多年轻力壮的人,儿臣将他们招募了!”
“可这不是儿臣的私兵!”
“而是隶属于巡防营的一支队伍!”
“他们如今可是归高守信管的!”
楚渊这才想起来有这么一回事,当初让太子去安置涌入盛京的流民。
后来,那些年轻力壮的流民都被太子收编了,原来就是这支“羽林卫”。
“就算羽林卫不是你的私兵!”
“那此事暗杀的事,你也难逃干系!”
这时,又有人将宫外的信息传了回来。
原来,大乾境内的百姓都在讨论关于秦王妃和世子的事。
有人说,偶然听到消息,说秦王妃难产而亡了,可没想到竟然是有人在胡乱造谣。
有人说,是两个太医在陛下的眼皮底下给秦王妃下毒手,差一点就害死了秦王妃。
有人说,这皇宫大内守卫森严,怎么还有人敢暗害秦王妃呢?
有人还说,陛下将秦王妃接入宫中,却还让人暗中下了毒手,可见没有尽到照顾的责任。
楚渊得知了这些消息后,简直是怒火中烧。
他连忙质问到底是何人将宫中秘事泄露出去的。
派出去的人立即向他汇报,原来事情的起因是,有人将秦王妃难产而亡的消息提前泄露了出去。
以至于,从其他地方回来的人信以为真,但回到盛京后才发现此事为谣言。
而宫中太医对秦王妃暗中下毒手之事,也调查到了泄露信息的源头恰好是东宫。
楚渊愤愤的说道:“太子,你好样的啊!”
“你可真是我的好大儿啊!”
楚熠明不明所以,连忙问道:“父皇!”
“这又是发生了何事啊?”
楚渊怒斥道:“太子不修仁德,嫉贤妒能,行事不端!”
“禁足东宫一个月,罚奉半年,以示惩戒!”
楚熠明顿时惊呆了,这还是楚渊第一次严厉的处罚他。
楚熠明受到处罚后,朝野皆惊。
此时,正是大乾收复洛京的关键时刻,陛下却处置了太子,无疑是在释放一种信号。
正月已过,皇宫迎来楚玄”玉的满月宴。
为了给老百姓一个交代,也为了巩固自己慈父的形象,楚渊决定大办一场。
他将皇亲国戚,以及朝中大臣等都邀请入宫参加满月宴。
虞世安和薛清同样也收到了邀请。
除了虞世安,楚章、欧阳韵、褚晔、闫壁等文坛大家也均在受邀之列。
这场满月宴堪比往日的庆功宴和新岁群臣宴。
盛京的百姓无一不在谈论这场绝无仅有的满月宴。
人们都在感叹,这可是嫡皇孙都没有过的待遇啊。
再加上,楚玄玉的名字不知何时传到了外面,人们就更加深信皇帝有易储的心思。
太子虽然被禁足了,不过因为楚玄玉的满月宴,楚渊特地允诺他前来参加。
楚熠明看到如此隆重的场面,心里恨得咬牙切齿。
他暗自骂道:“孤的长子承宗才是嫡皇孙,却没有这种待遇!”
“他楚玄玉凭什么受到如此厚待?”
此次,跟楚熠明一同入宫的还有郑菀菀和裴如烟。
今日主事人虽然是楚渊,可真正的主角是秦王妃和楚玄玉。
薛清、纪嫣然和纪云柔一入宫,便来到了乾元殿陪上官凤妩。
上官凤妩见到她们后,兴奋不已,姐妹之间总有说不完的话。
可以说,她们姐妹四人已经许久没聚在一块了。
纪嫣然、纪云柔和上官凤妩都已经生下了第一个孩子,唯独薛清还孑然一身。
众宾客到齐后,楚渊当场让人宣读册封楚玄玉为恒安王的圣旨。
众人听到一个刚出生没多久的婴儿直接被册封亲王后,纷纷大吃一惊。
这是何等的殊荣啊?
