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袁术大营。
金鼓旌旗,甲胄鲜明。袁术高坐于帅位之上,身着华丽锦袍,外罩玄甲,志得意满之色溢于言表。帐下将校分列,皆屏息凝神。
“曹操?阉宦之后,侥幸得据兖州,便不知天高地厚!”袁术声音洪亮,带着惯有的骄矜,“吾乃四世三公,袁氏嫡脉,天命所归!今遣大将刘详,进驻匡亭,扼其咽喉,看他曹孟德能奈我何!”
他挥手指向地图上的匡亭位置,仿佛那已是囊中之物:“刘详听令!予你精兵一万,据守匡亭,深沟高垒。若曹军来犯,务必将其钉死城下!待吾大军集结完毕,便可北上与那庶家子(袁绍)决战,届时南北夹击,兖州唾手可得!”
部将刘详出列,抱拳领命,脸上亦充满自信:“主公放心!末将必叫那曹阿瞒有来无回!”在他看来,依托坚城,兵力相当,阻击一支劳师远征的军队,并非难事。
袁术满意地点点头,又对左右道:“传令下去,多备酒肉,犒赏三军!待刘将军捷报传来,吾等便兵发兖州!”
帐内一片应和之声,洋溢着轻敌的乐观。仿佛曹操不过是疥癣之疾,真正的对手,唯有河北那个他素来瞧不起的堂兄袁绍。
与此同时,兖州,曹军大营。
气氛截然不同。中军大帐内,曹操一身戎装,未戴头盔,目光沉静地凝视着地图上的匡亭。帐内诸将如曹仁、夏侯渊、乐进等皆肃立待命,空气凝重而充满战意。
“袁公路妄自尊大,视我兖州如无物。”曹操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遣刘详占我匡亭,意在断我南下之路,窥我州郡。此战,必挫其锋,断其爪牙!”
他手指重重一点匡亭:“刘详恃勇而来,必以为我惧其兵锋,或强攻,或僵持。吾偏不遂其意!”
众将精神一振,皆知主公已有妙计。
“元让(夏侯惇)。”曹操看向身旁一位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的将领。
“末将在!”夏侯惇踏前一步,声如洪钟。
“予你五千轻骑,多带旌旗鼓角,明日拂晓,大张旗鼓,直逼匡亭西面!做出主力强攻之势,务必吸引刘详全部注意!”
“末将领命!”夏侯惇毫不迟疑。
曹操目光又扫向其他将领:“子孝(曹仁)、妙才(夏侯渊)、文谦(乐进)!”
“末将在!”
“尔等各率本部兵马,偃旗息鼓,趁元让吸引敌军之时,连夜绕道,潜行至匡亭东、北两侧密林埋伏!待我军号令一起,立刻发起突袭!”
“诺!”诸将轰然应命。
曹操最后看向地图,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笑意:“刘详若见我军主力在西,必调重兵布防。其侧后必然空虚。待其阵势一动,我军三面齐发,我看他如何应对!”
翌日,匡亭城外。
战鼓擂响,杀声震天。夏侯惇率领五千骑兵,浩浩荡荡出现在匡亭西侧原野上。曹军旗帜招展,士卒呐喊声震耳欲聋,摆出了一副全力攻城的架势。
城头之上,刘详眺望曹军阵势,果然如他所料,判断曹军主力于此,心中冷笑:“曹操果然欲凭蛮力硬攻!传令!西城加派守军,弓弩手全力戒备!其余各门,严密监视,防止曹军迂回!”
他自认应对得当,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应对西面的“主力”之上。
然而,就在西线战鼓喧天,吸引了所有守军注意力之时,匡亭东、北两侧的密林中,曹仁、夏侯渊、乐进所部精锐,正如鬼魅般无声无息地接近……
就在夏侯惇部佯攻正烈,与城上守军弓弩对射之际,三支响箭陡然从曹军后阵射入高空,发出凄厉的尖啸!
信号!
夏侯惇眼中精光爆射,猛地举起长矛:“主公信号已到!儿郎们,随我杀——!”
原本看似佯攻的五千骑兵,瞬间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如同真正的攻坚主力,悍不畏死地朝着城墙猛扑过去!
几乎在同一时间!
“杀啊——!”
“攻破匡亭,活捉刘详!”
匡亭东、北两侧,震天的喊杀声陡然爆发!曹仁、夏侯渊、乐进如同三把尖刀,率领养精蓄锐已久的伏兵,从守军意想不到的方向猛冲出来!云梯飞速架起,士卒如蚁附攀爬!
城头守军顿时大乱!
“东面!东面有大量曹军!”
“北面也有!他们什么时候过来的?!”
“快!分兵去堵住!快啊!”
刘详此刻才如梦初醒,面色惨白,惊慌失措地大吼:“中计了!曹操奸诈!快!调兵!快调兵去东城、北城!”然而,仓促之间,阵脚已乱命令难以有效传达。原本集中于西城的兵力调动不及,侧翼暴露的守军在曹军三面猛攻下顷刻间土崩瓦解。
乐进身先士卒,率先攀上北城城墙,刀光闪处,血雨纷飞,迅速打开缺口。夏侯渊指挥弓弩手精准压制城头。曹仁则指挥部队猛攻东门。
“城门破了!曹军杀进来了!”
不知谁喊了一声,守军最后一点士气彻底崩溃,纷纷弃械逃窜。
刘详见大势已去,在亲兵护卫下仓皇欲从南门突围。刚出城门不远,便见一队曹军骑兵斜刺里杀出,为首大将正是夏侯惇!
“刘详休走!”夏侯惇大喝一声,挺矛便刺。此时他双目圆睁,勇不可挡,长矛带着呼啸的风声直取刘详。
刘详慌忙举刀格挡,却被夏侯惇巨大的力量震得手臂发麻,心中骇然。交手不过数合,便被夏侯惇一矛刺中肩膀,惨叫一声跌下马来,旋即被涌上的曹兵生擒。
主帅被擒,匡亭守军彻底瓦解。
曹操在亲卫簇拥下,骑马进入硝烟尚未散尽的匡亭。他看着跪倒在地、面如死灰的刘详,以及四处跪降的袁术军士卒,脸上并无太多喜色,唯有冰冷的决断。
“传令!休整半日。明日拂晓,追击袁术军!将其彻底逐出兖州!”他的目光已然投向更远的南方。
匡亭之战,以曹操精彩的战术欺骗和迅猛的多点突击,宣告大胜。袁术试图北上的先锋被彻底粉碎,曹操的兵锋,即将指向惊惶的袁术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