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晨露还挂在青稞叶尖上,医疗站的小喇叭便响了。凤紫鸾踮着脚把最后一块黑板报贴稳,粉笔写的\"春季卫生讲座\"六个大字在阳光下泛着白,旁边还画了幅简笔画——戴红领巾的小姑娘踮脚给奶奶量血压,旁边站着系红领章的解放军叔叔递药箱。
\"凤院长,卓玛她们来啦!\"小李抱着摞小板凳从院门外跑进来,棉布衫后背洇着汗渍,\"高山寨、河滩村的赤脚医生都到了,连县中学的王老师都带着学生来旁听!\"
凤紫鸾转头望去,土坡下的空地上已聚了二十来人。最前排坐着卓玛,扎着崭新的红头绳,怀里抱着本翻得卷边的《农村卫生常识》,旁边是河滩村的李阿婆,裹着蓝布头巾,手里还攥着块皱巴巴的手帕。后排几个穿旧军装的小伙子,胸前别着\"赤脚医生\"的木牌,正小声讨论着什么。
\"同志们,\"凤紫鸾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今天咱们不讲大道理,就说点实在的——春天到了,咋防病?\"她指着黑板上的图示,\"先说娃娃们,最近好多孩子咳嗽流鼻涕,不是冻的,是捂出来的!屋里烧火盆太久,空气不流通,病菌跟着热气钻进鼻子......\"
卓玛举手抢答:\"我知道!凤院长说过,要常开窗,晚上睡觉别蒙着头!\"她转头用藏语跟李阿婆解释,老太太连连点头,从兜里掏出块冰糖塞给卓玛:\"乖丫头,跟你凤院长学得真好!\"
君陌离站在人群最后,军大衣搭在臂弯里,手里捏着个铁皮盒子。见凤紫鸾讲得认真,他悄悄挪到幻灯机旁,检查灯泡是否装稳——这是昨天他特意去县里借的,说是要给大伙放\"细菌长啥样\"的片子。阳光透过窗户斜照进来,照见他左肩上别着的新徽章:一枚刻着\"医疗支援\"二字的铜牌,是县卫生局刚发的。
\"接下来讲大人,\"凤紫鸾翻开笔记本,\"春耕时节,下地干活别喝生水,挑一担水回来,先放锅里煮开了再喝。\"她顿了顿,看向后排的赤脚医生,\"老乡们要是嫌麻烦,就在地里挖个浅坑,铺层塑料布,接些雨水沉淀后再烧,也比直接喝井里的生水强。\"
坐在第二排的赤脚医生张大哥举起手:\"凤院长,那要是有人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拉肚子,咋整?\"他说话带着浓重的方言,旁边的卓玛赶紧翻译。
\"先喝淡盐水,\"凤紫鸾走到人群中间,从帆布包里掏出个小药瓶,\"这是补液盐,按比例冲水喝,能防脱水。\"她转头对君陌离抬了抬下巴,\"君参谋长,把咱们的幻灯机搬过来吧?\"
君陌离应了声,和几个小伙子抬来幻灯机。随着\"啪\"的一声轻响,幕布上浮现出放大的细菌图样——圆溜溜的球菌,细长的杆菌,还有像小逗号似的螺旋菌。\"同志们看,\"凤紫鸾指着图示,\"这些坏东西就藏在没煮熟的食物里,藏在脏水里,所以饭前便后要洗手,生熟菜板要分开......\"
卓玛突然举手:\"凤院长,我奶奶总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咋劝她呀?\"这话引得几个老太太哄笑起来,李阿婆也跟着点头:\"就是就是,我们小时候哪讲究这些哟!\"
凤紫鸾笑着走过去,拍拍卓玛的肩膀:\"我给你编个顺口溜——'饭前洗把手,病菌绕道走;便后擦干净,肚里不生虫;生水煮开喝,肚子不遭罪'。\"她转头对君陌离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刻会意,从铁皮盒子里掏出一沓纸,上面是他连夜抄写的卫生歌谣,字迹工整得像刻钢板似的。
\"来,大伙跟着我念!\"凤紫鸾领头,众人跟着一句句念起来。君陌离站在后排,看着凤紫鸾眉眼弯弯的模样,忽然想起初见她时——那个在暴风雪里攥着他手腕说\"我不走\"的姑娘,如今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却依然保留着最纯粹的热忱。
讲座结束已是晌午,村民们三三两两围着医疗站的药柜问东问西。卓玛举着卫生歌谣往家跑,李阿婆拉着凤紫鸾的手直念叨:\"凤院长,下个月还来讲不?我家小孙子总啃手指头,我得好好管管他!\"赤脚医生们则围着君陌离,请教幻灯片的制作方法——他们打算回村后也办类似的讲座。
