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天酒店是明面上的竿,而这小院才是隐藏在水面下的饵。
前者的门面得用后者来撑,而后者的人情得回馈在前者身上。
这样一来,朱红花那一摊子的门槛才会起来,而这边的小院就是定海神针。
“按照我的想法,得先我那一摊子开张,这倒不是说婶子跟你抢脸面,你这边挑客,得一点点的来。”
“我那个农历立秋开张,你这个八月十五招待头一茬。”
“时间隔的太长了,难保不会出现什么意外,时间太短又隔不出新鲜劲来,所以这个点就差不离。”
朱红花拿过一根木棍,在李越山面前画出三道杠来。
头一道是她一手打造的天外天饭店,第二道是那些筛选出来的人,第三道就是这小院。
事情被朱红花算计得明明白白。
“成。”
李越山点了点头,随后开口问道:“只是这头一茬的客,你打算请什么人?”
小院头道客最重要,不求能赚多少,即便是搭钱进去,来的人的身份和地位都不能拉胯了。
“卢峰!”
朱红花看着李越山,轻声说出一个名字来。
卢峰?
李越山一皱眉,仔细地想了想,在他的记忆中,县城里有名有姓的人里面好像没这么一位。
“什么级别?”
这年月,能在李越山和朱红花的场所消费的,肯定不是体制外的人。
“正科。”
朱红花神秘一笑,给出了一个让李越山皱眉的答案。
要知道,即便是他的关系,弄几个副局过来撑场面都没问题。
之所以让朱红花选,是因为这个卖搅团的人脉关系确实要强过他不少。
可打死李越山都没想到,结果就弄出一个这来?
当然,李越山没有看不起这个级别一说,依照他现在的身份,想要见到这个级别的人根本就不可能。
在陇县,这个级别大小也算是个领导,不是什么人想见就能见到的。
只是相对于他对小院的投资,显然这个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我知道你的想法,只是这个卢峰虽然级别不高,但让他来开客最合适不过了。”
朱红花看着李越山疑惑的神色,随即解释道。
级别不高,但适合开客?
李越山脑海中灵光一闪,既然级别不高,那就说明职位很重要。
“接待办主任?”
李越山思来想去,也就只有这个位置上的人最适合了。
“聪明!”
朱红花一愣,随即朝着李越山伸出大拇指来。
别看这个后生是泥腿子出身,但是脑瓜子和见识那是真的没话说。
就拿这一茬来说,当初她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想着先观望观望的,可李越山下场的时候却一点犹豫都没有。
而且这么大一笔钱,说扔进来就扔进来了。
还有找来的人,即便是一个把头干活的,脑瓜子都清醒得很。
之前改建,有些地方花钱的确超出了预算,她想要垫上的时候,赵老八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一个人有本事不算本事,能将有本事的人都聚在身边,那才是真本事!
她能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寡妇走到今天,这个道理比旁人要明白的多。
事情敲定,朱红花起身出了院子,她那边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她去处理。
“对了山子,中山路印刷厂旁边有个巷子,里面有一家卖菜的,你没事去转转,就说我介绍来的。”
临出门前,朱红花似乎想起了什么,转身对着李越山说道。
“知道了。”
李越山眉头微微一挑,随口答应道。
至于朱红花说的这家人,李越山当然有印象,不但李越山有印象,九零年前后的陇县人就没人不知道这家的!
九十年代到一零年,这二十年间整个陇县大大小小的饭店和各种单位矿山的福利,几乎都被这一家给承包了。
那年月白手起家的人不少,但要说在陇县名气最大的,肯定就是朱红花和这家!
一个在餐饮方面独占鳌头,一个几乎垄断了干货和反季节蔬菜的全部渠道。
这其中的利润,李越山这个局外人想想都头皮发麻。
朱红花让他去找,看上的无非就是这家人能弄来各种稀奇古怪的材料。
毕竟八九十年代,能弄来活海鲜的,别说陇县,就是整个武郡都只此一家!
他毕竟只有一个人,能在山里弄来的稀罕物有限,一开始可能还能撑得住,但是到了后期,估摸着就没有那么轻松了。
而且山里面的稀罕物,估摸着也就能撑个三五年的时间,毕竟等过几年动物法一出台,很多东西可就上不得台面了。
“你们爷几个这是咋了?”
就在李越山琢磨着怎么去合适的时候,泥瓦匠和石匠带着徒弟们互相搀扶着走了进来。
五个人互相依偎在一起,走路腿脚都直发颤。
“唉呀妈呀,可吓死我了!”
石匠扶着墙挪进了院子里,一屁股坐在东厢外的台阶上,喘着大气。
双腿抖得和面条似的,即便用双手箍着,也还在不停地颤抖。
“你个王八蛋,我说不去不去,非得拉着我去看,今晚上咋睡?!”
泥瓦匠被徒弟扶着进门,指着石匠的鼻子就是一顿骂。
一伙人兴高采烈地去看热闹,因为他们体格子好,还挤出了一个靠前的位置。
好嘛,几枪下来,爷们几个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
“瞅你们那个熊样,就这点耗子胆还敢去凑那个热闹?”
赵老八从灶房走了出来,手里还拿着朱红花带来的饭篮子。
“行了,赶紧吃饭,下晌还有活呢!”
说着,赵老八让几个学徒的将俩匠人扶到过院里石桌跟前,随即打开了饭篮子。
天地良心,赵老八也不知道饭篮子里是什么。
可当篮子打开之后,原本已经大概齐缓过劲来的几人,捂着嘴转身就往院外跑。
两个老师傅还好点,跑到外面泔水道边上才喷了,可那几个学徒的,用手压都压不住。
饭篮子里,是一大盆搅团和饼子,还有两大海碗的麻油点豆腐。
尤其是那两碗麻油点豆腐,新鲜的豆腐加上麻油和油泼辣子,在赵老八掀开篮子的时候,还在那吨吨吨的跳。
别说那爷几个了,就连李越山都是喉咙一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