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兆平苦笑道“饭都吃不饱,哪来的力气做这些,而且,开窑需要和公社申请,除非有足够的订单,否则......”
沈明珠反应过来自己的问题有些突兀,连忙说道“抱歉,同志,我不了解情况。”
对方的道歉让刘兆平一愣,他还以为会被瞧不起。
立马说道“没事,日子不都是有好有坏吗,我们习惯了,托你的福,今天卖的这些,够大家撑好一阵。”
沈明珠想说,既然有人买,就代表有需求,可以试着和公社申请搞个副业。
又顾忌交浅言深,再说,谁知道各地规定有哪些。
于是改口道“人活的就是心态,同志,冲你这份豁达,我相信你的日子绝对会越来越好。”
刘兆平沧桑的脸上露出真心的笑容,“借你吉言。”
路上,沈明珠询问道“罗嫂子,这两年年景不好吗?”
“唉,不怕酷暑,就怕连雨季,雨水一多就引发山洪,要不是这边收两茬庄稼,大家日子更难。对了,我听说东北到了冬天就猫冬?啥活都不用干?”
“是,我们那边最冷的时候能达到零下三四十度,屋都出不了,更别提干活。”
“这么冷啊.......”
两人边走边唠,沈明珠暂时把这事抛到脑后,专心地开始逛街。
说着不买只是逛,可看到手工的竹子编筐和盖帘,买!
绣有精细民族风图案的披肩,买!好看的银簪和发饰,买买买!
罗文君不由得提醒,“明珠啊,咱们可刚逛了头,你再买下去,一会该拿不动了!”
“我就买最后一件。”
“你刚刚也是这么说的......”
沈明珠动作一顿,不舍地放下手里的扇子,“那行吧,咱们去看看有什么吃的?”
空心菜、腊肉、莴笋、豌豆苗,东西太多,她最后只挑了些在东北吃不到的菜买。
等她大包小裹地回到车上,再一次成为焦点,只是这次,没人敢蛐蛐。
沈明珠这边岁月静好,京市郑家却是火药味十足。
“郑柏川,你要是执意留下郑明珠,那就别怪我不认你这个儿子。”
“爸,犯错的是夏清丽,和明珠无关,再者,明珠亲生父亲那边多少年不联系,我要是不认她,她一个人怎么过?”
“哼,她是二十多岁,不是两岁,你知不知道,有人十岁就开始洗衣做饭、照顾弟弟妹妹,她这么大,怎么不行?再说,又不是让她净身出户,房子、钱,都给她准备好,怎么过不了。”
郑柏川执意道“爸,你知道我的,我这辈子不会再有孩子,当初,我没把自己的明珠救回来,那是我一辈子的痛,如今我不可能再抛下她。”
“所以,你就甘心被边缘化,是,你证明自己的清白,也查清楚是郭家人和夏清丽里通外敌,那不代表你就安全,如果你执意收养郑明珠,你注定止步于此,手中的权利很可能被慢慢架空,即使这样,你仍然坚持吗?”
郑柏川坚定道“是。”
“老三,是夏清丽通风报信,才害得弟妹被抓,说她是杀人凶手都不为过,现在,你却要收养她的女儿,你这样做对得起清婉吗?”曹秀翠突然出声道。
郑柏川眼中闪过挣扎,“我说了,夏清丽是夏清丽,明珠是明珠,她姓郑,以后她就是我唯一的女儿。”
“老三,你糊涂,你女儿.....”
“老大!”郑老爷子出声制止,一脸严肃道“老三,既然你铁了心,我也不劝了,这个家不只是你的家,也是你大哥二哥的家,我不能为了一个儿子害了其他两个,稍后我会发个断绝关系声明,你就带着女儿好好过,你我父子情分到此为止。”
“不行!”郑老太太失声道“我不同意!”
郑老爷子难得对老妻发火,“平时你偏心老三,我不管,如今,你要是想看着老大老二被这个逆子害得前途尽毁,看着建国他们小一辈断了未来,你就闹,大不了,我再多写一份断绝文书,你和你小儿子过。”
郑老太太在家里说一不二,不过是仗得老头子的势,等对方真的动怒,她瞬间偃旗息鼓。
可她也是真的心疼小儿子,立马起身走到其身边劝说道“柏川,快和你爸认个错,明珠不小了,不行咱们给她找个好人家,生活绝对没问题,你何必非要为了她放弃所有呢。”
“妈,她不是别人,她是我的女儿。”
“屁个女儿,是继女。”见儿子死不悔改,郑老太太恨铁不成钢地捶了对方两拳。
哭着痛骂道“你个不孝子,你是不是想气死我?为了个外人,你连自己亲爹娘都抛弃,你个白眼狼,我真是白疼你了,呜呜......”
郑柏川绷着脸,生生地受着。
等到老母亲打累,他当即跪下道“爸,妈,儿子不孝,让二老伤心,以后我不能侍奉左右,惟愿二老身体康健,岁岁平安,儿子给你们磕头了。”
郑老爷子眼眶泛红,他迅速闭上眼,再睁眼,登时恢复清明。
跟着声音冷漠道“把东西收拾好,今天踏出这里,便再也不要回来,哪怕我死,也不需要你祭拜。”
郑柏川猛地抬头,放在两侧的手不自觉发抖,看了眼旁边噤若寒蝉的女儿,终究还是做了选择。
郑老爷子至此对这个儿子彻底失望,他意味深长道“老三,希望你不要后悔......”
“爸,为什么不告诉小弟关于明珠的事?若是他知道沈明珠是他的亲生女儿,绝不会认那个冒牌货。”
郑柏川走后,郑家老大和老二聚在书房说话。
“哼,他倒是想,也不看看人家认不认他!严三特意打了招呼,沈明珠态度明确,绝不会相认,不说冲严家,单说我们郑家一粒米都没喂过那孩子,有什么脸要求人家相认!?”
郑家老大烦躁道“这都什么事啊!”
郑老爷子警告道“这件事,谁都不能告诉,尤其是你们母亲,郑家现在处于风口浪尖,容不得一点异动,若是再惹到严家,豁出我这张老脸也没用。”
郑老二有些不服,“严三未免太霸道了些,我们好歹是他的长辈.......”
“那又如何?人家有那个底气!”
担心两个儿子不安分,郑老爷子解释道“严三如今已经是少校,离中校只一步之遥,且并不会太远。作为现今最年轻的少校,他在一天,严家便如日中天;
严成军为什么对郭家人下手那么狠?不只是他们叛国,其中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敢对严三下手!而严三有今天,却不是靠父亲,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话语权,你信不信,他放出话,大院各家都会给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