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蒙蒙亮时,窗外的鸡叫声便透过窗棂传了进来。谢怜睁开眼,见花城已经醒了,正低头看着蜷在两人中间的墨尾——小家伙把爪子搭在花城手腕上,尾巴轻轻盖在谢怜手背上,睡得正香。
“别吵醒它,再歇会儿。”花城声音压得很低,指尖轻轻拂过谢怜额前的碎发。谢怜点头,往他身边凑了凑,鼻尖萦绕着花城身上淡淡的松木香,伴着墨尾细微的呼噜声,只觉得连晨光都变得柔软起来。
等墨尾自己伸着懒腰醒过来,天已经亮透了。谢怜起身洗漱时,花城已经把早饭做好了——小米粥熬得软糯,配着昨天剩下的野菜丸子,还有一碟腌黄瓜,清爽开胃。墨尾蹲在桌边,看着谢怜递过来的小鱼干,立刻小口啃了起来,尾巴扫得桌面“沙沙”响。
吃完早饭,两人收拾好东西:谢怜把修补帆布用的针线、剪刀放进布包里,花城则拎着两个空竹篮,一个用来装春笋,一个预备着给阿婆和小阿弟带些零嘴。墨尾叼着自己的小鱼布偶,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时不时抬头看看两人,生怕被落下。
往镇上走的路是石板铺的,晨露还沾在路边的草叶上,踩上去带着轻微的湿意。路上遇到早起去田里的村民,都笑着和他们打招呼——“怜怜、三郎去赶集啊?”“记得帮我看看有没有新鲜的豆腐!”谢怜一一应下,偶尔还停下来和相熟的阿婆聊两句,花城就站在旁边,手里拎着竹篮,目光始终落在他身上。
到镇上时,集市已经热闹起来了。叫卖声此起彼伏,新鲜的蔬菜堆得像小山,刚出炉的包子冒着热气,糖画摊前围了一圈孩子,五颜六色的糖丝在阳光下闪着光。墨尾好奇地东张西望,被卖糖葫芦的摊位吸引,停下来盯着红彤彤的糖葫芦看,尾巴摇得更欢了。
“想吃?”谢怜蹲下身,摸了摸它的头,转头对花城笑道,“买两串吧,也给小阿弟带一串。”花城应声走向摊位,挑了两串裹着厚糖霜的糖葫芦,递给谢怜一串,自己拿着另一串,还特意咬下一颗,吹凉后递到墨尾嘴边。小家伙小心翼翼地含住,甜得眼睛都眯了起来,连小鱼布偶都暂时忘了叼。
两人顺着集市往里走,很快就找到了卖春笋的摊位。摊主是个皮肤黝黑的老伯,见他们过来,立刻笑着掀开盖在春笋上的湿布:“刚从山上挖的春笋,嫩得很,炖肉、油焖都好吃!”花城拿起一根春笋,指尖掐了掐笋尖,能轻松掐出印子,转头对谢怜点头:“确实新鲜。”
谢怜选了十几根粗细均匀的春笋,老伯帮着装进竹篮里,还特意叮嘱:“回去先剥壳焯水,去掉涩味,再烧就香了。”谢怜道谢时,花城已经付了钱,又多买了几根,笑着说:“给阿婆和老水手也带些,让他们尝尝鲜。”
买完春笋,两人又去了粮油铺,给家里添了些米和油,还买了小阿弟爱吃的桂花糕。路过布庄时,谢怜想起阿婆之前说过布不够用,便进去挑了块浅蓝色的细布,质地柔软,正适合做春衫。花城在旁边看着,又添了块鹅黄色的布:“给墨尾做个小垫子,省得它总趴在冰凉的地上。”
墨尾像是听懂了,立刻蹭了蹭花城的裤腿,惹得布庄老板忍不住笑:“这猫真通人性,比我家那只只会睡的懒猫强多了!”
从集市出来,两人没直接回家,而是往河边走去——老水手的船通常就停在那里。还没到河边,就远远看见一抹帆影,谢怜眼睛一亮:“老水手果然在!”
走近了才发现,老水手正坐在船边补渔网,帆布搭在船舷上,几个破洞看得清清楚楚。“老水手!”谢怜挥了挥手,老水手抬头看见他们,立刻放下渔网笑着起身:“你们怎么来了?快上船坐!”
