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淮万事都算计到了,唯独忘了今天是礼拜几。这就是百密总有一疏。其实也是苏淮修心不够,回到久违的家,见到久违的母亲,他的心难免很激动,一激动就容易犯错。人之常情。
不是休息的日子,苏淮自然没见到大伯。
不过大娘对苏淮的突然到访,也是欣喜不已。再加上看到了侄媳妇,苏淮大娘徐氏,一边抹着泪,一边和侄子、侄媳妇说着话。
苏淮赶到大姑家时,正是中午饭点的时候。这一家人,还有自己的弟弟妹妹算是见了个全。
大姑苏明静,哭天抹泪的。苏淮是走在大姑怀里的,再次见到她,眼泪也止不住往下流。好好的一场相见,差点变成哭灵现场。
弟弟妹妹们见到大哥回来了,当然不愿意再住在大姑家,于是上学之前,就和大姑、姑父做了告别。他们一放学就会回自己家。
苏淮又去了趟三叔家,也只是见到了婶子李淑兰。这是苏门媳妇里,唯一领身份证时有自己名字的人。李淑兰解放前读过书,据说还读到了初中。现在她在纺织厂里坐办公室,天天晚去早归的,日子很是惬意。
见到苏淮,李淑兰自是一番热情。见到了侄媳妇,她又送了两块丝巾,几块手帕,全当个见面礼。
至于小叔家,苏淮很不想去。因为他知道那夫妻二人,没一个好东西。就连他们生养的三个孩子,也没有一个好东西。
王莽谦恭未篡时,照着这个理论,现在苏家人还拿苏明得当宝贝疙瘩,苏淮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往小叔家跑了一趟。
苏淮的小叔苏明得,自然去上班了,家里要是有人,自然是他的妻杜氏。
苏淮一敲门,果然是杜氏开的门。一看到苏淮,这杜氏的眼睛瞪得老大,满脸写着不敢相信。
“你,大淮,你咋回来了?不应该呀。”杜氏的嘴比她的脑子快。
听到这,别说苏淮了,就连站在他身后的张蕊也满心不高兴。
“小婶儿,见到我就这么高兴?我小叔呢?我带我媳妇来看你们了。”苏淮满脸堆笑,表现得无比亲热。
“呦,你瞧我这张嘴,刚才都说的哪跟哪儿呀。大侄子,你可算回来了,赶紧屋里坐。你是不知道,自打你走了之后,我这心里呀,总是念叨着你。也不知道你过得怎么样。呦,这位姑娘是?大淮你处对象了?”杜氏表现出来足够的热情。
人生就是一场戏。苏明得一家全是好演员。
“婶子,这是我媳妇。小蕊,赶紧叫婶子。这是咱的小婶子,最是个好人。”苏淮冲着媳妇介绍着。同时还给媳妇挤了一下眼,扬了一下眉。
“婶子好。”张蕊很有礼貌地问候了一声。
“呦,大淮都有媳妇了,这可真好。可不像你弟弟,屁事儿都不懂。大淮,你们在家坐会儿,我去叫你叔回来。好不容易回来了,说什么得在家吃顿饭。对了,啥时候回去?你们探亲假几天?”
“婶子,别忙了。我们就是来看看你们,一会就走。我还没去我大姑家呢。大姑再亲,她现在也姓了颜。婶子,我们还得过些日子再回去呢。等过上两天,我筹些钱,买上些好菜,咱们一大家子好好聚聚。”
“啊?!噢。能在家多过些日子好,这样好。回头我跟你小叔好好说说,看看能不能想办法帮你们一把。你是不知道,这一家老小,全靠你小叔一个人挣钱养家。我的身体又不好,三天两头的吃药花钱。嗐,这日子可真是苦呦。”杜氏自顾念叨着她的经。
对于杜氏嘴里说出来的话,苏淮一个字都不信。但为了表示尊重,苏淮还是表现得像在认真听她说话。
好不容易杜氏才念完家里的难处,苏淮这才拉着妻子起身要告辞。
“小婶儿,我们先回去了。今天小洛他们都回家,我还得转转,看看能不能找朋友借上几个钱,先周转一下。等我小叔回来,你给他讲一声我回来了。”
“呦,这就走。你看看,连口热饭都没吃。这要是让别人知道了,还不得说我们不讲人情。”
“不能够。我小叔和婶子你们的名声好着呢,谁也不会这么想。婶子,我们走了。回头再见吧。”
苏淮毫不犹豫地拉着媳妇就朝门外走。
自始至终,张蕊就只说过一句婶子好,再没有多说过一个字。
两个人直到走出好远,张蕊才长出了一口气,她对苏淮说道:
“苏淮,我怎么觉得你这个婶子好假。”
“是很假。她不仅假,还很坏。可是没办法,家里长辈们都很宠着这一家。”
“你刚才也表现得很假。对了,你刚才为什么要谎话连篇。你为什么要说咱俩还要回去?”
“今天听我妈说,我爸的事情一直都是小叔在帮着跑。现在见到小婶儿,她一个字都没有提。我就在想,可能他家对于这个工作起了贪心。所以我才这么说,为了就是试一试他们。”
“这样不好吧。”张蕊不懂,但她不喜欢说谎骗人。
还是这个孩子太小,没有被社会毒打过。
“有什么不好的。刚才你没听到,小婶儿一开口就问咱俩啥时候回去,她连接班进厂的事情一个字都没提。他们做得了初一,我自然要做十五。不过回到家里,这事儿千万别跟咱妈说,我不想让她伤心。”
“嗯。我知道了。”张蕊听了丈夫的解释,心里多少有些明白过来。
————
苏淮带着媳妇再次回到家里,他们俩又开始了迎来送往。左邻右舍听说苏淮回来了,而且还带回来了个俊媳妇,纷纷来到苏家。一是为了看个新奇,另外也多少表示一下祝贺。
苏淮家可不小,正房五间,另外还有东西各两间厢房。附近邻居们的家也都不算小,最小的也是三间正房,另外也有厢房。
海城地势低,容易有水灾内涝。小南河这边的地势相对高一些,靠着河排洪也方便。因此解放前,成了略有家资的小业主们优先的选择。而更有钱的人家,则住在更南边的南山附近,那里的地势更高。
因为都是些没有恶行的小业主,自然也是组织愿意团结的对象。因此,这一带的人家,除了各别受到些冲击,大部分人家都平稳渡过了各个时期,一直住到现在。
这附近都是住了两三四辈子的老邻居,有个婚丧嫁娶的,都会登门帮忙、祝贺。苏淮领媳妇回来,这些老邻居自然要表示一番。
不管送多送少,都会送些东西,略表一下自己的心意。而对于这些,苏淮自然不能相拒。因为这都是人心、人情。
张蕊也一下就陷入了尴尬的境地。被一群陌生的妇女围着,迎来了十几双目光不停地细致打量,还有不住嘴的夸赞。
她的小脸通红,嘴里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问东问西,她都不知道该先回答哪一句。
还好,苏淮的弟弟妹妹们回到了家。把张蕊拯救了出来。
十五岁的苏洛,带着同为十三岁的苏淇、苏济,一起回到了家。
两个大男孩正处于青春期,他们见到漂亮的嫂子,多少还有点害羞。所以他们俩分别叫了声“嫂子”之后,再没有多余的话要说。
而同为女性的苏淇就不一样了,她放下书包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大嫂拉进自己的屋。不过她的小嘴也是问个不停,一直就没闲着。
“你和我哥怎么认识的?你们插队的地方有多穷?你们在那边天天吃什么?我哥欺负你没有?……”
面对不熟,但是特别自来熟的小姑子,张蕊又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