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方梦工厂出来时,夕阳已沉到东三环写字楼的背后,橘红色的余晖给车流镀上了层暖光。陈诚开着车往陈园赶,一路听着车载电台里播放的老歌,连日紧绷的神经渐渐松弛下来——这几天从香港到湘西再到北京,连轴转的奔波像根弦,此刻终于能稍稍松一松。
车子拐进陈园,院子里干干净净的,显然家政公司按他之前的吩咐来打理过:青砖地扫得发亮,廊下的绿植浇了水,叶片上还挂着水珠;角落里的金鱼缸里,几尾红金相间的锦鲤正摆着尾巴游弋,水底的饲料残渣被清理得干干净净——看来喂鱼的人也没偷懒。陈诚松了口气,卸下满身风尘,径直走进浴室。
热水从花洒喷出,冲刷着连日积攒的疲惫,连带着湘西山间的草木气息、机场的消毒水味,都一并冲散了。他的体质本就远超常人,寻常奔波根本扛得住,可这次不一样——既要为梅姑的事悬心,又要统筹湘西的安置、北京的工作,精神上的耗损远比身体上的劳累更磨人。洗完澡,他裹着浴巾躺上床,连头发都没吹干,眼皮一沉,便沉沉睡了过去,房间里只余下均匀的呼吸声。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陈诚就醒了。没有闹钟,纯粹是身体的生物钟在运转。他换上宽松的运动服,走到院子中央,一套36式练体术在他手中舒展开来。动作不快,却每一招都精准到位,骨骼与肌肉的碰撞发出轻微的“咔嗒”声,像是久未上油的齿轮重新咬合。起初还带着几分刚睡醒的慵懒,练到后半段,周身的气血渐渐活络起来,皮肤泛起淡淡的红晕,每一个细胞都像是被唤醒般,透着鲜活的劲儿。一套拳打完,他长舒一口气,抬手抹掉额角的薄汗,只觉得神清气爽,昨晚的疲惫一扫而空,连眼神都亮了几分。
今天是《超体》开机的日子。陈诚简单吃了点早餐,便驱车直奔怀柔——魅影数字基地就藏在这片青山环抱的区域里,远离市区的喧嚣,正适合沉下心来搞创作。
车子驶入基地大门,穿过成片的绿植,最终停在一号超级摄影棚前。推开门的瞬间,一股混杂着设备散热味、塑料味的气息扑面而来,与外面清新的晨气截然不同。这里早已不是单纯的钢筋水泥空间,而是被整块整块的绿幕从地面到天花板全方位包裹着,形成一片无边无际的“虚无之境”。数台巨大的机械臂悬吊着摄像机,如同蛰伏的史前巨兽,沿着预设的轨道静静矗立,金属外壳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头顶的高功率LEd灯光阵列全开,光线恒定而冰冷,将棚内照得纤毫毕现,连空气中漂浮的尘埃都看得清清楚楚——这氛围,既肃穆又带着几分未来感。
陈诚走到导演监视器后坐下,身下的人体工学椅贴合着脊背,驱散了久坐的不适。面前并列着四块屏幕,左边两块实时显示着不同机位的画面,中间是基地团队根据他的描述预渲染的简易特效预览,右边则跳动着各项数据——帧率、焦距、光线参数,一目了然。他戴上耳麦,调试了两下,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清晰地传到现场每一个部门:“各部门准备,最后检查一遍设备。”
“灯光组,主光轴再偏负3.5度。”他盯着屏幕里的光影变化,语气精准,“我要露西侧脸的轮廓更锐利,带点冷硬的未来感,别太柔和。”
“摄影组,d机位轨道速度降百分之十五。”话音刚落,他又补充,“跟焦员注意,焦点全程锁在茜茜的眼睛上——我要她瞳孔里能反射出‘信息流’的质感,哪怕现在只是空镜,也要提前找好角度。”
“道具组,cph4的容器反光太刺眼了。”他扫过道具台,眉头微蹙,“做消光处理,要那种内敛的、看着就藏着危险的质感,别像个发光的玩具。”
指令一条接一条,没有半分犹豫,仿佛他脑海中早已刻下了《超体》的每一个帧画面——事实也的确如此。作为重生者,这部电影的剧本、分镜、节奏、甚至每一个震撼点,都在他脑中清晰得如同掌上观纹。他不需要像其他导演那样反复摸索、试错,只需要按部就班地“还原”,再在细节上“优化”。所谓的“困难”,于他而言,不过是技术实现和演员理解的问题。
“各部门就绪,Action!”
