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七一大早,皇帝来坤宁宫用早膳。
过年这段时日,他总是来皇后这里。
因为,永昌侯府闹出的谋害嘉宁的事情,影响确实不好,至今御史台仍然奋笔疾书,弹劾永昌侯父子,连带着牵连到了墨琨和淑妃。
他不好太偏袒淑妃,他也烦那帮老臣啰嗦。
而皇后,除了那日哭诉嘉宁受的委屈之外,她封赏了救嘉宁的沈令仪,也没再弹压淑妃和永昌侯府。
这一举动,使皇后在朝野上下赢得了母仪天下的美名。
朝臣们纷纷称赞她,既尽到了一国皇后的职责,也履行了身为公主母亲的本分。
大爱和小爱同时体现在皇后身上,皇后威望高涨起来。
给皇帝长了脸面,皇帝也愿意奖励她。
而反观淑妃这边,刚放出秦琬琬,秦琬琬又闹出了丑闻。
一出比一出闹得凶恶,这次,更是出了人命。
让永安伯府,大年初一,就挂了白。
御史台那帮人更是变本加厉地弹劾傅临舟纵容妾室行凶,又捎带上了墨琨。
皇帝好烦。
怎么墨琨这么倒霉。
他自己也有点倒霉。
最近诸事不顺。
他怀疑珩王搞小动作,但他没有证据。
他急得上火,嘴角长了两个泡。
皇帝吃不下东西,他越发觉得当初挑傅临舟,去做定北侯府接任兵权的人,是个错误。
但他不会承认的。
他揉捏着眉心,“傅停舟死了,皇后可听说了?”
皇后正在为他盛汤,舀汤的手一顿,“听皇上的意思,这事是真的了?”
她话里话外,都是宫里宫外都传遍了,但她没在意。
因为她知道,皇帝心中的皇后,必须不能干政。
傅停舟是傅临舟的堂弟,是秦琬琬杀的,与很多势力扯上关系,其中还包括淑妃、永昌侯,还有墨琨。
她有很敏锐的觉悟,她好不容易和皇帝的关系有所缓和,也在珩王的帮助下,营造了自己的美名,她绝不会轻易踩中皇帝的雷点。
皇帝表情微松,“永安伯的堂弟死在了大年初一,永安伯对外称,他死于惊马,是意外。”
皇后垂着眸子,她不露一点情绪。
傅停舟死的时候,琅琊街很多人家拜年才回来,都亲眼所见,他是被另一辆马车撞到,摔出车外很远,脑浆喷了一地。
而那辆撞他的马车,是傅临舟的妾室秦琬琬乘坐的。
若说是惊马,那怎的秦琬琬乘坐了一路都没事,一到伯府门口,马就惊了呢?
是个正常人都知道,这里面有门道。
偏皇帝要替永安伯府遮掩,或者说替淑妃母子遮掩。
真真是可笑。
皇后把汤亲自捧给皇帝,一行一动,都是标准的贤妻良母范儿,“臣妾倒没听得几句那傅停舟如何死的,倒是听那位秦姨娘的闲话有些多。”
皇后顺着皇帝的讲,她才不管傅停舟如何死的。
她的目的还没达到。
果然,皇帝抬头看她,似被勾起几分好奇,“说给朕听听,说传了些什么?”
皇后道:“臣妾听了几耳朵,也都是为了皇上才听的,臣妾怕她污了皇上的名声。”
嚯。
他的名声?
皇帝近几年,一直很在意名声,一听,更侧起了耳朵。
皇后继续道:“坊间都传遍了,说那个秦姨娘,有些邪门,谁沾上她,都会倒霉,是个扫把星呢。”
“那同朕有什么关系?”
“坊间的人都说,皇上仁慈,念及过年,她又怀了身孕,特意放她回府养胎。谁知,还未进门,就把把伯府三公子撞死了。”
皇帝听了皱了眉头,他知道皇后说的话,肯定有所保留,坊间的人既说秦琬琬是个扫把星,沾上就倒霉。
那放她回去的皇帝,成什么东西了?
纵虎归山,间接祸害了傅停舟。
皇帝越想越难受,眼看着,嘴上那俩泡有变大的趋势。
皇后忙递给他一杯水,“皇上消消气。还有比这更邪乎的事呢。”
皇帝沉下了脸。
“何事?”
“臣妾原本没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想想还是告诉皇上,臣妾才安心。初一宫宴,淑妃妹妹为了放出那位秦姨娘,可百般为难永安伯夫人呢。似乎,淑妃妹妹对那位姨娘,比对她看着长大的嘉宁还好些。”
听上去像是在告状,但她话音一转,“当日,永安伯夫人的四弟便丢了,听闻是在香嫔娘家的马球场找到的。”
皇帝的脸色有些发青。
季家?
最近过年,府衙放了几日假,很多折子,都在内阁压着,还没递上来。
这事,他听墨琨说了一嘴,墨琨只说,香嫔身边的大太监做了蠢事,听闻沈四公子想跑马,私自拐带出宫,被沈令仪拿住后,送到了京兆府。
他没想到,墨琨半真半假,只挑拣着好听的说了一半。
他却不知,这事还和淑妃有关,还是为了救那个秦姨娘出牢房。
假若坊间传遍了秦琬琬是个灾星,谁沾上谁倒霉。
那淑妃和大皇子的倒霉,是不是因为和秦琬琬走得太近?
他已近不惑之年,越发信奉因果报应,他不得不防。
墨琨最近太倒霉了,原本板上钉钉的太子之位,到现在都争论不休,朝堂上分为两派。
其中支持墨琨的一派,人数竟越来越少。
反对的人越来越多。
他不确定和珩王有没有关系。
但,事情的结果,越发的离他预想的远了很多。
再这么下去,墨琨想当太子,就更加遥不可及了。
辛苦得来的皇位,总不能再落到珩王头上。
皇后察言观色,看到皇上不语,便道,“听说,定北侯府四公子和香嫔娘家的季公子都不会骑马,被几个太监绑在疯马上,吓得不轻,昏迷了几日,还没醒。定北侯府的老太君都气病了。这样的忠烈之家...”
她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皇帝甩袖而去。
这番话,很快传到了淑妃宫里。
淑妃气的不轻。
原本她还打算创造个机会,让秦琬琬再立一功,她出面把琬琬抬成贵妾,一步步抬高她的地位。
直到抬到正妻位置。
等琨儿大业所成,便恢复琬琬的公主身份。
眼下,坊间的传言,和皇帝的态度,都对他们母子三人不利。
她的想法落空了。
不能冒进,否则,容易连累她的墨琨。
她冒死托举的希望。
“皇后那个贱人!才得势几日,便上赶着给本宫穿小鞋!她和嘉宁才是扫把星!”
淑妃的护甲深深扎入了皮肉,“小瞧沈令仪了!”
沈令仪如此厉害,琬琬还没回府,便又被她算计了。
这次,还背上了人命!
怪不得琬琬斗不过她,她好狠毒!
年过完了,京兆府要开衙了,那三个小太监不能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