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荏苒,犹如白驹过隙。在有熊部落那间被多宝道人以仙法加持过的“指挥部”草棚内,轩辕已从当初那个挥舞木棍、在沙盘上推演战术的少年,成长为一名英武挺拔、目光锐利如电的青年。其周身气息沉稳内敛,却又隐隐透出一股金戈铁马的锐意,修为在多宝的悉心教导与自身不懈努力下,已稳稳踏入真仙之境,这在当代人族中,已是堪称惊世骇俗的进境。
多宝道人这位“名师”可谓是倾囊相授,不仅将上清仙法的精要、诸多实用的攻防道术、阵法演变、炼器基础掰开揉碎教给轩辕,更将自己游历洪荒、见识过的种种奇闻异事、种族特性、乃至一些上不得台面的阴损……呃,是“奇谋妙计”,也作为战术案例进行分析。这使得轩辕不仅实力飞速提升,其眼界、谋略更是远超同辈,甚至许多部落长老都自愧弗如。
有熊部落在这对师徒的经营下,实力如同滚雪球般迅猛膨胀。轩辕凭借超凡的个人魅力与日渐成熟的领导手腕,恩威并施,或通过联姻结盟,或以武力慑服,或以利益诱导,逐渐将周边数十个大小部落整合麾下,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联盟军队。他仿照多宝所授阵法,结合人族自身特点,创立了基础的战阵操演之法,使得这支军队初具规模,不再是昔日一盘散沙般的乌合之众。
然而,人族共主之位,关乎族群未来走向,绝非仅凭武力扩张便可轻易获得认可。远在烈山部落深居简出、体悟人道的神农氏,始终关注着人族的发展。他感知到轩辕的崛起,也看到了其麾下联盟的潜力与锐气,但同样清楚,一位合格的共主,不仅需要开拓的勇气与力量,更需要包容的胸襟、应对挑战的智慧以及对内部纷争的化解能力。
为考察轩辕是否真正具备承接共主之位的器量与能力,神农氏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安排。他召来自己的子嗣榆罔,这位继承了其父部分仁德之名,性情敦厚稳重,麾下亦有不少部落拥护的继承人。
“榆罔我儿,”神农氏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轩辕于北方崛起,其势甚锐,然其心性、器量、应对复杂局面之能,尚需磨砺与验证。汝可集结部分信服于你的部族,前往阪泉之野,以‘检验其统兵之能、御敌之智’为名,与轩辕做过一场。此非私斗,乃为人族择选贤能之公心。切记,尺度需拿捏得当,旨在考校,而非生死相搏,更不可伤及人族元气。”
榆罔虽性情不喜争斗,但对父命极为遵从,且深知此事关乎人族未来,意义重大。他当即躬身领命:“孩儿谨遵父命,定当把握分寸,验明轩辕之才。”
于是,榆罔秉承父命,召集了数个平日关系密切、同样对轩辕快速崛起心存疑虑或欲观其真实能力的部族,集结兵力,开赴阪泉之野,并派人向轩辕送达战书,言明此乃“地皇陛下之考校”,欲观其兵锋,验其韬略。
消息传至有熊部落,联盟内部议论纷纷。有人认为是榆罔借题发挥,打压异己;也有人觉得这是地皇陛下对轩辕的重视与考验。
指挥部草棚内,轩辕凝视着面前简陋却标注清晰的地图,手指重重地点在“阪泉”二字之上,眼神锐利如刀,却并无被挑衅的愤怒,反而流露出一种“终于来了”的沉着。
“此乃地皇陛下之考校,亦是我联盟证明自身之机!”轩辕声音沉静,带着洞察一切的明晰,“榆罔兄奉命而来,其军虽非为杀戮,然此战若败,我联盟声望必遭重挫,整合人族之大业亦将受阻。此战,必须胜!且要胜得堂堂正正,胜得让地皇陛下放心,让天下部落信服!”
多宝道人立于一旁,抚须点头,眼中满是赞赏:“徒儿能看透此战本质,不为表象所惑,心境已然过关。既是考校,便需展露锋芒,亦要把握分寸。击败来敌,彰显实力与智慧;妥善处理战后事宜,则显胸襟与气度。此二者,缺一不可。”
“老师教诲的是!”轩辕眼中精光一闪,“彼以考校之名而来,我便以实力回应!让他,也让地皇陛下看看,何谓安邦定国之军,何谓未来人皇之姿!”
当下,轩辕不再犹豫,立刻召集联盟各部首领,阐明此战意义在于“接受地皇陛下之考校”,统一思想,激发斗志。随后,他依据多宝所授兵法与对敌方情报的分析,精心布置战阵,将麾下军队分为前、中、后三军,又设左右奇兵,各司其职,暗藏玄机。
混沌道场中,玄顽子面前的水镜早已切换到阪泉之野的上空,他不知从哪儿摸出了一把瓜子,一边嗑得津津有味,一边点评:
“哟呵!神农小子这手玩得可以啊!既考察了接班人,又顺便敲打了一下可能存在的内部不稳定因素,还给了轩辕一个名正言顺展示肌肉的舞台。一石三鸟,不愧是地皇!”
