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穹计划”试验段的成功,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龙国乃至整个蓝星文明的每一个角落。那场精准、温和且覆盖均匀的“人工甘霖”,其象征意义远超实际效用。它向所有幸存者宣告:人类,不再仅仅是被动适应自然的蝼蚁,而是拥有了初步“梳理”天地,主动创造适宜生存环境的能力!
龙国官方适时公布了“天穹计划”的部分信息(当然是经过修饰,隐去了核心技术与陆晨系统存在的版本),将其描述为依托于“九转造化周天大阵”和最新灵能科技成就的“国土环境调控网络”。消息一出,举国沸腾。
以往,修士移山倒海、呼风唤雨,是个人伟力的体现,与普通民众距离遥远。但“天穹计划”不同,它惠及的是每一个人!稳定的气候意味着更可靠的收成,更安全的出行环境,更舒适的居住体验。这对于在废土纪元挣扎求生数百年来,早已厌倦了无常天威的人们来说,不啻于一道照亮未来的曙光。
民心所向,气运自生。陆晨能清晰地感觉到,冥冥之中,一股更加庞大、纯粹且充满生机的信念之力,从龙国疆域的四面八方汇聚而来,融入正在构建的“元磁苍穹基座”,也反哺到他自身。他的【归墟造化道基】在这股象征着“秩序”、“希望”与“发展”的文明气运滋养下,运转愈发圆融,对造化之道的感悟也隐隐有所提升。
借此东风,“天穹计划”的推进速度再次加快。在陆晨提供的核心符文和材料清单,以及苏慕婉团队不断优化的理论模型支持下,龙国的工程力量展现出了惊人的执行力。
一座座造型古朴而奇特的“元磁共鸣塔”在龙国境内的关键灵脉节点、重要城市、边境要塞拔地而起。这些高塔以特种合金为骨架,镶嵌着导能性极佳的玉石与那七块【元磁本源结晶】衍生出的次级晶体,塔身铭刻着繁复的、兼具科技感与道韵的符文。
当这些共鸣塔被逐一激活,并开始与地底深处缓慢延伸的元磁网络产生共鸣时,更显着的变化发生了。
首先感受到的是低阶修士和凡人。他们发现,在共鸣塔覆盖范围内,修炼时心神更容易宁静,引气入体的效率有了微弱的提升。一些因旧伤或资质所限,多年修为停滞不前的人,甚至隐隐感觉到了瓶颈的松动!
其次,是交通运输业的革命。龙国工部在陆晨的启发下,利用元磁网络的“排斥”与“吸引”特性,研发出了“元磁浮橇”。一种能够在离地三尺的轨道上,以远超传统灵能机车速度平稳滑行的交通工具。第一条连接龙城与东部沿海重镇“海澜城”的“元磁通衢”在三个月内建成通车,将原本需要十数日的路程,缩短至不足一日!这极大地促进了人员流动与物资交换,龙国内部的经济与文化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边境地区的守军则发现,当敌军(主要是些不开眼的凶兽群或小股叛乱势力)发射的能量攻击进入元磁网络影响范围时,其轨迹会变得极不稳定,威力也会被大幅削弱。而己方的灵能武器,在共鸣塔的增幅下,射程和精度却有了显着提升。元磁网络,成了一道无形的、强大的国防屏障。
变化是全方位且积极的。农田在更风调雨顺的环境中增产,工坊在更稳定的能量供应下提升效率,商队因更便捷的交通而扩大贸易,学子在更清明的环境下求学悟道……整个龙国,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活力,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这一日,陆晨在处理完政务后,信步走出府邸,收敛了所有气息,如同一个普通青年,融入了龙城街头熙熙攘攘的人流。
他听到茶馆里的说书人,将“天穹计划”编成了曲折离奇的故事,将执政官陆晨描绘成引动大地龙脉、梳理天地元气的神人,引得满堂喝彩。
他看到集市上,来自天南地北的货物通过元磁浮橇快速运抵,商贩们脸上洋溢着富足的笑容,高声叫卖。
他路过新建的“启灵学宫”,听到里面传来稚嫩的诵读声,那是新一代的龙国孩童,在更好的环境下,学习着文字、算数以及最基础的灵能知识。
他还看到,一对年轻夫妇抱着婴孩,在一座元磁共鸣塔下虔诚祈福,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未来成为对龙国有用的人才。
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在陆晨心中油然而生。这种看着自己亲手播下的种子,生根发芽,并最终福泽万民的感觉,比单纯的力量提升,更让他道心通透。
“守护,不是一句空话。让脚下的土地变得更好,让生活其上的人们更有希望,这便是我的‘造化’。”他心中明悟更深。
然而,就在这片欣欣向荣之中,陆晨强大的灵觉,以及脚下那已初步成型的元磁网络,都向他传递来一丝极其微弱、但绝不容忽视的异常波动。这波动并非来自龙国境内,也非来自已知的敌对势力,而是源于……更加深邃、更加未知的所在。
他抬起头,目光仿佛穿透了“天穹”,望向了那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无垠星空。
“看来,留给蓝星平稳发展的时间,并不像我们希望的那样充裕。”陆晨眼中闪过一丝凝重,但更多的,是早已准备好的坚定。
(第434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