\"君参谋长,\"张大哥挠着头,\"您这幻灯机能不能借我们用两天?我们高山寨离这儿远,大伙都想多看看......\"
\"拿去用!\"君陌离爽快地答应,又从帆布包里掏出几节备用电池,\"这是新换的,够放七八场。\"他转头看向凤紫鸾,\"下午我陪你去看新到的药材?县供销社说有一批干燥剂,正好解决咱们储药的问题。\"
凤紫鸾点点头,正要迈步,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细碎的脚步声。卓玛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手里举着个油纸包:\"凤院长,我奶奶让我给你们送来的!\"她打开纸包,里面是几个烤得金黄的发糕,还冒着热气,\"奶奶说,你们讲课辛苦了!\"
君陌离接过发糕,指尖碰到卓玛冻得微红的手背,下意识脱下军大衣披在她肩上:\"快回家吧,别冻着。\"卓玛红着脸点头,蹦蹦跳跳地跑远了。
午后,两人踩着松软的泥土去了供销社仓库。君陌离搬着干燥剂箱子,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县里说再过半个月,要组织医疗队下乡巡诊,咱们医疗站算重点单位。\"他放下箱子,从兜里掏出张纸条,\"这是巡诊路线,我标了几个偏远村子,咱们可以提前准备常用药。\"
凤紫鸾展开纸条,看见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十几个村名,有些笔画力透纸背,显然是反复修改过的。\"你昨晚又熬夜了吧?\"她轻声问,指尖抚过那些微微凹陷的笔迹。
君陌离不好意思地挠头:\"想着早点把事儿安排妥当,省得你操心。\"他抬头望向远处的青稞地,嫩绿的新芽正从残雪覆盖的泥土里钻出来,\"你看,新芽都冒头了。\"
凤紫鸾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忽然想起进修时老教授说过的话:\"高原的春天总比平原晚半个月,但只要根还活着,迟早会破土。\"她转头看向君陌离,阳光穿过他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片细碎的阴影:\"我们的'春融'手术室,是不是也该动工了?\"
\"下月初,\"君陌离掐指算了算,\"老张师傅说冻土全化开了,正好打地基。\"他顿了顿,声音放轻,\"等手术室建好,我想把爹娘从老家接来住几天——他们总惦记着我娶媳妇的事,正好让他们见见你。\"
凤紫鸾耳根一热,低头假装整理药材清单,却听见君陌离又补了一句:\"我爹会木工,他说要给手术室打个最结实的手术台;我娘......\"他声音突然哽了哽,\"我娘攒了一筐鸡蛋,说要给你补身子。\"
傍晚回医疗站时,小李兴冲冲地迎上来:\"凤院长,君参谋长,县广播站来电话,说要报道咱们的春季卫生讲座!说是要把卓玛念的卫生歌谣录成磁带,全县推广!\"
凤紫鸾惊喜地睁大眼睛:\"真的?那太好了!\"她转头看向君陌离,后者正望着医疗站门口新挂的牌子——\"春融健康讲堂\",五个红漆大字在夕阳下闪闪发亮。
夜风拂过青稞地,带着新芽的清香。医疗站的煤油灯亮了起来,映出窗前两个并肩而立的剪影。一个裹在藏青色的毛衣里,一个穿着皱巴巴的军大衣,正商量着明天的药材分类。
\"君陌离,\"凤紫鸾忽然开口,\"等手术室建好了,咱们给第一个做手术的病人送碗甜粥吧?就像......就像当年在暴风雪里,你给我熬姜汤那样。\"
君陌离沉默片刻,伸手替她拢了拢被风吹乱的鬓发:\"好,我亲自熬。\"他的声音很轻,却坚定得像高原上永不融化的山岩,\"以后的每个春天,咱们都一起迎接。\"
远处,传来卓玛清脆的歌声,那是凤紫鸾教孩子们唱的卫生歌谣,一声声,一句句,随着晚风飘向远方——像破土的新芽,像融化的雪水,像所有正在生长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