楚熠明的脸色更加难看了,他不禁回过头来看了一眼自己的承宗和承基,两人还什么都不是。
可楚玄玉这个刚出生一个月的婴儿却被封了王。
上官凤妩抱着楚玄玉接过了圣旨:“儿臣代玉儿叩谢皇恩!”
楚渊不禁哈哈大笑道:“秦王妃!”
“今日的主角,是你和玉儿!”
“入座吧!”
上官凤妩这才坐回了席位上。
为了今日的宴会,上官凤妩还特地隆重的打扮了一番。
如此,显得她更加端正持重,落落大方,威严不可侵犯。
主席位上坐的是楚渊和万贵妃,其她妃嫔则分别坐在他们的两侧。
张淑妃和阴德妃尚在禁足中,楚渊没放她们出来。
众长辈亲戚开始轮流上前给楚玄玉送上祝福和礼物。
楚家的族老和宗妇们一眼就认出了上官凤妩头上戴的那根玉簪子。
那正是楚家历代当家主母的信物,如今却竟然戴在上官凤妩的头上。
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婆婆不禁问道:“秦王妃,您头上戴的这根玉簪子!”
“我怎么看着那么眼熟呢?”
上官凤妩摸了摸自己头上的玉簪子,然后径直拔了下来,放在手心上。
“您说是这根簪子吗?”
那婆婆激动的说道:“没错,就是这根!”
“这是我婆母傅皇后的遗物!”上官凤妩慢条斯理的说道。
“我嫁入秦王府后,父皇便让我挑选一样东西!”
“我正好挑中了这根玉簪!”
“虽然这簪子看着平平无奇的,可贵在素颜端庄!”
“我很是喜欢!”
楚家的其他人也发现了这根玉簪子,纷纷上前查看。
“没错,就是这根玉簪子!”
“是我们历代楚家当家主母的信物!”
“这前一任当家主母,便是傅皇后!”
“没想到,这一任竟然是秦王妃挑中了!”
“是啊,秦王妃果真是有大福气之人!”
“听说,她成婚那一日,祭拜宗庙!”
“连掷了三个圣杯!”
“看来,我们老楚家先祖也给认可她啊!”
楚渊这时也才留意到,原来上官凤妩今日戴了那一根玉簪子。
不过,这也不能怪她,这些东西本来就是给儿媳妇戴的。
楚家人刚说完玉簪的事,又轮到了傅家舅舅和舅母。
他们老早就注意到了上官凤妩手腕上戴的那只玉镯子了。
傅奎说道:“秦王妃手上戴的那只玉镯是我母亲送给瑶光的!”
“瑶光嫁入楚家后,便一直戴着这只玉镯!”
“没想到,如今它竟然到了您的手上了!”
上官凤妩:“原来如此!”
“这次,我艰难产子,几次徘徊于生死之间!”
“好在最后成功的挺了过来!”
“这也许是楚家先祖和母亲在冥冥之中庇佑我们母子吧!”
楚渊也附和道:“是啊!”
“朕也觉得是楚家先祖和瑶光在冥冥之中庇佑了你们!”
这话一出,众人纷纷表示认同。
“不错,不错!”
“二郎娶的媳妇果真是有大福运之人!”
“玄玉也是有大福运之人啊!”
“这么一看,秦王妃竟然有一丝傅皇后的威仪啊!”
“没错,确实如此啊!”
上官凤妩因为先前曾经和郑丰年定过亲,后来又转而嫁给楚熠辰。
这件事多少让人对她产生非议,认为她是一个水性杨花之人。
可今日,众人对她几乎都是赞美之词。
郑菀菀听到这些话后,气得差点没把手中酒杯捏碎。
她不禁暗骂道:“明明我才是太子妃!”
“可为什么我没有这等待遇?”
“上官凤妩她一个水性杨花的女人,凭什么受到那么多人的尊重?”
可此时,最嫉妒的人莫过于太子楚熠明了。
他不明白,上官凤妩连个男人都不在身边的女人凭什么能得到大家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