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得了,不重。”周贤梅跟在她身后,“漾漾姐,你是想打山楂啊?”
“对,打点回去,我试试看能不能卖钱。”周漾把竹笋丢一边,拍了拍手上的笋毛,看着树上的山楂犯难,树很高,而且还长满了刺,爬又爬不上去,只能是摘多少算多少了。
“阿梅,你们闪开点,我要夹山楂了。”周漾怕山楂掉下来打到她们,让几人往旁边躲躲。
她把竹子顶端破开,卡了一根木棍在里面,竹竿伸上去,叉住山楂,再把竹竿一扭,一串山楂就夹下来了。
夹下来后周贤梅上前取下来,再帮着一颗颗摘好放背篓里,几个姊妹合作,一须臾的样子,周漾的背篓就满了。
她把竹竿靠在一旁,看着树上的山楂,约莫还能摘两背篓,可以明天再来。
见还有时间,她又带着几个妹妹去掰了一堆笋子,把壳剥了,用草捆好,这才往家赶。
“黍宝,咋摘这么多山楂?你要吃的话摘一把就得了,这山楂酸得很,吃多了牙都酥了。”周漾回来时,周一方他们送货已经回来了,周春成夫妻俩也干活回来,就等着她回来吃午饭了。
她们家现在日子好了许多,已经开始吃三顿饭了,半夜起来做凉粉,做完会吃点稀饭,垫吧垫吧,等中午送货回来了再吃午饭。
胡氏拿了一颗,擦了擦就咬了一口,酸得她眉头都皱了起来。
“阿娘,不是拿来吃的,我想拿来酿酒。”
周漾把背篓放稳,一屁股坐在了檐坎上,这背篓山楂可不轻,估摸着得有个三十来斤,勒得她肩膀疼。
“酿酒?”胡氏仔细打量着手里咬了一口,然后又酸不拉几的山楂,眼里带着疑惑,“这玩意儿还能酿酒?”
看到周春成从灶房里出来,她问了一句,“你听说过没?山楂还能酿酒?”
周春成摇摇头,“没听过,我就知道高粱酒,玉米酒、黄酒,这山楂酿酒倒是头一次听说。”
胡氏点点头,她也只听说过这些酒,“这山楂酸不拉几的,你确定能酿酒?那酿出来岂不是也是酸的?”
周春成看向她,“你从哪里听说山楂可以酿酒的?”
周漾不慌不忙道:“上次去青山镇,不是去给我外公打酒了嘛,在那个酒肆看到的,不止山楂可以酿酒,什么杨梅、青梅、猕猴桃、野葡萄,就连刺梨也可以酿。”
“而且价格还挺贵,烧酒不是十五文一斤嘛,爹,娘,你们知道这种果酒多少钱一斤吗?”
夫妻俩对视一眼,齐齐摇头,他们哪知道啊。
周漾比划了一下,“像蜜酒,桂花酒跟菊花酒,都是七十文一斤。”
“七十文!”一家人齐刷刷的倒吸一口凉气。
周漾点点头,“像野葡萄酒,还有我刚刚说的那些果酒,可以卖到一百文一斤。”
“一百文!!!”
“不过咱们卖的话,可能没那么多,但七八十文一斤肯定是能卖到的,所以爹娘!这个买卖稳赚啊,这一批酒卖了,咱们就能盖房子买地了。”
这酿酒,比做凉粉生意来钱快,当然,成本也大得多。
就是七八十文一斤,也足够震惊一家人了,周春成吞了吞口水,“你会酿?”
周漾点头,“我会,就是成本要高一些,酿这果酒还需要买冰糖跟酒坛子,冰糖可以到镇上买,爹,你知道哪里有酒坛子不?便宜点的,除了酒坛子还得买上几个酒缸,能装五十来斤的那种就行。”
周春成也冷静下来了,“酒坛子大窝子村就有人家在烧,那种十斤装的也就是十文钱一个,五十斤的酒缸的话是六十文左右,买的多的话还可以便宜一些。”
周漾估摸了一下,“那棵山楂树还能打个两背篓山楂,估摸着也就一百斤左右,先买三个五十斤的酒缸吧,酒坛子的话,十斤装的那种,先买一百个,不过这个不着急,等酒酿出来了再买也行。”
说到山楂,周一方就有话说了,“我知道哪里有山楂,好几棵呢,估摸着也能摘个一两百斤。”
周舟也出声了,“野猕猴桃我知道哪里有。”
说着就开始喊周清,“二姐,二姐。”
“咋了?”周清手里还拿着菜刀。
“你还记得上次咱们去找菌子没找到,然后割了一背篓鹿耳韭不?那次咱们遇到了一片野猕猴桃,当时你还说了,等熟了再来摘。”
周清连连点头,“对对对,是有一片,很大一片,结了不老少呢,就是有点远。”
听到大家的话,周漾搓了搓手,可以大干一场了,“这样,明天大哥把冰糖买着回来,我跟三哥还有二姐先去摘猕猴桃,爹你去买缸,五十斤的那种先买十个吧,不够再说。”
“酒的话去青山镇那边买吧,那边的便宜,就买烧酒得了,十五文一斤,先买个两百斤回来,他们会直接给送上门的。”
两百斤烧酒,也就是三两银子,十个五十斤的缸差不多就是六百文,糖的话先买六十斤,也就是四两八钱。
冰糖价格比红糖要贵很多,要八十文一斤,这样算下来,两百斤山楂的成本就是差不多七两多银子。
两百斤山楂差不多能泡出来两百五十斤左右的酒,就算它七十文一斤,也能卖个十七两五钱的左右。
这样一算,周漾傻眼了,还是凉粉来钱快啊。
不过酿酒的话也就一开始忙几天,泡好后就等着发酵就行,而且她们不光光酿山楂酒,还有周舟说的猕猴桃也可以酿上。
这样一批酒酿出来,怎么着也得有个五六十两银子,盖房子是不成问题了。
分工明确,一家人干劲儿十足,以至于吃了午饭后周春成都不休息了,直接拿了钱去大窝子村问酒缸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