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陈明应下后便启程了,此刻他心情低落,实在无心与人交往。
一路上,他专挑那些山明水秀的荒僻之处前行。
此次遭受的打击不可谓不重大,满心期待的自创功法,被敖泽批得一无是处;
这对他的信心,无疑是沉重的一击。
然而,好在他天性恬淡,平日里养气功夫也已颇具火候。
面对沿途那如诗如画的山水景致,以及偶尔映入眼帘的人间烟火;
不过是数日功夫,他的心境竟然慢慢调整了过来。
这一次,陈明没有像往常一样遁入深山。
他在路边的驿站租了一辆马车,顺着宽敞的官道,悠悠然地一路上游山玩水。
马车缓缓前行,穿城过村,他就这般朝着淮阴城的方向而去。
每日里,他遵循着普通凡人的作息时间,晓行夜宿。
暂且放下了修士的身份,将自己完全融入到了这平凡的旅途中。
当然,作为一名修士,必要的修炼还是要照常进行的。
只是为了不引起他人的注意,他做了一些必要的掩饰和调整。
他心中早有打算,准备先回故居去看看,那里承载着他太多的回忆。
敖泽那日所说的话,确实在陈明心中起到了作用。
虽然他不敢轻易去修炼自己费尽心血弄出来的那篇功法;
可左看右看,却实在瞧不出究竟哪里有不妥之处?
只是那种丹田内产生的,毁天灭地的吸力,是怎么回事?只是想想,就让他胆战心惊。
在这漫长的旅途中,他时常会出神良久,将那刻录了功法的玉简拿出来反复阅看。
毕竟,这篇功法耗费了他无数的心血,每一个字,每一个符号,都是他辛勤耕耘的见证。
轻叹一声,陈明异常珍视地将玉简小心地保存起来。
后来,他回想起敖泽转述的,一元雷君对创立功法的看法;
不禁又从中咂摸出了一些不同的意味。
以一元雷君的观点,对创立功法这件事的评价极高;认为这是对修真本质的深度探索。
但陈明也清楚,自己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境界和积累都太低了。
以敖泽那般见识广博的存在,根本就不相信以自己如今的境界;
能够对法则有什么深刻的认识,更别提将法则作为依据,来创立功法了。
事实上,陈明自己也明白,自己毕竟境界低微,所知所见极为有限。
无论是修习功法、修炼法术,还是在其他方面;
所接触到的,也只不过是法则的一星半点皮毛而已。
敖泽前辈所言极是,自己创立的这篇功法,必定存在着致命的缺陷;
最典型的,就是混沌旋涡中所产生的那种恐怖吸力了。
只是以自己目前的能力,根本就看不出来,问题的所在罢了。
陈明不禁思索,也不知敖泽前辈是否看出了其中的缺陷?
若是能知晓问题所在?自己便可以对症下药了;
说不定就能对功法做出改进,从而获得极大的进步。
可惜,当时自己太过失态,心慌意乱之下,被敖泽的话语,打击得有些懵圈,竟忘了询问此事。
思及此,他心中生出一股强烈的冲动,想要立刻回头去问个明白?
但最终,他还是忍住了,或许,经过一段时间的游历,自己会对法则有新的认识;
到那时再去询问敖泽前辈,说不定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经过这一番深入的思考,陈明的心念愈发坚定。
对于创立功法这件事,他不再像之前那般犹豫和迷惘。
他坚信,自己终究会创立出完善的功法来的,经过冷静的思考后,他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此刻的他,不再浮躁和焦急,而是能够静下心来,为自己的修行之路,做出长远的打算。
终于,淮阴城出现在了眼前!
总体上来说,这座城市的变化并不大。
陈明乔装打扮一番之后,随着进城的人流缓缓进入城内。
时隔多年,岁月的痕迹悄然蔓延,再也没有人能够认出他来。
曾经的世一堂早已不复存在,董家被陈明灭门后,剩余的那些财产,自然被人瓜分殆尽了。
董家原来那气派的大院,如今也换了新的主人。
陈明特意来到此处,门口的建筑风格已然改变;
崭新的牌匾代替了曾经的旧物,仿佛在诉说着,这里已经是全然不同的故事。
陈明流连在城内的客栈酒馆,装作不经意地与人闲聊和倾听;
很快就打听到了自己想要知道的消息。
除了董家和陈家这两家曾经显赫的医道世家;
消失在淮阴城的历史舞台上,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太大的变化。
就像陈明曾经感悟到的,无常的背后是永恒;
新的医馆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经营得红红火火。
陈明又暗中去探访了方守备、张显、张宇以及当年对陈家有恩的众人。
他只是远远地看着,没有再上前打扰。
看到各家俱都安好,陈明心中颇感安慰。
他像个旁观者一样,静静地看着世俗百姓的红尘烟火,心中五味杂陈。
他留意到,众人家中并没有什么灵根出众的后辈弟子;
不禁感慨凡人之中,拥有灵根者实在是过于稀少了。
只是秦师爷已经过世,陈明得知这个消息后,在城中流连了几日。
出城拜祭过秦师爷后,他站在山头,面向淮阴城,伫立良久。
微风轻轻拂过,撩动着他的衣角,仿佛在与这座城市做最后的告别。
他心中明白,这应该是他最后一次回到淮阴城了。
接着,陈明踏上了前往淮阳城的路途。
虽然他在淮阳城这里生活过几年,但对这座城市却依旧颇为陌生。
当年他深居简出,后来,也只是在位于最繁华的,朱雀大街上的那间药店里坐过堂;
所以略微熟悉的,也无非就是这条大街。
其实,所有进入淮阳城的人,都会首先来到这条大街上。
所幸,像淮阴城一样,成熟的都市,大的形制总是难以发生太大的改变;
陈明轻而易举地找到了曾经红枪会的总舵。
只是此地如今已经换成了大刀会的牌匾,物是人非,让陈明不禁感叹世事的变迁、人生的无常。
陈明在城中闲逛了几日,有意无意地与当地人攀谈;打听到了许多关于红枪会的事情。
这些本来就是公开的事情,在城中流传甚广,倒也不难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