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意第二天回的家。
阮氏知道她今天回来,早在家里等着了,她让厨房准备了不少沈知意爱吃的菜肴,还炖了一锅鱼头豆腐。
那是今早江里刚打捞上来的,个头肥美硕大,光一个鱼头就有几斤重。
沈知意爱吃鱼。
阮氏便让人拿鱼头配豆腐炖了汤,鱼身则做了红烧的,还自己亲自做了四喜丸子,让人用糖醋的方法熬制。
一早上忙活完,听说沈知意已经到大门口了,阮氏又匆匆地从厨房那边出来,在外头迎接今日归家的女儿。
“娘!”
沈知意才进内院,就看到她娘在月门后的一株桂树下等着她,也是在望着外头一副翘首以盼的样子。
有阵子没回家了,沈知意也想她想得紧。
在侯府和外面要秉持身份注意规矩,不能太冒失,但回到家,自己的地盘,沈知意自然不需要在意那么多了。
她笑着朝她娘跑去。
阮氏看到女儿,也是满脸笑容。
“慢点跑。”就跟女儿还小似的,阮氏看到女儿这样跑过来,还担心她会摔倒,忙伸手去扶。
沈知意笑盈盈地跑到阮氏的面前,一把扑进她的怀里。
待被阮氏扶得站稳后,沈知意才退开一些,笑盈盈地挽着她娘的胳膊问:“娘怎么在这儿等着呀?”
阮氏拿着帕子擦了擦女儿额头上的汗,闻言,便据实说道:“刚在厨房,听佩兰说你到了,就出来看看。”
母女俩往阮氏所住的正院走去。
沈知意先问,一副小馋猫的模样:“娘今天给我做了什么好吃的?”
阮氏笑着嗔她:“少不了你想吃的。”
她嗔完,又跟沈知意报了几个菜名。
沈知意一听,眼睛更为亮了几分,的确都是她爱吃的。
“晚上留不留下?你弟弟也想你了,听说你今天要回来,险些都不肯上学去了。”
沈知意一听这话,颇有些忍俊不禁。
弟弟一向是勤勉的,没想到如今也有几分小孩气性了。
不过沈知意一直觉得弟弟现在这个年纪,实在不必把自己逼得那么紧,该玩玩该吃吃,才是这个年纪该有的生活。
真要再长大几岁,便是想玩也没心情再去玩了。
“留的,我也有阵子没回来了,正好今晚和您一起睡,陪您好好说说话。”她来时已经和燕姑说过了。
燕姑自然不会不高兴。
她总觉得她一个人独守空房,觉得亏欠她,还让她在家多住一阵子呢。
阮氏听她这样说,自是又高兴了许多,只是想到侯府,不由又问了一句:“侯爷这阵子都没回来过?”
沈知意早猜到她娘会问陆平章的事了。
事先也早已打好一堆腹稿,自然不会让阮氏看出异样。
她神色如常挽着阮氏的胳膊,边走边说:“侯爷最近可忙了,又得去都督府处理公务,还得巡逻各处大营,挑选能干之辈。”
“不过我过几天要去一趟京城,林姐姐的婆母寿辰,她还邀请您跟我一道去呢。”
阮氏观女儿模样,满脸笑容,没有丝毫怨苦,原本的担心本就减退了不少,又见女儿和侯爷的舅舅一家相处得这么好,自然更加不担心了。
“什么时候?”
她现在也没那么不爱出门了,听女儿这么说,便问。
沈知意和她说了时间。
阮氏想了想,也没拒绝,点了点头说道:“那我那日和你一起去。”
沈知意听她这样说,更是喜笑颜开,更为高兴。
她看着她娘的面色,比起从前明显要好上不少,不由说:“娘比我上回来时,气色好了许多。”
阮氏抬手摸了下自己的脸,笑道:“张太医也这么说,他重新给我改了药方,听说我跟着阿芙学了八段锦,也鼓励我平时多练练。”
芙是冯夫人的名字。
阮氏现在和冯夫人见了几回,如今关系已经好到以姐妹相称了。
沈知意乐得她娘多结交几个朋友,何况还是像老师那样的女人。
母女俩说着话,也走到了正院。
下人送上已经放凉了的汤水,沈知意一路回来,的确有些渴了,便先喝了小半碗。
阮氏又让她吃她今早刚给她做的糕点。
沈知意在侯府也是日日珍馐美味,但家里她娘做的吃的,自然是谁也比不了的。
沈知意边吃糕点,边和她娘攀聊起闲话,聊了一会,便说到了陈氏母女。
阮氏早就好奇了。
外头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但谁也不知道其中真假。
阮氏是不爱管别人家的闲事的,但陈氏是陆家的人,阮氏难免要替女儿多想几分,怕女儿出事。
此时听女儿说完,阮氏满脸震惊,一脸不敢相信的样子。
“她竟这么大胆?”
沈知意跟她说了管事和印子钱的事。
她拿着根叉子叉着桌上被削完皮切完块的梨慢慢吃着,闻言,点点头说:“我也没想到。”
“侯爷本来是懒得管这些事的,但放印子钱不是小事,真要传播出去,陆家一门都得跟着出事,陛下也得出言责怪。”
“现在正是多事之际,让旁人知道也不好。”
“所以侯爷就让他们自行处置,是去庄子还是搬去外面,他们自己做主,反正是不能继续住在侯府了。”
沈知意说话的时候,阮氏还震惊着呢。
母女俩说话的时候,下人都不在,阮氏这会也庆幸没别的人在,要不然这消息传播出去,可真是要了命了!
