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号的光轨携着沙漏星核的光粒飞行时,舱内突然响起一阵清脆的铃音。不是机械部件的碰撞声,而是像用星晶打磨的铃铛在轻轻震颤,音波在空气中画出细碎的光纹,与星絮灯的光晕相触时,竟激起一圈圈彩色的涟漪。
“声源在左前方三光年处。”文茜调出声波定位图,屏幕上的光点组成一串跳动的音符,“频率很稳定,像是有人在持续敲击某种共鸣装置。”
望舒号循着铃音靠近,前方的星尘突然开始有规律地振动,像被无形的音波推着起伏。最前方的星尘聚成一团团光球,每个光球里都裹着一枚半透明的铃铛——铃铛的铃舌是细小的星轨片段,铃身刻满了风信族的声波纹路,随着光球的浮动轻轻碰撞,发出更密集的铃音。
“是共鸣之铃。”顾星辞的卷轴展开,星文勾勒出一段古老的传说,“风信族的分支曾用星晶打造这些铃铛,让它们能收集并放大所有文明的声音,当不同的铃音共振时,就能织出跨越星轨的和声。”
说话间,望舒号穿过一片光球群,舱内的铃音突然变得清晰起来。其中一枚铃铛恰好飘到舷窗旁,杉菜凑近细看,发现铃身的纹路里藏着无数细小的星文,组合起来是“倾听”的意思。她试着用掌心的虹光轻轻触碰铃铛,铃铛突然发出一声悠长的共鸣,周围的光球纷纷转向,铃音汇成一段完整的旋律,像风信族歌谣的变奏。
“它们在回应‘理解’。”沈砚放慢航速,“这些铃铛不仅能收集声音,还能感知倾听者的心意。”
深入光球群的中心,他们看见一座悬浮的星晶塔。塔身上嵌满了共鸣之铃,最高处的那枚最大的铃铛,铃舌竟是一段完整的星轨,正随着星尘的流动轻轻摆动,敲击出的铃音带着石语族星岩的厚重质感,与周围风信族的轻盈旋律交织成奇妙的和声。
塔下站着个披着星尘披风的身影,手中握着一根星晶锤,正有节奏地敲击塔身。他的动作很慢,每敲一下,就侧耳听片刻,像在调整铃音的频率。看见望舒号,他停下动作,举起星晶锤指向塔顶的大铃铛:“三百年了,这枚‘主铃’始终缺一段关键的音,你们的船身振动频率,或许能补上。”
望舒号缓缓靠近星晶塔,当船身的光轨与塔顶的星轨铃舌相触时,整座塔突然剧烈震颤起来。所有共鸣之铃同时响起,铃音里混进了望舒号的引擎声、三色小鸟的鸣叫,甚至还有四人的呼吸声。最奇妙的是,当这些声音与主铃的星岩质感相碰时,主铃突然发出一声清越的低音,像终于找到了缺失的声部。
“是‘相遇’的音色。”杉菜看着主铃上浮现的新纹路,那是望舒号光轨与星轨铃舌相触的痕迹,“不同的文明声音碰撞,才能让和声完整。”
那个身影——后来他们知道他是最后一位守铃人——将星晶锤递给顾星辞:“现在该让新的声音加入了。”顾星辞接过锤子,在塔身上轻轻敲击,星文随着铃音扩散开,与周围的声波纹路相融,在星尘中织出一张巨大的音网。
离开时,所有共鸣之人都在为他们送行。铃音顺着望舒号的光轨蔓延,与沙漏星核的光粒、絮语之森的星絮相融,成了一段流动的和声。文茜回头望去,星晶塔的方向,铃音正顺着星轨传向更远的地方,像在邀请更多文明加入这场跨越星海的合唱。
顾星辞的卷轴上,星文随着和声轻轻跳动:“当不同的声音不再彼此隔绝,共鸣之铃便会告诉宇宙——最动人的旋律,从来不是单一的独奏,而是无数文明在星轨上的合唱……”
望舒号的光轨载着这段和声,朝着下一片未知的星域飞去。舱内的铃音还未散去,像在预告着下一场即将加入合唱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