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阙不敢有片刻耽搁,当即嘱咐王阳和他的监军,让他们驻守洪州,务必等候朝廷任命的新任知州与通判到任。
至于王阳麾下那两千禁军,经过深思熟虑,千阙也没有将这两千禁军带走,
一来,这两千禁军虽说不是一群弱兵吧,但是比起曹志给千阙抽调的这三千禁军,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而且带着这两千人走,还得花时间让他们和自己的部队去磨合,太浪费时间了。
二来,洪州此刻正需要兵力镇场,前任知州与通判已死于叛军刀下,
洪州百姓惊魂未定,官吏人心惶惶,正是最脆弱的时候,王阳要稳住局面,这两千禁军便是底气。
要知道,北宋自开国便奉行“守内虚外”“重北轻南”的国策,
主要军事力量多被调往北方边境,用以防御辽国与西夏的入侵,
南方各州府的驻军本就稀少,武备更是常年松弛,守城的多是战斗力孱弱的厢军。
这些厢军平日多负责杂役,操练废弛,别说上阵杀敌,能在叛军来时守住城门不投降,就已是对朝廷的忠心了。
千阙心里清楚,若他把这两千禁军调走,那伙叛军一旦得知洪州空虚,为了避开自己麾下五千禁军的锋芒,定会像耗子般悄摸摸流窜回来。
到那时,仅凭洪州的厢军,根本挡不住叛军的攻势,而洪州地处南下要道,一旦被叛军占据,
他们便可从这里长驱直入,向更南方向窜逃,到时候山高任鸟飞,再想剿灭他们可就难如登天了。
所以,千阙干脆把这两千禁军留给王阳,让他守好洪州城。
安排妥当后,千阙即刻点齐三千禁军,拔营启程。
江南东路与江南西路本就相邻,洪州又恰在两路交界之地,
一路疾驰,不过十日功夫,他们便循着叛军留下的踪迹,追到了江南东路江宁府下辖的宥阳县境内。
盛纮也没想到这叛军竟如此大胆,还真就跑到了宥阳,难道这叛军也是欺软怕硬,就挑到了他们宥阳盛家这个软柿子来捏?
好吧,其实这些叛军就是有目标地跑到了宥阳,
这江宁府周遭的地界,哪里是好惹的?邻近的扬州、苏州、杭州,哪个不是商贾云集、世家扎堆的富庶之地?
这些州城都是那些朝中大员的老家,州城里驻守的厢军,虽说比不得北方禁军精锐,却也军械齐整、操练不辍,算得上是厢军中的翘楚,叛军但凡有几分脑子,也不敢去触那些硬茬。
再看江宁府下辖的其他县城,也多是世家盘根错节之地,县城内驻守的厢军也都不好惹,
这么一圈比下来,也就宥阳县,成了叛军眼里最合适的去处。
只有一个世代经商的盛家,而盛家在朝廷上也只有一个六品官的盛纮,因此,也就只有宥阳县内驻守的厢军不成战力,
这宥阳县有钱又好抢,叛军不来这里劫掠还能去哪里?
待到千阙率兵来到宥阳,叛军已经攻入城内,千阙见状,直接率两千禁军进城,准备剿灭叛军。
骑马进入宥阳县城,千阙就仿佛开了无双,拿着顾堰开留下的那把银色长枪,大开杀戒,
叛军上前,来一个死一个,来两个死一双,两千禁军看到顾侯如此神勇,一时之间,士气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