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稻谷这天,周老爷子、周老太,还有周春燕,陈春花一家,村长家也来人了。
都是来帮忙的,一来是帮忙,二来是想看看稻谷的收成,这关系着明年他们要怎么种。
周贤梅姊妹几个也来了,一人背着个小背篓,跟在后面拾谷子。
大家站在田埂上,看着这一片黄灿灿的稻谷,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周老爷子往掌心里呸了一口唾沫,那老脸笑得褶子都能夹死蚊子了。
“虽说今年上半年干了点,但这谷子看着要增产啊。”
村长点点头,“春成今年这谷子侍弄得好,这放眼望去,也就数你们家的看着最好了。”
周春成也乐呵,光鱼就卖了四两银子,加上谷子还这么好,乐得找不到北了。
心里盘算着,交了税应该还能剩下一些,到时候这谷子就不卖了,往年他们都是把谷子卖了去换粗粮。
今年有了凉粉跟薯片生意,加上洋芋也丰收,手里有点钱了,心里不慌,这谷子也就可以留着自己吃了,到时候米糠还能拿来喂猪。
说到喂猪,小猪仔还没抓回来,周老太说了,虽然断奶了,但猪崽子还不咋会吃,得在等个几天,会吃了再抓,这样好成活。
周春成从后腰上抽出镰刀来,吼了一嗓子,“割稻喽!”
他这一嗓子吼得,把周漾都搞激动了,他割了第一把稻子,其他人这才接着下田。
镰刀磨得快快的,一刀下去就是两到三丛,稻谷实沉,一把割下来沉甸甸的。
他们这边割稻,跟别的地方不一样,割下来后先捆起来,然后站立着先晒着。
等全部割完了,再来打谷子,也叫掼谷子。
大人在前面割,几个孩子在后面捆,捆好就立起来晒着。
“呸!”周老爷子往掌心呸了一口,随后擦了擦汗,一只手还捶着腰,看着后面立起来的谷子,嘴就没合拢过。
“爹,累了你就歇会儿。”周春成往他这边看了一眼。
周老爷子接着割,“不累!看到这谷子沉甸甸的,颗颗饱满,哪会累啊,我就喜欢割这样的。”
“好谷子谁不喜欢割。”周老太就在他旁边笑。
村长眼里带着光,“春成这谷子,一亩得有两石半了吧?”
周老爷子点点头,“差不多,养了鱼的这两亩估摸着得有两石半了,没养鱼的那几亩估摸着也得有两石。”
村里大多数人家,稻谷亩产大多在一石半到两石,周春成这两石半着实有点出挑了。
周老爷子跟村长都是种田的老把式,亩产多少看一看心里就能有个大概的数,一般猜的也是八九不离十的。
周清跟胡氏在家,两人在家里张罗午饭,一会儿做好了就给送到田里来吃。
到了午时,周一方跟周贤武也回来了,加上二毛,几人都没回去,帮着胡氏他们把饭菜一起挑过来。
找了块平地,菜没分出来,就一盆一盆的放着,主食是馒头,玉米面加小麦面的馒头。
纯白面馒头还是有点奢侈,不过玉米面少小麦面多,加上发酵过,吃起来也是宣软得很。
饭菜摆好,胡氏顺着田埂走了一圈,看着田里那沉甸甸的谷子,大牙花子就没合上过。
“村长,爹,娘,吃饭了。”
稻谷好,大家割得上头,本来是力气活的,结果越割越来劲,压根感觉不到辛苦。
“等会儿,还有两把,割了再吃。”周老爷子头也没抬,弯着腰接着割。
胡氏看得手痒,拿了把镰刀也上手割,周漾捆了一早上的稻谷,手勒得通红,加上有毛毛,她就感觉哪哪都痒。
见周一方他们过来捆,她索性摆烂了,一整个瘫坐在田埂上,四仰八叉的。
周清来到她旁边,“别躺着,田埂湿,当心回去肚子疼。”
周漾摆了摆手,“我先躺会儿,累死了都。”
“你们做了啥好吃的?带水豆豉了没?”
“你要吃,谁会忘啊。”周清蹲下来,替她把贴在额头上的头发捋了捋。
早上出门的时候,周漾特意提醒了她,让她带上水豆豉,来山里,就得吃这种酸酸辣辣的,开胃。
听到带了,周漾一骨碌翻起来,拍了拍手上的草,“走!挖折耳根去!”
