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亮,院外的槐花香就顺着窗缝飘了进来。谢怜睁开眼时,花城已经不在身边,只留下枕边残留的一点温度。他刚起身,就见花城端着两碗小米粥走进来,肩上还搭着昨天准备好的竹篮和竹竿,显然是早就计划好要去摘槐花。
“快趁热吃,吃完咱们就去老槐树下,早上的槐花最嫩,带着露水的清甜。”花城把粥碗放在桌上,又递过一双筷子。谢怜坐下喝了一口粥,软糯的米粒混着淡淡的米香,暖胃又舒服。墨尾蹲在桌角,盯着谢怜手里的小鱼干,尾巴扫得桌面“沙沙”响,显然也在期待今天的行程。
吃完早饭,两人带着墨尾往老槐树下走。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路边的草叶上还沾着露水,踩上去带着轻微的湿意。老槐树就长在村头的小河边,树干粗壮,枝叶茂密,白色的槐花挂满枝头,风一吹,花瓣像雪一样轻轻飘落,落在两人的发间和肩头。
“我来勾高处的槐花,你在下面捡,小心别被树枝划伤。”花城拿起竹竿,轻轻勾住一根挂满槐花的枝条,手腕微微用力,一串串槐花就落在了铺在地上的布上。谢怜蹲下身,把槐花一朵朵捡进竹篮里,指尖碰到花瓣时,能感受到淡淡的凉意和清甜的香气。
墨尾也在旁边帮忙,偶尔叼起一朵落在地上的槐花,跑到谢怜身边,像是在邀功。谢怜笑着摸了摸它的头:“墨尾真乖,不过槐花不能吃,等会儿做了槐花糕,给你留些小鱼干。”小家伙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又跑去追落在地上的花瓣了。
没一会儿,竹篮就装满了槐花。两人坐在河边的石头上休息,花城从布包里拿出水囊,递给谢怜:“歇会儿再回去,早上的河水凉,你别靠太近。”谢怜接过水囊,喝了一口温水,看着河面上飘着的槐花瓣,忍不住笑道:“要是老水手在,说不定会把这些花瓣捞起来,放进酒里泡着,说是什么‘槐花酒’。”
花城也笑了:“下次见到他,咱们可以试试,说不定真的好喝。”两人聊着天,墨尾趴在一旁的草地上,晒着清晨的太阳,偶尔打个哈欠,模样格外悠闲。
回到家时,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谢怜把槐花倒进大盆里,用清水仔细清洗——要把花瓣里的杂质和小虫都洗干净,不然会影响口感。花城则在一旁准备做槐花糕的食材:糯米粉、面粉、白糖,还有昨天剩下的红枣,打算切碎了和槐花拌在一起,增加甜度和香气。
“先把槐花焯水,去掉涩味,再挤干水分。”谢怜一边说着,一边把洗好的槐花放进锅里,加了些清水煮。很快,锅里就飘出了槐花的清香,焯水后的槐花颜色变得更鲜亮,像是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绿色。
焯好水的槐花挤干水分后,谢怜把它们切碎,和糯米粉、面粉、白糖、红枣碎一起放进大碗里,加了些温水,慢慢揉成面团。花城则在蒸锅里放好蒸笼,铺上纱布,等面团揉好后,把它们分成一个个小剂子,擀成圆形的糕饼,放进蒸笼里。
“蒸半个时辰就好,到时候满屋子都是槐花香。”谢怜擦了擦额角的汗,对花城说。花城走过去,用手帕帮他擦了擦汗,又递过一杯温水:“歇会儿吧,剩下的我来弄。”谢怜笑着点头,坐在一旁看着花城把糕饼放进蒸笼,动作熟练又认真,心里满是暖意。
墨尾蹲在厨房门口,盯着蒸笼,尾巴轻轻摇摆,显然在期待槐花糕的香味。没过多久,蒸锅里就飘出了浓郁的槐花香,混着红枣的甜香,让人忍不住想立刻尝一口。
半个时辰后,槐花糕蒸好了。花城掀开蒸笼,一股热气带着香气扑面而来,白色的糕饼上点缀着红色的红枣碎,看起来格外诱人。他用筷子夹起一块,吹凉后递到谢怜嘴边:“尝尝看,甜不甜,有没有涩味。”
谢怜咬了一口,软糯的糕饼带着槐花的清甜和红枣的香甜,入口即化,没有一点涩味,忍不住赞道:“太好吃了!比去年做的还香。”他又拿起一块,放凉后递给墨尾,小家伙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虽然更喜欢小鱼干,却也把糕饼吃完了,尾巴扫得地面“沙沙”响。
两人把蒸好的槐花糕装进两个干净的瓷盘里,一个给阿婆,一个给小阿弟,剩下的装在罐子里,留着自己吃。刚要出门,就听见院外传来老水手的声音:“怜怜、三郎在家吗?我刚打了些新鲜的河虾,给你们送些来!”
