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蔡邕转头看向王谦带来的十四岁儿子王粲,感叹道:\"粲儿天资聪颖,我本打算收他为徒,传授经学数术之道,如今看来怕是难以如愿了。\"

王谦同样叹息:\"能得伯喈先生赏识是犬子的福气,可惜他缘分尚浅,不能拜您为师,实在遗憾。\"说着对王粲道:\"虽然无缘正式拜师,但中郎在雒阳期间对你的学业多有指点,你该向中郎行礼致谢。\"

王粲立即上前向蔡邕行礼。

蔡邕笑着摆手:\"粲儿不必多礼。我看人从不出错,粲儿不愧名门之后,才学出众,将来必定是博览群书、擅长辞赋的大家。\"略作停顿后继续道:\"你们父子即将离京,我无金银相赠,唯有雒阳城南五十里外宅院中的四千卷典籍,稍后派人带你们去取,就当是给粲儿的临别赠礼吧。\"

王粲闻言欣喜不已。在这个\"遗子千金不如传一经\"的年代,经学典籍比钱财珍贵得多。在他看来,这四千卷书就是四千份前程保障。

正当王粲要拜谢时,王谦起身拱手道:\"伯喈先生见谅,这份厚礼我们不能收。\"

蔡邕不悦道:\"我与令尊交情深厚,何必如此见外?\"

王谦从袖中取出两卷缣帛递给蔡邕:\"这是荆州许衡托其子刘伯瑜派人送来的,嘱我转交给您。他们父子想借您的藏书另有他用,所以我们不能接受馈赠,还望海涵。\"

\"许衡?要借我的藏书?\"蔡邕疑惑地展开缣帛细看。

《厅堂踱步》

蔡邕读完缣帛,眉头紧锁。送走王谦后,他攥着刘表父子来信在厅内来回踱步。缣帛在他手中开合数次,面色阴晴不定,时而欣喜时而愁苦。这般情状让侍从们暗自心惊。

《飞仙髻》

西厢房里,织机声沙沙作响。蔡琰正缝制冬衣,飞仙髻映着午后暖阳。她想着父亲为立京之事奔走,鬓边又添白发。去年从吴地来雒阳时,怎料满城尽是西凉兵祸。再过四十日便要嫁去河东,手中未完成的罩服针脚渐密。

《父女夜话》

\"昭姬可方便?\"蔡邕的声音忽然在门外响起。织机声戛然而止,蔡琰抬头望向雕花门扉,秋水般的眸子里映出晃动的人影。

蔡琰点头答应后,屋外传来了蔡邕的脚步声。

他手里攥着刘表父子托王谦转交的两卷缣帛,眉宇间透着几分迟疑。

见到父亲进来,蔡琰立即放下手中的活计,起身相迎。

蔡邕心不在焉地应着,余光瞥见女儿膝上的外袍,不由得问道:\"这是在给为父缝制?何须费这个心,让下人们去做就是,你亲自动手多辛苦。\"

蔡琰抿嘴浅笑:\"父亲为国事日夜操劳,比在吴地时更见憔悴。女儿只想亲手为您缝件衣裳,这份心意,又岂是旁人能代劳的?\"

蔡邕闻言一怔,喉头微动:\"好...好孩子。\"

他在软榻上坐下,盯着案几出神。蔡琰看出父亲心事重重,却也不急着追问。

她只是捧着未完工的外袍回到织机前,继续穿针引线。只要缝好外型,再填入丝绵便成了。

至于父亲的烦忧...

蔡琰明白,若是父亲不愿说,追问只会徒增他的烦恼。不如让他自己理清思绪。

房间里,父女各自忙碌。织机声轻轻响着,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将屋子映得温暖而安宁。

\"吱呀——吱呀——\"

蔡琰抚弄织机的动作竟带着韵律,单调的声响也不显得刺耳,反而像首无声的琴曲,抚平着人的心绪。

就这样过了约莫半个时辰,蔡邕终于开口:

\"昭姬,为父进门这么久,你为何从不问为父在忧心什么?\"

蔡琰放下织梭,侧身柔声道:\"爹爹特意来寻女儿,定是有心事要讲。方才见您眉头紧锁却迟迟不语,想必是尚未思虑周全。女儿此刻若执意追问,反叫爹爹为难,倒不如等您理清头绪,再与女儿细说。\"

\"哎——\"蔡邕听罢,不禁长叹。

这孩儿比她姐姐更通晓人情世故,竟能这般体察人心,实在难得。

沉吟片刻,蔡邕徐徐问道:\"琰儿可还记得,我陈留蔡氏自光武年间先祖拒受王莽官职以来,六代人所积攒的藏书共有多少?\"

蔡琰抿嘴轻笑:\"爹爹常与人说家中藏书万卷,实则珍藏两万四千余卷,只是从不对外人言明实数。\"