花城把带来的春笋递过去:“刚赶集买的,新鲜得很,您留着吃。”老水手也不推辞,接过春笋放进船舱,又给两人倒了杯热茶:“正好,我这帆布破了好几处,正愁没人帮忙呢,你们来得太及时了!”
谢怜拿出布包里的针线,花城则帮忙把帆布铺在船板上,仔细查看破洞的位置。墨尾蹲在帆布旁边,好奇地用爪子碰了碰线团,被谢怜轻轻按住:“别捣乱,不然不给你吃小鱼干了。”小家伙立刻收回爪子,乖乖趴在一旁。
谢怜缝补帆布时,花城就在旁边递线、剪布,两人配合得格外默契。老水手坐在一边,喝着热茶,看着他们,偶尔说起以前在海上的事:“我年轻的时候,这船帆破了,都是自己瞎缝,哪有你们缝得这么整齐……”谢怜听着,时不时点头回应,手里的针线却没停,针脚细密地沿着破洞边缘游走,很快就把一处破洞补好了。
墨尾看了一会儿,觉得无聊,便跑到船边,盯着水里游过的小鱼,尾巴轻轻拍打着船板。老水手看着它,笑着从船舱里拿出一条晒干的小鱼:“给它吃,这鱼干我晒了好几天,香得很。”墨尾叼过鱼干,立刻跑到谢怜身边,一边吃一边盯着他手里的针线,像是在给他“站岗”。
等把所有破洞都补好,太阳已经升到头顶了。老水手非要留他们吃饭,从船舱里拿出新鲜的鱼,又炒了两个青菜,还端出一坛自己酿的米酒。“尝尝我这鱼,刚从河里捞的,清蒸最鲜!”老水手给两人各盛了一碗鱼,谢怜尝了一口,鱼肉细嫩,带着淡淡的河水清甜,忍不住赞道:“比城里酒楼做的还好吃!”
吃完饭,两人谢过老水手,准备回家。老水手送他们到岸边,手里还拎着一筐新鲜的河虾:“带回去给墨尾当零食,这虾不用煮,直接晒成干就行。”谢怜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又叮嘱老水手注意身体,才和花城一起往回走。
路上,墨尾叼着河虾筐的绳子,像个小帮手似的跟在后面。路过小阿弟家时,两人进去坐了会儿,把春笋和桂花糕递过去。小阿弟正在写作业,见了桂花糕立刻眼睛一亮,拉着谢怜的手撒娇:“怜怜哥哥,下次赶集能不能带我一起去?我想看看糖画怎么画的!”谢怜笑着答应:“等周末不读书了,就带你去。”
到阿婆家时,阿婆正在院子里晒衣服。谢怜把春笋和浅蓝色的布递过去,阿婆接过布,摸了摸质地,笑得眼睛都眯了:“这布真软,正好给我小孙女做件新衣裳!”她转身从屋里拿出一篮刚晒好的红枣:“给你们带回去,熬粥、泡水都好,补血。”
回到家时,天已经有些晚了。花城把春笋放进厨房,谢怜则把红枣和河虾收拾好,墨尾趴在一旁,看着谢怜把河虾摊在竹筛上,时不时凑过去闻闻,惹得谢怜轻笑:“等晒好了就给你吃,别急。”
晚饭做的是油焖春笋——花城按照老伯说的,先把春笋焯水去涩,再用酱油、糖慢慢焖煮,出锅时撒上葱花,香气扑鼻。墨尾分到了一小碗河虾,小口啃着,尾巴扫得地面“沙沙”响。
吃完晚饭,两人坐在院子里乘凉。墨尾蜷在谢怜腿上,看着天上的星星,偶尔打个哈欠。花城拿出白天买的鹅黄色布料,在手里比划着:“明天给墨尾做垫子,再绣个小鱼图案,它肯定喜欢。”谢怜点头,靠在他肩上,听着远处的虫鸣声,鼻尖萦绕着春笋的余香,只觉得这样的日子,平淡却满是幸福——就像这油焖春笋,初尝带着清甜,细品又有酱香,回味悠长,让人忍不住想一直这样,牵着爱人的手,伴着小猫,走过每一个平凡却温暖的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