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王者峡谷惊魂夜”后,林渊着实老实了几天。
主要是心理阴影面积过大,看啥都像要列阵冲锋。连食堂大妈用勺子敲锅边提醒加菜,他都能听出“风大风”的节奏来,吓得一哆嗦。
李文提交的那份《关于利用现代电子游戏信号稳定沟通上古战争意识碎片可行性研究及风险管控草案》果然被上头打了回来,批注是八个大字:“思路清奇,暂缓执行。”后面还跟了个括弧:(附议:建议李顾问进行心理评估)。
李文为此郁闷了好一阵,抱着他的咖啡杯窝在实验室里长吁短叹,看林渊的眼神都带着一股“明珠蒙尘”的哀怨。
林渊倒是松了口气,谢天谢地,组织里还是有明白人的。
他的训练重心重新回到了“基础控制”和“理论深造”这两座大山上。白天被老教授的古奥理论轰炸,晚上在低功率模拟舱里跟自己的“老秦热流”较劲,日子过得枯燥又充实(主要是枯燥)。
进步嘛,不能说没有,只能说堪比蜗牛爬。
他现在大概能做到——在心情极度平和、环境绝对安静、并且提前做十分钟广播体操热身的情况下——让那股暖流在体内缓慢蠕动十分钟而不引发任何外部设备报警。
李文对此的评价是:“从‘人形自走灾难’降级为‘不定时哑弹’,可喜可贺。”
林渊觉得这夸奖听着怎么那么别扭。
这天下午,理论课结束后,老教授慢悠悠地收拾着讲义,突然像是想起什么,对正准备开溜的林渊说道:“林同学啊,你既是考古专业,基础控制亦初入门径,有些实践,或可提前接触一二。”
林渊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好的预感。
果然,老教授从他那堪比哆啦A梦口袋的公文包里,摸出了一件用绒布包裹的长条状物品,郑重其事地放在了桌上。
揭开绒布,里面赫然是一把——
洛阳铲。
而且是那种老式的、木杆厚重、铲头带着岁月磨损痕迹、一看就很有年头的洛阳铲。
林渊眼皮直跳:“教授……这是?”难道上课听不懂还要被罚去挖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老教授推了推老花镜,慢条斯理地说,“此铲非俗物,乃吾一老友早年所用,探过不少大墓,浸染地气阴煞,亦沾了些许古物灵氛,于地脉变动颇为敏感。”
他看向林渊,眼神意味深长:“寻常人等持之,不过一探土工具。然若身具灵敏感知,或如你这般体质特殊者持之……或可感应更深层之物,譬如——地脉流转,龙气走向。”
林渊看着那柄其貌不扬的洛阳铲,感觉它瞬间变得高大上起来,仿佛不是用来挖土的,而是什么风水玄学圣器。
“您……您的意思是,让我拿着它……去感受地脉?”林渊感觉这比让他控制灵波还不靠谱。
“然也。”老教授点点头,“控制自身灵波为‘内功’,感知外界灵脉为‘外功’。内外兼修,方是正道。尤其你这体质,易引动古物,亦易受地脉影响。提前熟悉,大有裨益。秦岭龙脉盘踞,支脉纵横,正是绝佳练习场。”
他顿了顿,补充道:“当然,仅在边缘浅山区域稍作感知即可,万不可深入核心,更不可妄动龙气,切记切记。”
说完,老教授把洛阳铲往林渊手里一塞,揣着手慢悠悠地走了,留下林渊一个人对着铲子发呆。
这时,李文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眼睛放光地盯着那柄洛阳铲:“好东西啊!这可是老一辈‘地师’用过的法器!虽然灵性残留不多了,但底子还在!老王教授还真大方!”
他兴奋地搓着手:“正好!基地后面有片野山,算是秦岭余脉的末梢,地气相对平稳,适合新手练习!走走走,林同学,理论结合实践,我带你去体验一下!”
林渊:“……”他感觉自己就像那唐僧,身边的队友不是想着忽悠他去找妖怪聊天,就是撺掇他拿着禅杖去捅马蜂窝。
半小时后,基地后方,某处人迹罕至的山脚。
林渊握着那柄沉甸甸的洛阳铲,看着眼前郁郁葱葱的山林,感觉无比别扭。他一个考古系学生,平时下工地用的也是更现代化的工具,这种老古董他还是第一次亲手用。
“别愣着啊,试试!”李文在一旁鼓励(怂恿)道,“就像老教授说的,把它当成天线!感受大地深处的‘呼吸’!放心,这地方安全得很,龙脉主干深着呢,这点边角料,你就算拿着铲子跳大神也惊动不了。”
林渊将信将疑,依言闭上眼睛,努力放空心神,尝试将一丝微弱的意念透过铲柄,向下延伸。
起初,什么都感觉不到,只有泥土的潮湿感和草木根茎的阻碍。
但渐渐地,或许是因为他这几天的控制训练起了点作用,或许是因为这铲子确实有点门道,他真的感觉到了一丝异样。
那不是视觉或听觉,而是一种沉重的、缓慢的、如同巨兽匍匐沉睡般的“存在感”。一股庞大而沉凝的力量,在他脚下极深极深的地方缓缓流动,亘古不变。
这就是……龙脉?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有点……沉?