她就馋这口。
也没去祸祸别人家的田埂,就挖的自家的,一锄头下去就是一个大豁口,胡氏割完最后两把过来,就看到这一幕,气得她巴掌都硬了。
“你这死丫子,为了口吃的,你瞅瞅这田埂祸祸成啥样了。”
周漾眼神飘忽,“一会儿我再给弄好。”
胡氏指了指旁边的山坡,“那边成片成片的你不去挖,尽可着自己家田祸祸。”
周漾捡完最后一根,嘟喃了一句,“那山坡上的太老了,不仅老还细,压根吃不动。”
“你说啥?”她声音小,胡氏没咋听清,周清推了推周漾,“阿娘,她说等会儿就过来补上。”
说完又对着周漾道:“你少说两句吧,可别一会儿请你吃竹笋炒肉了。”
周春成走了过来,看到那田埂,也没气,反而安慰胡氏,“多大点事啊,一会儿我来补,吃饭吃饭。”
众人来到田埂上面的沟渠上洗手,周漾则是在洗折耳根,洗干净了后看着沟渠旁边的水香菜,又嫩又肥的,索性又掐了一把。
回来拿了个空盆,把折耳根掐段,水香菜丢进去,再把水豆豉倒进去拌拌,一道凉拌菜就出来了。
“哟,准备得这么丰盛啊。”
大家甩着手上的水,一个个席地而坐,胡氏拿了大海碗,一人盛了一碗糙米粥,因为有馒头,所以粥就稀了点。
“随便做了点,也没啥菜吃,大家将就将就。”
在山里吃饭,不知道为啥,就是感觉格外的香。
“馒头在这里啊,谁吃谁拿,管够啊。”
陈春花坐在她旁边,“胡姐,你这馒头蒸得真好,我就蒸不出来这么宣软的。”
陈春花比胡氏小了两岁,她一般都是喊她姐。
“用的老面引子发的,下次你做就过来拿点面引子。”
一口馒头一口菜,再来一口糙米粥顺顺,吃得香极了。
请人帮忙干活,菜就得下功夫了,没腊肉了,不过有提前买了新鲜肉,用来炒辣椒跟炒藠头鲊。
周一方还买了骨头,用来熬老青菜,洋芋多,又炒了一个老奶洋芋,一个狼牙土豆,最后还拌了一碗凉粉。
这个得有,毕竟自家就是卖凉粉的,人家来帮忙,可不兴说还吃不上一碗凉粉。
重头菜自然还是鱼,特意留的,没卖完,看着活力比较好的留了几条,给老爷子两条,村长家两条,陈春花家两条。
当然也没忘了周春燕、二毛跟打岩水的外婆家,就连帮忙割凉粉草的周贤明也给分了一条,剩下两三条就留到今天打谷子吃了。
“这鱼真不错,比塘子里养的好吃,也不腥,春成送过去那两条,他婶子拿来炖豆腐汤了,鲜得勒!”村长一边吃一边说,眼里都是满足。
周春仁也跟着点点头,“确实不错,春成哥,明年我也要学你稻田养鱼,到时候你可得跟我讲讲咋弄。”
“没问题!”周春成拍拍胸脯,嘿嘿笑着,“不过我也是头一年养,经验也不足,咱们就慢慢琢磨呗。”
村长点点头,“到时候我在村里问问,看看有多少人愿意养,咱们也好提前把鱼苗给定下了,养的人多,这买鱼苗也是个大问题。”
是这个理,周春成点头,今年比较仓促,加上他就养两亩,所以就搁村里买了,明年他要五亩田都养上,光鱼苗就得一千多尾,肯定是得重新找人买的。
别的人家先不说,就这里帮忙的几户人家,有一户算一户,基本上都是要养的,所以需要的还不是一星半点。
吃了饭,大家喝了口水就接着干了,人分成两拨,周老爷子,村长还有周舟、胡氏、陈春花他们负责割,几个孩子还是去捆,周春成、周春仁还有周一方跟二毛他们则是负责掼谷子。
从家里带了晒垫,铺在平地上,晒垫中间放了几块石头,大家就拿着稻谷在石头上摔。
摔干净了再抖一抖,确定没有谷子了这才把草放一旁晒着。
几户人家相当于是拼伙干活了,两天时间把周春成家的给收割完了,接下来就是村长家,周老爷子家,周春仁家。
相当于是别人来了几个工,你就得还人家几个。
一边要收谷子,一边要做凉粉那些,一时之间,周家还真是忙得分身乏术。
——
国庆节快乐呀大家!都放几天假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