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崇祯六年,正月。

当新年的第一场瑞雪,悄然覆盖了南京城的红墙碧瓦时,整个大宋王朝,如同一个沉睡已久的巨人,正在缓慢而坚定地,恢复着它的脉搏。

随着岳飞北伐大捷的消息传遍四海,金国的日子越发难受。

草原南北的商路,在宋军的护持下,开始重新贯通。

燕云的军屯,也传来了第一季丰收的喜讯。

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中书省的政令,雪片般发往下属的各个行省。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便是筹备将于二月,在各地举行的“省试”。

科举,这个维系着帝国文脉与统治根基的古老制度,在经历了战火的摧残后,终于要重新焕发生机。

礼部衙门。

尚书李若水,在仔细核对了各地省试的筹备章程后,写下了一封奏疏。

然后,他换上朝服,亲自入宫,将这份奏疏,呈送到了崇祯皇帝的御案之上。

奏疏的内容,只有一件事:

恳请陛下,于今岁省试之后,重启殿试!

这个建议如同一块石头,在沉寂已久的南京朝堂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殿试!

上一次,大宋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是何时?

是宣和六年。

那一年,金人还未南下,开封府依旧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李清照还在与她的丈夫赵明程,赌书泼茶。

那一年,岳飞,还只是相州一名未及弱冠的普通农家子。

按照大宋“三年一贡”的规矩,原本应该在靖康二年进行下一科的殿试。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靖康二年,发生了什么。

金军南侵,神州险些陆沉。

科举,这个王朝选拔人才最重要的途径,一度彻底停摆。

直到崇祯皇帝南渡之后,于崇祯三年,才下旨重启科举。

但彼时,战乱不休,南北阻隔,许多在地方“解试”(又称“秋试”,即地方选拔考试)中考中“举人”的士子,根本无法安全地抵达京师南京。

更何况,当时的南京也在大兴土木,营建宫室,实在没有余力,举办一场全国性的殿试。

故而,崇祯皇帝当时下了一道权宜之策:在各行省,就地举行省试,凡考中者,暂不授官,待日后天下太平,再行定夺。

因此,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则被无限期搁置了。

这一搁置,便是九年。

九年,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何其漫长!

大宋的科举制度,共分三级:

第一级,是各州府主持的“解试”。

考中者,获得“举人”资格,方可赴京,参加第二级的“省试”。

第二级,便是由中央礼部主持的“省试”。

各地的举人,汇集于京师,一较高下。

但,即便考过了省试,也依旧不是官。

因为,还有最关键的,也是自太祖皇帝之后,便成为定制的最后一级,“殿试”。

这一场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亲自出题,亲自定等。

考题,也从经义、诗赋,转为侧重于“策论”,即考察考生对时政的见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只有通过了殿试,由皇帝亲笔,分为“一甲”、“二甲”、“三甲”,分别赐予“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的无上荣耀,你,才算真正地“金榜题名”!

也只有通过了殿试的“进士”,才能无需再经过吏部的繁琐考核,直接被授予官职,从此鱼跃龙门,踏入仕途。

所以,没有殿试,就意味着前面所有的考试,无论你考得多好,都只是“镜花水月”,无法被授予官职。

基本等于白考。

这九年来,无数的举子,在通过了各地的省试后,便没了下文。

他们顶着一个“准进士”的名头,却无法做官,只能在家中苦等。

有的人,从青丝等到了白发。

有的人,在贫病交加中,抱憾而终。

因此,民间请求朝廷,恢复殿试的呼声,一年高过一年。

当然,请求恢复殿试的,不仅仅是那些寒窗苦读的士子。

其背后,还有一股更强大的力量,江南士族。

自从江南士族在税收上白班阻挠,而被崇祯皇帝借机狠狠地“杀了一波”之后,元气大伤。

许多家族的官员被撸,一夜之间从云端跌落。

他们迫切地需要“回血”。

而科举,便是他们东山再起,重新染指朝堂权力的最佳途径。

他们不一定,非要让本族的子弟去当官。

世家大族更擅长的,是“投资”。

在江南的各个州府,他们会挑选那些家境贫寒、却才华出众的年轻学子,进行资助,为之提供食宿,聘请名师,打通关节……

一旦这些“寒门子弟”金榜题名,那便意味着,这个家族,在朝堂之上,多了一个忠心耿耿、唯其马首是瞻的“自己人”。

这,是一场一本万利的政治投资。

因此,当李若水的奏疏,递交到御前时,整个江南的士绅阶层,都在翘首以盼。

崇祯皇帝看着手中的奏疏,沉思了片刻。

此前,他一直没有下旨重开殿试,除了战乱的原因,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考量。

那就是大宋,那该死的“冗官制度”。

在前朝,一个职位,常常有数人,甚至十几人担任,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极大地消耗了国库。

崇祯皇帝南渡之后,借着改制的机会,大刀阔斧地裁撤了不知多少冗余的官员。

即便如此,朝廷的官位依旧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的新官。

开科取士取来的士子,却没有官位给他们,那不是自找麻烦吗?