打板声清脆落下,第一场戏——露西被迫运送手提箱,正式开拍。
刘亦菲穿着简单的牛仔裤和白色t恤,脸上带着几分普通女孩的不安,却又强装镇定地站在那里,与扮演黑帮小头目张先生的黄渤对峙。她的肩膀微微绷紧,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提箱的拉杆,细节里全是青涩与紧张。
“露西,东西带来了?”黄渤歪着脑袋,嘴角扯出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眼神里混杂着贪婪、威胁,还有一丝底层头目特有的油滑——仅仅一句话,一个神态,就把角色立住了。
刘亦菲抿了抿唇,眼神闪烁了一下,伸手将手提箱放在桌上,动作里带着不易察觉的迟疑:“……在这里。”
“cut!”陈诚的声音响起,没有不满,只有精益求精的认真,“茜茜,整体不错,但‘迟疑’可以更下意识一点。比如放箱子前,无名指和小指轻轻蜷缩一下,像是本能地想往后缩,又强迫自己伸出去——试试这个细节,我们保一条。”
刘亦菲点点头,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神里的情绪更沉了些。第二条开拍,她完美地加入了那个细微的手指动作,连带着呼吸都顿了半拍,将那种“想逃又逃不掉”的挣扎感演得更透了。
“好!这条过了!”陈诚抬手示意,语气里带着一丝赞许,“道具组撤掉桌子,准备下一场——机场追逐!”
技术层面的问题,有魅影基地的硬件撑着,再加上小e暗中优化的内部软件,还有他超越时代的审美把控,虽然费资源,但方向从不出错。真正的挑战,始终落在演员身上——尤其是刘亦菲。
机场追逐戏,是露西能力初步觉醒的开端。她要在被黑帮追捕时,展现出超越常人的反应速度和空间感知力——而这一切,都要在空无一物的绿幕前完成。
刘亦菲站在绿幕中央,穿着同款t恤牛仔裤,只是加了件薄薄的防护马甲。她需要想象着周围是拥挤的机场人群,耳边有嘈杂的广播声、脚步声,还要想象着子弹呼啸而过的轨迹,自己要以非人的速度规避、计算路径。
“茜茜,跑起来!但不是慌不择路的跑!”陈诚的声音透过耳麦传来,带着耐心的引导,“你的视线要有焦点,像是在快速扫描周围的一切——哪里有障碍物,哪里有出口,哪里是死角,都要在脑子里‘算’出来。身体重心压低,不是狼狈,是像猎豹蓄势待发的感觉,每一步都有目的!”
刘亦菲按照指示奔跑、腾挪,身形轻盈却总差了点味道。陈诚接连喊了三次“cut”,语气依旧平静,却让她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感觉不对。”陈诚摘下耳麦,从监视器后站起身,走到她面前,“你不是在‘逃跑’,是在‘计算’和‘规避’。表情要冷一点,带着点困惑——困惑自己为什么能看得这么清、算得这么快,而不是单纯的恐惧。比如转身躲避时,眼神要先于动作,像是提前半秒就预判到了危险的方向。”
他一边说,一边亲自示范。侧滑步避开虚拟的障碍物,身体幅度不大,核心却稳得很,眼神锐利地扫过一个空无一物的点,仿佛真的在分析环境:“看,发力点在腰腹,不是腿。视线要‘锁’住目标,动作要跟着视线走,而不是反过来。”
现场的工作人员都看呆了——陈导这身体控制能力,比专业武指还精准,那种冷静到极致的“计算感”,简直像是从未来穿过来的一样。
刘亦菲盯着陈诚的动作,眼神渐渐亮了起来。她试着模仿他的姿态,压低重心,先让眼神“动”起来,再带动身体。这一次,她的奔跑少了慌乱,多了种近乎机械的精准——转身时带起的风都透着节奏,躲避的动作简洁高效,眼神里的慌乱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我怎么能做到这个”的茫然与锐利。
“对!就是这个感觉!保持住!”陈诚退回监视器后,重新戴上耳麦,声音里多了几分兴奋,“Action!”