他试着将体内的“老秦热流”分出一丝,小心翼翼地注入洛阳铲。
嗡……
铲头发出极其轻微的震颤。
瞬间,他感知中的那片“沉凝”猛地变得清晰了一些!甚至能隐约“看”到一道模糊的、散发着微弱金光的庞大气流,如同地下暗河般,朝着秦岭主脉的方向缓缓流淌。
“有感觉了?”李文紧张地问。
“嗯……好像……有道金光……往那边流……”林渊闭着眼,含糊地描述着。
“太好了!记录下来!地脉感知初步激活!”李文兴奋地记录着,“尝试跟着它的流向,慢慢移动!”
林渊下意识地握着洛阳铲,跟着那感知中模糊金流的走向,缓缓迈动脚步。
一步,两步……
他全部心神都沉浸在那玄妙的感知里,试图更清晰地“捕捉”那道地脉金流。
就在这时,他脚下突然被一截凸起的树根绊了一下!
“哎哟!”
身体猛地一个趔趄!
为了保持平衡,他握着洛阳铲的手下意识地往地上一拄!
嗤!
铲头轻而易举地没入松软的泥土!
而就在铲头入土的瞬间,他体内那丝正在维持感知的“老秦热流”,像是找到了一个突如其来的宣泄口,顺着铲柄猛地灌入了地下!
与此同时,他绊倒时惊慌失措的念头,也通过这灵波被放大、扭曲,变成了一道极其混乱、毫无意义的指令,顺着铲头就砸进了那道沉眠的地脉支流里!
轰!!!
林渊感觉脑子嗡的一声!仿佛听到了一声极其遥远、却又震人心魄的龙吟(或者只是地壳摩擦的错觉?)!
他脚下的地面微微一震!
以插入地下的洛阳铲为中心,一道无形的波纹瞬间扩散开来!
下一秒,远处,位于西安市区方向,那座巍峨耸立了千年的大雁塔……
塔身,极其轻微地,晃动了一下!
塔尖那个巨大的鎏金宝顶,在阳光下反射的光芒,似乎也跟着不规则地闪烁了几下!
塔内正在参观的游客们一阵惊呼,纷纷抬头,惊疑不定。
“刚才是不是晃了一下?” “地震了?” “是塔在动吗?”
塔下的管理人员也慌了神,赶紧检查监控和结构传感器,却显示一切正常。
基地后山,李文手腕上的多功能腕表疯狂震动,显示出一条来自城市灵脉监控网络的低级警报:【大雁塔区域检测到微幅异常灵脉波动,源性质不明,强度低,持续观察中】。
李文脸上的兴奋瞬间凝固,慢慢转过头,看着刚刚手忙脚乱从地上爬起来、还一脸懵逼搞不清楚状况的林渊。
林渊拔出洛阳铲,心虚地看着李文:“李……李顾问?刚才……好像地震了?”
李文张了张嘴,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表情复杂得难以形容:“地……震?林同学……你刚才那一铲子……好像……差点把大雁塔的wIFI信号给撬成震动模式了……”
林渊:“???”
“不是……我就绊了一跤……”
“你这一跤……”李文看着腕表上那条警报,又看了看林渊手里那柄仿佛还在冒烟的洛阳铲,语气飘忽,“摔出了至少三级灵脉扰动……还他妈是隔空定向扰动……”
他猛地抓住林渊的肩膀,眼神里再次燃起了那种让林渊头皮发麻的科研狂热(虽然混合着强烈的后怕):“隔空!定向!虽然目标歪到姥姥家了!但这精度……这思路!天才啊!谁能想到用洛阳铲当灵波聚焦天线?!虽然你本意可能只是想拄着别摔跤……”
林渊已经彻底傻眼了。他只是想练个感知啊!怎么又又又出事了?!这次还隔山打牛瞄上了大雁塔?!
“快!记录数据!分析灵波衰减率和指向性偏差!”李文对着通讯器大喊,然后拉着林渊就往基地跑,“赶紧回去做详细检查!你这体质……简直是为创造意外而生的!”
林渊被拖着一路飞奔,手里还死死攥着那柄惹祸的洛阳铲,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在盘旋:
完了,这下不止毕业论文了,恐怕西安市的文物保护单位都得拉黑我了……
而在他看不到的角度,那柄古老洛阳铲的铲头上,一丝极其微弱的、与地脉波动格格不入的、带着些许阴冷死寂气息的残留灵氛,悄然隐没。
那是它曾经探入某处极阴墓穴时沾染的气息,此刻,似乎也被林渊那莽撞的一撬,微微触动。
更深的地下,那道被无意“撩拨”了一下的地脉支流,翻涌起些许浑浊的“泥沙”,其中,似乎夹杂着某些沉睡已久的、并非善类的碎片。
秦岭深处,某些存在,于沉眠中,皱起了眉头。
(第九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