但……现在,情况似乎有了变化。

这几年下来,当年那些从北方南渡的老臣,陆陆续续,致仕了一大批。

而自己推行的改革,又增设了许多新的衙门,比如专门管理贸易的“市舶司”,专门负责军屯的“营田司”等等,都需要大量精通实务的干才。

“康履。”

“老奴在。”

“传吏部尚书何粟,即刻入宫见朕。”

很快,吏部尚书何粟,便一路小跑,赶到了御书房。

“臣,叩见陛下。”

“平身。”崇祯皇帝开门见山,“何卿,朕问你,如今我大宋,自中枢六部,到地方各州府,官员的缺额,情况如何?”

何粟一愣,没想到皇帝会问得如此具体。

但他早已将这些数据,烂熟于心,从袖中掏出一本小册子,躬身道:

“回陛下,自陛下改制以来,我朝官吏之数,已比前朝,精简三成,然这几年来,老臣致仕者众,而新设衙门,事务繁杂,如今无论京师六部,还是外放各州府,皆有不同程度的官位空缺。”

“许多衙门,往往是一人身兼数职,疲于奔命,尤其是川蜀、广南等偏远行省,更是有价无市,许多县令、县丞之位,已空悬一年有余,无人愿往。”

“许多官吏,都在抱怨,每日公务繁忙,需加班加点,方能完成……”

“哦?”

崇祯皇帝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缺人?

加班?

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啊!

他要的,就是一个高效、精干,甚至有点“内卷”的官僚体系!

既然缺人,那就好办了。

“朕,知道了。”

崇祯皇帝挥了挥手,示意何粟退下。

然后,他拿起了朱笔,在李若水那份请求重开殿试的奏疏上,重重地,批下了一个字:

“准!”

天才小说推荐阅读:灭世武修大唐:战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游戏民国无渊大地万古神尊云澜乱世志我在明朝当国公汉天子我横扫异族时,三国诸侯还在摸鱼进击的刘备大明:朱元璋,咱家老五杀疯了万古杀帝北隋军神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人在水浒,正在造反当东方文化主宰世界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公子千秋苏厨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天下第一权臣暴君的粉嫩娘亲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大明闲人大秦海晏:嬴傒复辟记开局给古人播放九叔电影武侠穿越,开局学会杨家枪封州王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公主,快请陛下赐婚吧诸侯争夺天下,你却偷偷发展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大秦镇王侯汉威四海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抗战之还我河山我在大宋贩卖焦虑三国:一切皆可游戏化亮剑:摊牌了,我老李就是有文化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异界,我们一家三口一起过日子清泉明月大明铁骨大明武帝崇祯宋时行饥荒年,我靠投喂女帝,成为全球首富!
天才小说搜藏榜:闯旗大唐面首开局侠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煌煌帝国之大秦你呀就缺一味药三国之制霸寰宇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捡个王爷来种田武林帝国开局登基:我还能活几天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你和本侯提和离,我转头娶公主枭起传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明末枭臣逍遥小里正三国之龙战八方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三国:我,廖化,最强先锋大唐极品闲人边荒枭龙大唐之最强驸马火爆爱妃开天鸿蒙诀两界穿越:我打造了一座现代城抗日小山传奇傻王嗜宠:鬼医盗妃大唐神级太子他逃她追,王妃逐渐黑化富婆启动计划迁徙的三国城堡万世秦疆大明1642长安烬长月烬明超次元战争游戏天灾年,我囤养了古代女将军塑晋锦衣卫创始人沙雕网友援北伐帝国猛将策马大明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我与着名帝皇们的争霸人生三国之吕布天下贞观荣耀祖龙偷听我心声后封我为大秦国师
天才小说最新小说: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娘娘,请卸甲!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古人的智慧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荒年:从填饱贪吃嫂嫂后开疆扩土回到明末做皇帝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大明第一会所:海天宴!爆兵后,我每天都在谋划造反康熙正史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太后别点灯,奴才真是皇上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三国:开局系统送赵云三国:甄姬伴我统汉末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朕,现代社畜穿成昏君后躺赢了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水浒:我王进不打酱油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穿越大胤:我用数据颠覆皇权边军:从女囚营开始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晚明从关中田亩开始穿越乱世成流民,从带枪逃荒开始踏平五代,我建最强帝国大秦:改写历史,拓万里江土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天朝魂赤火汉末魂大秦咸鱼皇太子,天道显示我第一汉疆喋血风云录带着漫威回北宋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