摄像机跟着她的身影移动,机械臂平稳地滑动。这一次,刘亦菲的表现脱胎换骨——她在绿幕前穿梭,仿佛真的置身于混乱的机场,每一次转身、避让,都透着“预判”的精准,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困惑,慢慢过渡到一丝若有若无的掌控感。
“完美!这条过了!”陈诚抬手鼓掌,棚内也响起几声低低的赞叹。刘亦菲停下脚步,撑着膝盖微微喘息,脸上却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转头看向陈诚,对方朝她比了个大拇指,眼底的肯定让她心里一暖。
不只是刘亦菲,其他演员也在陈诚的“精准指导”下,一点点打磨着表演。
黄渤要演的张先生,层次极丰富——从最初的油滑小头目,到后期目睹露西的力量后,信仰崩塌般的崩溃与癫狂。有一场戏,是他看着自己的手下被露西瞬间放倒,吓得瘫在地上,语无伦次。
“渤哥,你现在的反应是‘吓傻了’,但不够‘碎’。”陈诚走到他身边,蹲下身,语气放缓,“你毕生信奉的是‘拳头硬就有理’,是‘暴力能解决一切’,但露西打破了这个规则——她的力量是你看不懂的,是颠覆你认知的。所以你不只是怕,还有一种‘世界乱了’的虚无感。试试抖得再厉害点,眼神空一点,像是魂被抽走了,说话时舌头打卷,不是紧张,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黄渤点点头,闭上眼睛琢磨了片刻,再开拍时,他瘫在地上,身体抖得像筛糠,眼神空洞地盯着前方,嘴里喃喃着不成句的话,连嘴角的肌肉都在不受控制地抽搐——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崩溃感,一下就到位了。
黄晓明扮演的诺曼博士,则要收起他惯常的帅气,演一个严谨、甚至有些固执的科学家。当他听到露西说出自己未发表的论文核心时,陈诚要求他“收着演”:“晓明哥,不用瞪大眼睛,不用表现得很激动。理性的人受到冲击,第一反应是怀疑——瞳孔微缩,呼吸顿半秒,手指无意识地抠一下桌沿,这些小动作比大表情更有力量。你要记住,他是科学家,哪怕震惊,也会先在脑子里过一遍‘这可能吗’,而不是直接崩溃。”
黄晓明照着试了几遍,渐渐找到了感觉——眼神里的怀疑、震惊,再到后来的敬畏,都通过细微的表情变化传递出来,收敛却极具张力。
张颂文扮演的国际刑警,戏份虽不算最重,却要稳得住场子。陈诚对他的要求只有“准”:“颂文哥,你是警察,职业素养刻在骨子里。哪怕面对超自然的事,第一反应也是观察、判断,而不是慌乱。走路的步伐、握枪的姿势、看人的眼神,都要透着‘干练’,哪怕心里慌,表面也要沉得住气。”张颂文本就擅长这类角色,稍加点拨,便精准地抓住了人物的核心。
片场渐渐成了陈诚的“专属课堂”——他不用讲太多大道理,只用最具体的指令,最精准的示范,引导着演员们往他预设的“轨道”上走。演员们起初觉得压力大,因为陈诚的要求太细、太具体,仿佛他脑子里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慢慢的,他们发现,每一次按陈诚的要求调整后,表演都会更上一层楼——那种“被点透”的通透感,让他们甘之如饴。
拍摄在高强度、高专注度的氛围里持续推进。露西在实验室与科学家对话,大脑开发度不断提升的戏份;在都市楼宇间穿梭,掌控电磁波、穿透物质的戏份;最终与各方势力对峙,展现出近乎神性力量的戏份……每一场都充满挑战。
刘亦菲的状态越来越投入,却也越来越累。后期拍摄露西大脑开发到极致,眼神里要带着超越人类的漠然与悲悯时,她常常要在威亚上悬浮很久,保持一个姿势不动,还要控制面部表情——收工后,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需要助理搀扶着才能走回休息室。
陈诚看在眼里,偶尔会在收工后,让助理递一杯温蜂蜜水过去,或者趁她补妆时,轻声说一句“今天那个眼神很绝,辛苦了”。没有多余的话,却足够让刘亦菲心里一暖,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夜幕再次降临,一号棚内的灯光依旧亮如白昼。此刻正在拍露西在时空中穿梭的抽象戏份——刘亦菲悬浮在威亚上,身后是无尽的绿幕,身上缠着细细的钢丝,要演绎出一种“超越时间、俯瞰众生”的感觉。她闭着眼睛,再睁开时,眼神里的情绪尽数褪去,只剩下一片平静,仿佛能容纳星辰生灭,又带着一丝对人类的悲悯。
陈诚盯着监视器,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屏幕里的刘亦菲,正一点点从“演员”,变成他心中那个“露西”——那个从普通女孩,一步步蜕变成超越物种存在的存在。
他的轻松,源于先知;剧组的忙碌,源于对卓越的追求。而这一切,都在这片被绿幕包裹的“虚无”中,被一点点打磨、凝聚,最终将化作《超体》的每一帧画面,等待着震惊世界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