【系统:宿主,你这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能不能收敛点?不过话说回来,这场‘模拟考’的监考老师是你派的,考题是地皇出的,考生是你看好的……你这幕后黑手当得可真够彻底的!】
“嘿嘿,这叫合理引导,良性竞争!”玄顽子得意地晃着脑袋,“总好过某些人,瞥了眼昆仑山方向,整天想着搞门户之见,扼杀潜力股。我这叫为人族崛起保驾护航!”
昆仑山,玉虚宫内。
元始天尊自然也感应到了人族内部这场“考校”之战,以及那交战双方气运中隐约牵连的、令他极度不喜的某位“大师兄”的气息。他脸色淡漠,冷哼一声:“哼,区区人族内部考校,如同儿戏,竟也值得如此大动干戈?那玄顽子插手其中,更是乱了章法。” 但他想起广成子的“前车之鉴”以及玄顽子那防不胜防的手段,终究只是拂袖转身,懒得再多关注,只暗中再次严令阐教弟子不得参与此等“俗务”。
阪泉之野,战云密布,却并无太多肃杀之气,更像是一场规模宏大的军事演习。
榆罔率领的联军,人数众多,阵列整齐,他本人坐镇中军,神情严肃,谨记父命,旨在“考校”。甫一接战,他便下令各部稳扎稳打,试图以堂堂正正之师,试探轩辕军的韧性、纪律与应变能力。
然而,他很快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支远超他预想的铁军!
轩辕沉着指挥,麾下军队如臂使指。前军结成的防御阵型固若金汤,任凭联军如何冲击,岿然不动。中军则在轩辕精准的号令下,不断进行精妙的阵型转换,时而如灵蛇出洞,精准打击联军薄弱环节;时而如鹤翼展开,巧妙分割其阵型。更让榆罔心惊的是,轩辕军士卒个体战力强悍,配合默契,装备虽看似简陋,却在多宝指导下进行了针对性强化,尤其是那些刻画了简易符文、提升了锋利与坚固度的兵器甲胄,在战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轩辕本人更是身先士卒,他虽是真仙修为,但在多宝传授的秘法加持下,战力彪悍,手持一柄亲自参与锻造的青铜战戈,冲锋在前,所向披靡,极大地鼓舞了全军士气。
一连三场大规模交锋,轩辕指挥若定,或以正合,或以奇胜,将榆罔的联军打得节节败退,溃不成军。榆罔使尽浑身解数,也无法挽回败局,最终只能收拢残兵,承认失败。
战后,轩辕并未因胜利而骄横,他亲自前往榆罔军中,态度诚恳,执礼甚恭,言道:“榆罔兄承地皇陛下之命前来考校,轩辕侥幸得胜,实赖将士用命,老师教导,不敢言功。此番较量,令我部众知自身不足,亦深感地皇陛下关怀人族未来之深意。还望榆罔兄回禀地皇陛下,轩辕必当励精图治,不负所望。”
同时,轩辕下令厚待俘虏,救治伤员,并将部分缴获的物资归还榆罔部众,展现出了广阔的胸襟与仁德。
榆罔见轩辕不仅军事才能卓越,更兼胸襟气度不凡,处事老练,心中那点因失败而产生的芥蒂也消散大半,反而生出几分敬佩。他感叹道:“轩辕弟大才,更有仁德之心,父皇慧眼如炬,人族未来托付于你,榆罔……心服口服!”
阪泉之战,轩辕三战三捷,以无可争议的实力赢得了胜利,更以其战后表现,赢得了对手的尊重与更广泛人族部落的认可。其声望如日中天,人族共主之位,已隐隐在望。内部势力借此机会得到进一步整合,气运金龙愈发凝实,发出欢欣的龙吟。
混沌道场中,玄顽子满意地看着水镜中的结局。
“不错不错,打也打赢了,人也收服了,面子里子都赚足了。这下神农小子该放心了,人族内部最大的潜在阻力也消弭于无形。嘿嘿,我这‘保驾护航’工作做得到位吧?”
【系统:宿主,你除了嗑瓜子看戏和派了个‘名师’,还干了啥?】
“啧,战略布局懂不懂?关键人物安排懂不懂?没有我提前布局,哪有今天这出好戏?再说了,看戏也是很累的好吗!”玄顽子理不直气也壮地反驳。
而经此一役,轩辕彻底奠定了其人族内部无可争议的强者地位。接下来,他的目光,终于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投向北方,那片被九黎族占据、充满了蛮荒与挑战的土地。他与蚩尤之间,那场因玄顽子“加料”精血而牵引出的、注定更为惨烈与传奇的宿命对决,即将拉开最后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