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丈夫头七这天,她按照当地的风俗在堂屋放了他的牌位,桌子上放着贡品跟香烛,地上是撒一层灰。
纸钱,如意也一直在烧着,她没让两个孩子守夜,她哄睡两个孩子,是她自己一个人在堂屋守着。
到了子时,如意感觉到了凉意,也看到了原主丈夫的鬼魂,还跟着他的黑白无常一起。
“我会照顾好你的两个女儿,你放心,哦,其实你妻子又怀上了,我来的及时,给保住了,是一个男孩,你两个女儿嫁人了你也不用担心她们没有娘家人撑腰。”如意对着鬼魂说道
“那我妻子呢?她去哪里了?”姜蒽文鬼魂说道
“地府,你们会遇见的。”
“好,谢谢你。”
“不用谢,去看看你的两个女儿一眼,就回地府投胎吧!别靠近她们太近,你阴气重,对她们不好。”
“好”
姜蒽文去看了一眼自己的女儿,回来对如意行了一礼就跟着黑白无常消失了,倒是姜蒽文去看孩子跟自己家时,黑白无常得到了如意送的香烛,倒是不担心姜蒽文停留的时间太久。
到了原主婆婆的时间还是一样的放排位跟贡品香烛这些,原主的婆婆没什么要跟如意说的,看了一眼家里跟两个孩子,知道如意保下肚子里的孩子。
她说了一声谢谢就离开了,并没有什么要特意交代的,她本来就不怎么喜欢原主,要不是是自己儿子喜欢,她都对不想让她儿子娶原主当儿媳妇。
如意跟她不熟悉,知道如意来做任务是替原主弥补过错的,她就更没什么话可说,估计是在地府已经看到她的儿子,也知道了前因后果吧!
她虽然嫌弃原主生下两个女儿,不过她对两个孙女是喜爱的,不喜爱的是原主这个儿媳妇,嫁了人还跟当姑娘一样。
也就她儿子宠着喜欢着,她可不喜欢,估计没几个婆婆喜欢原主那样的。
一个月后,给原主的婆婆跟丈夫立墓碑,把肚子里的孩子名字也给刻上去,当然去立墓碑,她跟两个孩子同样是不去的,是她的两个哥哥还有四个侄子跟几个本家亲戚去山上弄的。
这里的人觉得墓地阴气重,女人跟孩子去了不好,也就允许过年跟清明去上坟,其他时间都是不允许去。
立墓碑也要请人吃饭,这里倒是没有期不能吃肉的说法,只是孝期不能进人家的门,过年不能贴红对联,也不去参加别人家的喜宴什么的。
而她的爹娘一直住在他们家,还时时刻刻在看着她,这样让如意很不自在,她不喜欢被人盯着的感觉。
“娘,天气冷了,我想去镇上买一些布跟棉花回来把秋衣跟冬衣做了,往年穿的衣服颜色这两年不合适穿,两个孩子也长高了衣服也短了。”这日如意跟着原主的娘说道
“好,明天我们一起去,等下你二嫂会来,明天我们一起去。”
“好”
晚上睡觉,如意进入到空间里面,跟海棠安排好明天的行程,海棠几个就该出空间了。
第二天去镇上途中遇到了海棠几个,如意要收留她们几个,因为都是女的,她娘跟嫂子倒是没什么意见,家里多一个帮手也好。
不过她娘不放心,还是带着她们去官方花钱办理了卖身契,这是在官府登记的卖身契,脱是逃跑就是逃奴。
在布庄买了很多布料跟棉花,这些棉花是今年的新棉花,还有去年的棉花也买了不少,布料都是买淡雅的颜色。
中途还买了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回到家没多久,送货的人也上门了,好在原主一家住的都跟其他人有距离,中间隔的是一条河跟她们家的二十亩田。
进村的路不经过村里,她买的东西是多是少,关起门来谁也不知道,而原主在姜家村没什么玩的好人。
也就是本家亲戚平日有来往才熟悉一些,因为他们家的二十亩田是租给那几家种,平日里就跟那几家熟悉一些,其他人,原主自认为她是秀才女儿。
她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有一些看不起别人是一个大字不识的人,别人用来交际的时间,她宁愿看书刺绣也不愿意出门的。
不过原主确实是一个美人胚子,而看了原主爹娘的容貌,还有她的两个哥哥容貌,跟她都不一样,可是他们又是有血缘关系。
只能说可能是返祖咯,倒是在原主的记忆里,她娘说她长得像她的奶奶,不过她出生时,她奶奶早就去世多年,她不知道对方长什么样。
听她娘说过,她奶奶是地主家的庶女,是嫡母故意把她嫁给当时是地主家长工的爷爷。
后面她爹能读书考到秀才,也是奶奶自己刺绣卖钱供出来的,只是考到秀才,又考几次考不上,就在村里开一家私塾当夫子教书育人。
不过原主的两个哥哥都不是读书的料子,读了几年,勉强考上童生,就各自学手艺养家糊口,好在孙子辈读书还可以,如今一直坚持读书的还有两个孙子,一个考到举人,觉得自己不是当官的料,其实就是知道自己说话直容易得罪人。
中了举人回家继承爷爷的私塾当教书的夫子,而另外一个八百个心眼子,现在是在外派带着妻子儿女在外。
在家教书的是林玉,在外当官的是林宥,林舟几个也是读不下去,就各自学了手艺。
而原主一直被宠着,不说她比三个大的侄子小几岁,就说她哥哥这的孩子都是儿子没一个女儿,她的两个嫂子都是把她当女儿宠着。
特别是她大嫂,为了生下一个女儿不知道有多拼,她大哥都被大夫要求要修身养性一段时间养养身体了。
到侄孙这一辈才有女儿,不过那是林宥的女儿,跟着外派没在家,原主的两个女儿可是宝。
即使之前,她的娘家人也是三天两头的来看他们,每次来都不空手。
这次去镇上,如意也去原主之前卖刺绣的地方询问,她现在在守孝,询问她的刺绣他们收不收,结果还真收,不过收的是特定刺绣。
如意接了,还有布庄的人也收布,这跟她在孝期没关系。
如意数过,这一家子人剩下的家产还有一百两,她需要明面上的收入。
海棠、圆圆、芍药来了后,她爹娘看着三人老实本分,把家里打理的很好,把两个孩子跟如意这个孕妇也照顾的很好,他们两个就回家去。
虽然是不放心女儿才留下陪着,不过还是自己家待着自在一些。
在两个老人回家之前,如意给他们两个各做了一身两衣服,两个孩子还有她自己的衣服也做好了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