谢怜连忙开门,见老水手手里拎着一个竹篮,里面装满了鲜活的河虾,还在蹦蹦跳跳。“老水手,您怎么来了?我们刚做好了槐花糕,正打算给您送些去呢!”谢怜接过竹篮,把老水手请进院里。
老水手坐在竹椅上,接过谢怜递来的槐花糕,咬了一口,眼睛立刻亮了:“这糕好吃!带着槐花的香味,甜而不腻,比我年轻时在船上吃的还香。”他一边吃着,一边说起昨天在河里看到的趣事:“昨天我在河里划船,看到一群小鱼跟着我的船跑,像是在追着船歌玩,可惜你们没看到。”
花城笑着说:“下次您划船时,我们也去,听听您的船歌,看看那些小鱼。”老水手立刻答应:“好啊!等明天天气好,咱们一起去,我还能教你们划船呢!”
聊了一会儿,老水手起身要走,谢怜把装着槐花糕的罐子递给他:“这是给您的,平时饿了可以当点心吃。”老水手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又叮嘱两人:“河虾要尽快吃,新鲜的才好吃,要是吃不完,就晒成虾干,留着以后炖菜。”
送老水手走后,两人带着槐花糕往阿婆家去。阿婆正在院子里晒衣服,见他们来,立刻笑着迎上来:“老远就闻到槐花香了,肯定是你们做了槐花糕!”谢怜把瓷盘递过去,阿婆拿起一块尝了尝,脸上满是笑意:“还是你们手巧,这糕做得比我老婆子做的还好吃,等会儿给我小孙女留些,她肯定喜欢。”
从阿婆家出来,两人又往小阿弟家走。小阿弟正在院子里写作业,见了槐花糕,立刻放下笔跑过来,拿起一块就吃了起来,嘴里还含糊地说:“怜怜哥哥,这糕太好吃了!比上次的桂花糕还香!”小阿弟的娘也尝了一块,赞不绝口:“你们真是太会做了,下次有空,能不能教我做啊?”谢怜笑着答应:“好啊,等下次槐花开的时候,咱们一起做。”
回到家时,天已经有些晚了。花城去处理河虾,打算晚上做油焖河虾,谢怜则坐在院子里,看着墨尾追着落在地上的槐花瓣玩。夕阳的余晖洒在院子里,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金色,槐花香萦绕在鼻尖,伴着远处传来的虫鸣声,格外温馨。
晚饭时,桌上摆着油焖河虾、炒青菜,还有剩下的槐花糕。油焖河虾鲜得入味,外壳酥脆,虾肉细嫩;槐花糕甜而不腻,带着淡淡的槐花香。墨尾也分到了一小碗河虾,吃得格外满足,尾巴扫得桌面“沙沙”响。
吃完晚饭,两人坐在院子里乘凉。墨尾蜷在谢怜腿上,渐渐睡着了。谢怜靠在花城肩上,看着天上的星星,偶尔闻闻手边槐花糕的香气,心里满是安稳。这样的日子,没有波澜,却有着最真实的烟火气——有爱人相伴,有小猫陪伴,有邻里的善意,还有亲手制作的食物香气,或许,这就是最圆满的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