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北麓的鹰爪岩上,仆固俊的犀角扳指正缓缓刮过青铜罗盘。寅时六刻的天狼星芒刺入黄河流向图,蛰伏三个月的九条泄洪槽开始颤动。
\"来了。\"红线女手中量天尺的\"坎\"字符突亮,百里外吐蕃金幡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十万雪山豹骑踏着黄河故道的青苔石滩,重甲与弯刀碰撞声惊飞满谷寒鸦。
正午的日轮刚攀至峰顶,空空儿咬碎口中的火浣布引信。黑山峡爆起百丈水龙,两岸峭壁应声炸成虬龙獠牙。红线女催动墨家机关鸢俯冲投弹,延烧的西域火油遇水反成玄色火龙,顺着分沙斗设计的河道直扑吐蕃中军。
都松莽布支的战马人立而起时,他看见毕生难忘的景象——黄河水竟在半空凝结成冰矛阵!这是仆固俊命人暗埋的北海玄冰粉,遇烈焰蒸腾成气,再裹挟山风骤凝为杀器。
吐蕃精兵慌乱中涌向鹰爪岩缓坡,突然地动山摇。仆固俊改良的\"流沙棺\"机关发动,整面山壁化作流沙瀑布。蓄满火油的铁荆棘破土而出,将重骑兵串成燃烧的肉串。
\"过桥!\"残余的吐蕃军发现鹰鸣涧古桥尚存。先锋千户刚踏上桥板,对岸突然升起绘着自家部落图腾的招魂幡。三百面血色鹰旗在风中扭曲,宛如索命修罗。
当第一匹战马踏上桥心,空空儿在暗处扯动墨斗金线。浸透火油的桥板轰然爆燃,桥墩内藏的连弩倾泻毒箭。吐蕃武士在烈焰与箭雨中狂奔,却见仆固俊的身影出现在对岸断崖。
\"谢尔等践约。\"仆固俊陌刀斩断最后的缆绳,燃烧的古桥如垂死巨龙坠入深渊。他脚边躺着伪装成牧羊人的吐蕃谍子,脖颈血痕正好拼成\"黄泉引\"三字。
暮色四合时,黄河水恢复了往昔流向。红线女站在新筑的听水亭内,量天尺第七节的\"坤\"卦仍有些发烫。她没留意到自己的幞头早已散开,青丝间缠绕着半截焦黑的吐蕃经幡。
红线女量天尺的十二重玄机 。
旧称《天工矩》,源自战国墨家与鲁班门合铸的测天法器:
- 取骊山寒铜混赤堇山陨铁
- 初代矩子禽滑厘熔入《墨经》原典铁汁
- 失踪千年后被张议潮在敦煌藏经洞重铸
九变形态
\\[剑鞘拆解时青铜泛幽绿冷光\\]
| 1 | 规 | 弹墨斗金线布结界\/拆城砖 |
| 3 | 衡 | 散磁石粉破铁器阵 |
| 5 | 离 | 激射火烷丝攻地脉要害 |
| 7 | 坎 | 凝水成冰刃\/引暗河改道 |
| 9 | 璇玑 | 嵌河图推演战争沙盘 |
符咒核心
精血激活内壁蚀刻的《墨经》变体符文:
- \\\"兼爱\\\"符:防御技,青玉色光幕挡五波箭雨
- \\\"非攻\\\"符:幻术系,投影八门金锁阵虚影
- \\\"天志\\\"符:召唤初代机关鸢残魂助战三刻钟
时空测绘
卯时对日影可测:
- 百里内暗渠精准定位(误差三寸内)
- 敌军密语声波拓印(需贴附城墙)
- 十二时辰天象变换预判
青铜表面浮现殉道者面孔浮雕
持握者渐失五感(首发耳鸣终至目盲)
《节葬》律发动:自锁七成机括直至祭拜墨冢
在贺兰山水攻战中,红线女被迫断第七节:
- 材料献祭:混入三缕金狼卫魂魄
- 现象:黄河冰矛凝结速度提升五倍
- 代价:右掌永久淤结胡霜(午夜剧痛)
此刻量天尺内藏的《备高临》残篇正在震颤——敦煌地脉显兆下一场沙暴战役的关键节点,正顺着冰裂纹密码逐步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