\"正是。\"蔡邕微微颔首。

见父亲突然提及这些秘藏典籍,聪慧的蔡琰立即会意:\"莫非有人前来求取藏书?\"

\"不错。\"

\"是董卓?\"

\"非也。\"蔡邕摇头,\"乃是荆州牧刘表。\"

蔡琰略加思索:\"可是与汝南许劭、鲁国孔融齐名的刘景升?\"

\"正是此人。\"

\"他与爹爹有旧交?\"

\"素未谋面。\"

\"所求几何?\"

\"全部......\"

蔡琰蛾眉轻颦:\"他要这许多典籍作甚?\"

蔡邕喟叹道:\"刘表欲在荆州兴办官学。\"

\"兴学?\"蔡琰眸光微动,\"却不知这位景升公可有具体方略?\"

蔡邕从袖中取出一卷缣帛:\"其子刘琮来信详陈了办学条陈,倒是颇有见地。\"

见女儿凝神静听,蔡邕继续道:\"信中言明要在南郡广建学舍。其一为安置北来士人——如今中原动荡,关中、兖豫等地学子流离失所,多有衣食无着者,荆州愿拨粮赈济,保其生计。\"

蔡琰微微点头:\"这般行事确显仁厚之心。\"

蔡邕接着说道:\"第二条提到,其父已任命大儒宋忠担任五业从事,专司五经讲授之职。\"

许衡为宋忠特设的\"五业从事\"一职,实则与洛阳太学的\"五经博士\"职责相当。

但因刘表所设学官最高仅限州级,远不及京城太学规格,故在官职称谓上改用\"从事\"之名。

蔡琰沉吟道:\"宋仲子确为当代大儒,足担此任。\"

蔡邕继续道:\"第三条是广设学堂,延请四方儒士讲学......第四条则是修订 ** ,令荆楚学者删减繁复词句,重订五经章句。\"

蔡琰感叹道:\"听父亲所言,许衡在荆楚兴办教育之心甚笃。\"

蔡邕叹道:\"若他只是随口一提,为父早该回绝!正因见其立志在荆楚大兴文教,才这般犹豫......昭姬可知刘伯瑜代父求书的第五条所求为何?\"

聪慧如蔡琰,此刻已然明了。

\"这第五条,想必是要搜集典籍吧?\"

蔡邕朗声笑道:\"正是如此!这父子二人四处搜罗,竟寻到为父头上!不过信中言明并非索要,而是暂借,言明抄录后必将原物奉还。\"

蔡琰起身为父亲斟了杯清水:\"许衡欲在荆州兴学,向父亲借书,父亲所忧为何?\"

蔡邕捧着水盏,面露难色。

\"昭姬,六代积累的万卷藏书,岂能轻易外借?我蔡家典籍涵盖经史、谶纬、天文历法、术数方技、诸子百家......\"

蔡琰会意:\"父亲是舍不得?\"

面对爱女,蔡邕直言不讳:\"确是不舍......恐其有借无还。\"

蔡琰浅笑道:\"既然舍不得,直接回绝便是。\"

蔡邕苦笑摇头:\"虽有不舍,奈何......唉!近日观董相国言行,似有废止洛阳太学之意......\"

一向从容的蔡琰闻言,顿时花容失色。

“此事断不可行!雒阳太学自光武帝建武年间创立,历经百余载,岂能轻言废弃?此乃动摇礼乐根基之举!”

蔡邕深深叹息,向女儿蔡琰耐心解释其中缘由……

他隐约洞悉了董卓的意图……

如今董卓掌控雒阳朝政已近一年。最初半年,他曾竭力拉拢士人,不仅为党锢之祸中蒙冤的士人 ** ,更擢升大批名士出任州郡要职,试图缓和关系。

然而无论董卓如何示好,士人阶层始终视他为仇雠。

以司隶为首的各地士族联手反扑——或口诛笔伐,或刀兵相向。

文斗者如这次司隶士族联合外州势力,公然谏言分立东西两都;武攻者有关东诸侯结成联盟,兵分三路进逼雒阳。

董卓与士人彻底势同水火,如今能倚仗的唯有西凉旧部。

既与士人决裂,董卓决心另起炉灶,重塑选官制度。

数百年来,士子皆需经太学考核出任郎官吏员,外放历练后再由郡国举为孝廉入郎署——这本是铁律。

但这条仕途对董卓已毫无意义,反成掣肘。

在此制度下选拔的官吏,无一不是他的政敌。

大汉各郡每年推举的两百余孝廉,几乎全是太学出身。这些人在郎署逐年累积,十年可达两千之众,二十年倍增至四千,五十年后恐破万人……

即便每年仅外放三成,数年之后亦将遍布州郡。

待其中佼佼者升任郡守要职,自然会把持举荐之权。他们必定延续传统,将孝廉名额尽予太学同窗。这些新晋孝廉外放历练后,又将催生新一代郡守……

如此周而复始,犹如雪球愈滚愈大。

只需两三代人光阴,举孝廉的仕途便会被彻底垄断。

在这场权力传承的游戏中,那些通过直接授予或间接传递名额的世家大族中,如滚雪球般扩张最迅猛的家族,终将赢得一个震耳发聩的称号:

\"门生故吏满九州!\"

袁氏家族四世三公的真正底蕴,不在于接连四代位列三公的辉煌,而在于这四代人执政期间编织出的庞大关系网。

与这张巨网相比,三公的头衔简直不值一提。

站在董卓的立场来看,他若想通过\"举荐贤才\"安插亲信,按常规路径就必须废除太学制度——这在权力博弈中实属必然选择。

历史记载中,董卓确实这么操作过,只是手法更为隐蔽。

当董卓焚烧洛阳、迁都长安时,新设立的官僚体系里刻意抹去了太学的存在...

这套做法恰好迎合了各地割据势力的用人需求。

在动荡年代,太学培养、郎署考核、孝廉举荐的选官制度严重束缚了地方诸侯的用人自 ** 。

太学制度一旦废除,这套枷锁便不复存在。

地方势力从此可以肆意任用亲信。

经过三十年的势力整合,直到曹丕登基称帝,魏国才在洛阳重建国立太学(这实际是曹丕为换取士族支持所做的政治妥协)

虽然当前的董卓尚未如历史记载那般火烧洛阳,但废除太学已成定局。

蔡邕深谙此中关节,故而陷入两难境地。

在这位学者眼中,他看到的不仅是董卓废除太学的政治算计。

更预见了一旦太学废止,天下士人失去晋升之阶,文化传承面临断绝的危局。

他无力阻止董卓的决策。

但尚能通过赠书之举,助刘表在荆州兴办州学。

这正是他内心矛盾的根源。

\"琰儿,为父究竟该如何抉择?\"蔡邕长叹一声,眉宇间尽是愁绪。

蔡琰神色从容,纤纤玉指轻抚案上茶盏,淡淡道:\"父亲,这盏中之水若不饮用,置于室内,十日之后必将干涸。\"

蔡邕不解其意:\"昭姬此言何解?\"

蔡琰莞尔:\"女儿想问父亲,若欲保全盏中清水不竭,该当如何?\"

蔡邕眉间微蹙,沉吟少顷,轻叹道:\"未解其意,何以施为?\"

天才小说推荐阅读:灭世武修大唐:战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游戏民国无渊大地万古神尊云澜乱世志我在明朝当国公汉天子我横扫异族时,三国诸侯还在摸鱼进击的刘备大明:朱元璋,咱家老五杀疯了万古杀帝北隋军神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人在水浒,正在造反当东方文化主宰世界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公子千秋苏厨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天下第一权臣暴君的粉嫩娘亲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大明闲人大秦海晏:嬴傒复辟记开局给古人播放九叔电影武侠穿越,开局学会杨家枪封州王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公主,快请陛下赐婚吧诸侯争夺天下,你却偷偷发展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大秦镇王侯汉威四海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抗战之还我河山我在大宋贩卖焦虑三国:一切皆可游戏化亮剑:摊牌了,我老李就是有文化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异界,我们一家三口一起过日子清泉明月大明铁骨大明武帝崇祯宋时行饥荒年,我靠投喂女帝,成为全球首富!
天才小说搜藏榜:闯旗大唐面首开局侠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煌煌帝国之大秦你呀就缺一味药三国之制霸寰宇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捡个王爷来种田武林帝国开局登基:我还能活几天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你和本侯提和离,我转头娶公主枭起传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明末枭臣逍遥小里正三国之龙战八方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三国:我,廖化,最强先锋大唐极品闲人边荒枭龙大唐之最强驸马火爆爱妃开天鸿蒙诀两界穿越:我打造了一座现代城抗日小山传奇傻王嗜宠:鬼医盗妃大唐神级太子他逃她追,王妃逐渐黑化富婆启动计划迁徙的三国城堡万世秦疆大明1642长安烬长月烬明超次元战争游戏天灾年,我囤养了古代女将军塑晋锦衣卫创始人沙雕网友援北伐帝国猛将策马大明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我与着名帝皇们的争霸人生三国之吕布天下贞观荣耀
天才小说最新小说: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从死囚到统帅大楚风云传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这个逍遥侯明明超强却过分咸鱼大明熥仔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风起荆南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大秦:九皇子生崽成瘾,赵姬乐了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这些列强,欺朕太甚长安新火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历史奇人传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一品悍臣轮回井:渣男劫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三国之青龙镇世未知天命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