她是完全没怀疑沈知意说的这些话的,真当陈氏母女被赶出去是因为这印子钱的事,只是吃惊之后,不由又拧着眉问:“那现在怎么又从庄子上回来了?这不是引得人议论吗?”
沈知意才吃完一块梨。
那梨汁水十足,沈知意只觉得喉咙都润了不少。
这事就更加不用瞒着母亲了,沈知意悄声跟她说:“说是怀孕了。”
阮氏和沈知意当时听到的时候一样的反应,都是满脸惊讶。
不过陈氏这个年纪也还没到生不出孩子的时候,虽然吃惊,但阮氏也没再说什么。
只是沉默一会之后,摇了摇头,跟沈知意说了一句:“不影响你就好。”
沈知意知道她娘的担心。
自然一脸安慰跟她娘说道:“您就放心吧,她们的事影响不到我,而且现在侯爷厌弃她们,不准她们在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就更加影响不到我了。”
“只是这事不好传到外面,要是有人问起……”
“傻丫头,娘还能说出去不成?”阮氏嗔她。
虽然侯爷身份贵重,但难保不会有人因此借题发挥,阮氏自然是不能让自己这个女婿吃这些闷亏的。
“娘连佩兰也不说,只当烂在了肚子里。”
沈知意知道她娘心里那点对陈氏母女的疑惑,到此是彻底结束了。
她也终于悄悄地松了口气。
她可不敢跟她娘说她被陆娩刺杀的事。
要是让她娘知道,她肯定睡不好。
娘本来就容易多思,这一来二去,怕是这才养好的身体又得出现问题了。
沈知意自然是不愿的。
母女俩之后没再提这事,倒是吃午饭的时候,阮氏想到一件事跟沈知意提了起来:“你二伯母前两日来过,和我说了一桩事。”
沈知意正在喝鱼头汤。
鱼头配上豆腐,汤汁都成了奶白色,只需要一点盐做调味就已经十分鲜美了。
这已经是沈知意喝得第二碗汤了,还是喝得很高兴,闻言,沈知意抬头,好奇问道:“什么事?”
阮氏又给她夹了一筷子菜,才说:“你二伯父本来今年是能来宛平,或者去京城公职的。”
沈知意点点头。
这事她知道,之前二哥跟她提过。
她那会听说后还很高兴。
但听娘现在的意思,沈知意的神色忽然变得凝重起来。
“本来?难不成是出了什么事?”沈知意想到这便面露担心,连汤都不喝了,嘴上还说:“二哥和二伯母怎么不跟我说呀,我之前还特地跟他们说过,有事要跟我说的呀。”
阮氏看她一脸担心的模样,忙道:“你别急,不是你想的那样。”
她跟沈知意解释道:“是你二伯父和你二哥商量了下,打算还是在外公干三年,好带你二伯母一起离开。”
沈知意一向聪慧。
听完之后,就立刻明白过来二哥和二伯父他们的用意了。
倘若二伯父要回到宛平和京城,他们一家人自然还是得待在家里,没有理由离开。
可若是二伯父在外任职。
那作为妻子的二伯母跟着二伯父离开,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沈知意想明白之后,立刻眼睛一亮。
她早盼着二伯母他们能离开那个鬼地方了,尤其是那次祭礼之日,她更加看明白了祖母和大伯父他们的嘴脸,以及他们对二哥一家的轻慢,就更加不希望他们待在那,吃苦受累不说,还讨不到一句好话。
如今听说了这么一桩事,她自然高兴。
“二伯母答应了?”
阮氏看她脸上期待,也笑了起来。
“嗯。”阮氏点点头,“你二伯母本来还有所犹豫,是你二哥劝得她,现在就等着你二伯父回来了。”
“你二伯母过来,也是跟我交待。”
“你二哥要读书,不能跟他们一起离开,便让我多照顾一些。”
沈知意毫不犹豫说道:“应该的。”
“回头我跟二哥说,他休息也别回去了,直接来家里住,反正房间多,佑儿知道肯定也高兴。”沈知意说起这些十分激动。
简直恨不得二伯母现在就能跟着二伯父离开那个鬼地方,二哥现在就能搬到他们这边来住。
阮氏看女儿如此激动。
原本因为二嫂要离开,心里升起的那点惆怅也跟着没了。
总归他们现在都是在向好的方向走着,何况他们也不是不回来了。
再过几年,等辞南立了业,他们一家人就能正式回来,在外分院而居了。
这样一想,阮氏的心里也只剩下高兴和期待了。
“别光顾着说话,吃饭。”阮氏边说边给沈知意夹菜。
沈知意笑盈盈应好。
听说了这么一则喜讯,她觉得自己今日胃口大开,还能多吃一些。
“你二伯母还提了你二哥的大事,说他们离开这几年要是他有喜欢的姑娘,他们离得远不方便,要我们多顾着一些。”阮氏又随口提了一句。
沈知意听到这话,神情忽然一顿。
刚才高兴的心情也随之卡顿了一下,她沉默了一会,忽然问了一句:“二哥有喜欢的人了吗?”
阮氏只当女儿好奇,自然顺着她的话往下说:“这你二伯母倒是没说,不过你二伯母猜测是有的,只是你二哥打算先立业再成家,她也不好多问。”
沈知意又想到表姐说的那位李小姐了,一时心情郁郁,刚才才开的胃口都不由缩减了不少。
她也不是觉得李小姐不好,只是难免心疼表姐。
只是这世上之事,向来情之一字是最难的,沈知意在心里叹了口气,又不敢让她娘瞧出来,只能闷头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