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业厅考察组抵达康南的那天,天刚放晴,山间弥漫着雨后特有的清新。秦宇轩陪着考察组先去了集散中心,站在刚抢修通的人行便道旁,看着村民们用背篓、手推车将核桃源源不断运进中转点,转运车辆在备用山路上排起了短队,一派忙碌却有序的景象。
“秦县长,这应急方案落地够快的。”考察组组长李处长指着中转点里打包好的核桃箱,语气里带着赞许,“五十吨订单没耽误,还能保障后续运输,政企协同的效率很亮眼。”秦宇轩笑着递上数据报表:“这多亏了交通局、商务局和丰农公司的配合,咱们提前跟物流公司定了‘分批次转运’计划,现在已经完成三分之一的运输量了。”
走进集散中心的农企对接展厅,数据显示去年带动康南核桃销量增长40%,村民人均增收2300元。李处长驻足细看,拿起一盒合作社刚试产的核桃粉:“这是深加工产品?你们连产业链延伸都考虑到了?”
“是本地三家合作社联合试产的,还在起步阶段。”秦宇轩顺势介绍起深加工方案,“县里协调了省农科院的技术支持,扶贫资金补贴设备,丰农公司负责代销,就是想让康南的核桃从‘原果卖’变成‘精品卖’,提高附加值。”
正说着,丰农公司的负责人张总也赶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份新的合作意向书:“李处长,我们跟康南的合作不止于核桃,这次想借着考察的机会,敲定板栗、香菇的收购协议,还打算在县里建个小型加工车间,让更多农产品能就地加工。”
李处长眼睛一亮,转头对秦宇轩说:“你们这‘政企联动’不是短期应急,是长期布局啊!这种模式值得推广,后续省厅可以帮你们对接更多企业资源,再申请点专项扶持资金。”
考察组离开后,秦宇轩立刻召集商务局、农业农村局的干部开会,把张总提出的新合作、李处长承诺的扶持政策一一拆解。“商务局负责跟进板栗、香菇的收购细节,确保下个月就能启动收购;农业农村局对接省农科院,让专家尽快过来指导加工车间的选址和规划。”他顿了顿,拿起桌上的体检优惠券,“对了,小陈,把县医院的体检券分发给加班的干部,身体是干活的本钱,都得去检查下。”
散会时已近黄昏,秦宇轩刚走出办公楼,就看到合作社的老林扛着一袋子新磨的核桃粉过来,脸上满是笑意:“秦县长,您尝尝!这是按专家说的配方做的,口感比市面上的还好,等加工车间建起来,咱们就能大批量生产了!”
秦宇轩接过核桃粉,指尖触到温热的包装袋,心里也跟着暖了起来。他知道,康南的农产品走出大山,靠的从来不是某一个人的努力,而是政企拧成的一股劲、干部群众抱成的一团火。而这团火,还会越烧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