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改组
天南学塾的银杏叶染上金黄时,六合商会的声名已经声誉鹊起。
自云母峰论道会后,越来越多的修士认可了陈明的气度与见识;
加入商会的申请如雪片般飞来,短短三个月;
会员人数便从最初的三十余人暴涨至两百多;
其中不乏筑基中后期的好手,甚至有几位来自中等门派的核心弟子。
人员激增带来的,是商会生意的空前红火。
从低阶灵石、疗伤丹药到基础功法、法器维护;
六合商会的“平价供应”策略深受普通修士欢迎;
每日往来的客人络绎不绝,库房的货物周转速度比往日快了三倍不止。
然而,繁荣的背后,隐忧已悄然浮现。
这日午后,陈明的洞府内,气氛却有些凝重。
他手握记录着商会收支的玉简,眉头微蹙地看着眼前的周琳玲与高维新,眼中带着几分无奈。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他们当初,只是安排了仙缘城和商会总部两部分的经营事务。
却没有想到,天南学塾这里会发展的如此迅猛;
便临时将担子交给了高维新,又让熟悉内务的周琳玲从旁协助。
谁也没想到,这临时的安排,竟在短短数月内生出了诸多麻烦。
周琳玲本身长于内务管理,会员登记、福利发放等方面的事务,均打理得井井有条。
可面对日益繁杂的经营事务,采买、定价、库存周转,她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加上性子素来温和,不愿过多干涉他人负责的领域;
便只是默默处理分内之事,对经营上的混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直到上个月,商会账面上的灵石见底,连会员的基础福利都快发不出来了;
周琳玲这才不得不硬着头皮去找高维新。
此刻,高维新站在陈明面前,满脸窘迫,双手不停地搓着道袍下摆:
“会长,师弟…我实在不是这块料。”他声音带着几分苦涩、
“现在库房里别说高阶丹药,连最基础的聚气散都快见底了。
新加入的八十多位会员,按规矩该发的入门福利我都拿不出来;”
他从储物袋里掏出一本厚厚的账册,递到陈明面前:
“你看,这是近一个月的欠账,光灵石就欠了三千多,还不算各种物资。
我是真没办法了,你还是赶紧找个人替换我吧?”
陈明翻开账册,只见上面的采买清单与销售记录混杂在一起;
许多账目都只记了个大概,显然是极不擅长此类事务。
高维新见陈明沉默不语,还以为他误会了自己,急忙解释:
“会长,我真不是舍不得花费时间精力!
这些日子,我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就连修炼都受到了影响。
可是,我实在搞不明白这里面的渠渠道道,搞得一团糟;”
看着高维新那手足无措的模样,陈明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无奈。
他知道高维新醉心于修炼,本就对俗务不感兴趣,能硬撑这三个月,已是难得。
“高师兄,辛苦了。”陈明从储物袋里取出一只储物袋,递给高维新:
“这里面有五千灵石,你先拿去应急。”
高维新眼睛一亮,却又有些犹豫:“这……”
“拿着吧。”陈明温言道,“你先把事情详细记录下来;
然后派人去安远城找康晨请教,按他的说的去做,务必保证会员的日常所需。”
他顿了顿,补充道:“商会内部的平价交易不能停。
这部分生意虽然利润薄,但能稳住人心,周转也快,对士气影响极大,一定要做周全。
至于你说的替换人选,我会尽快安排,你先稳住局面,别闹出乱子。
另外,你手头的采买和记账事务,分一半给周师姐,她心细,能帮你分担一些。”
高维新这才松了口气,连忙点头:“哎!我这就去办!”
陈明看着他如蒙大赦的样子,又叮嘱道:“要是灵石还不够;
就去找会里那几位家境殷实的会员借,记得打借条,账目要记清楚。”
“好!好!”高维新连连答应着,拿着储物袋匆匆离去,显然是一刻也不想再沾这烫手山芋。
洞府内只剩下陈明与周琳玲。
周琳玲看着陈明,脸上带着几分担忧:“会长,刚才你说,要停发所有福利?”
她轻声道:“会员们加入商会,很大程度上就是冲着每月的丹药补贴和低价物资来的。
突然停发,会不会引起不满?”
陈明语气坚定:“不必顾忌。若只是为了这点福利而来;
稍有变动就怨声载道,这样的鼠目寸光之辈,留着也是累赘。”
他看向周琳玲,“但有一点,任务奖励不能停;
该给的奖励一分都不能少,这是规矩,也是激励大家做事的根本。”
周琳玲点头记下:“我明白了。那我这就去整理会员名册;
把欠发的福利都登记清楚,等日后账上宽裕了再补。”
“嗯。”陈明应道。
周琳玲应声离去后,洞府内重归寂静。陈明重新拿起那本混乱的账册,眉头锁得更紧了。
他忽然无比怀念阚远在的日子。那时,无论生意多忙,账册永远清清楚楚;
采买、销售、福利发放井井有条,他这个会长当得轻松惬意,几乎从不过问具体事务。
可如今,只是换了两个人,竟乱成了一锅粥。
“看来,商会的结构是时候改一改了。”陈明喃喃自语。
最初的六合商会,是凭着一股热情和信任组建的,分工简单,全靠阚远一人统筹。
可如今会员过百,业务繁杂,又分处三地,再沿用老一套的管理方式,显然行不通了。
接下来的几日,陈明一边正常上课,一边抽时间梳理商会的问题。
苦思冥想了三日后,一个模糊的改革方案在他心中渐渐成型。
他先是找到黄慕白,“分层管理?”黄慕白听完陈明的想法,眼中闪过一丝兴趣;
“正是。”陈明点头,
此后,陈明又接连找了李安民、宋福来等几位核心会员商议。
众人的建议让陈明的方案愈发清晰、丰满。
他将这些想法整理成玉简,仔细誊抄了一份,派人送给阚远;
论起对商会的了解,没人比阚远更清楚哪些环节需要调整,哪些人适合新的岗位。
学塾的日子平静而充实,每日的修炼、论道、上课有条不紊。
转眼间,凛冬已至,学塾即将要放年假。
腊月初一这天,信使终于带回了阚远的回信。
陈明迫不及待地取出玉简,神识探入其中,越看越是欣慰,嘴角渐渐扬起了笑意。
阚远的想法竟与他不谋而合!不仅完全认同分层管理的构想,还补充了大量细节;
更难得的是,阚远针对几位核心会员的性格和能力,给出了具体的岗位建议:
“果然没看错他。”陈明合上玉简,心中大石落地。
有了阚远完善的方案,商会的改组便有了坚实的基础。
待年假结束,新的学期开始,六合商会的改组便要正式启动。
他相信,经历这番调整,商会定能摆脱眼下的混乱,以更稳健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而他这个会长,也能从繁杂的俗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投入到修炼和论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