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依旧是那间可俯瞰滨海湾夜景的顶层套房,只是气氛比上一次更加凝重。
小野寺洋介因“健康原因”已被紧急送回国内,太约方面更换了首席代表——来自防卫省的武官,陆军中将中森敬一。
他面容刻板,周身散发着职业军人的冷硬气息,显然是为了应对汪剑锋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对手。
莫里森依旧在座,但这次他主要负责记录和辅助,主导权交给了中森敬一。
“汪先生”
中森敬一开门见山,没有任何寒暄。
“上一次的会谈,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和毫无意义的挑衅。”
“太约的耐心是有限的。”
“我们希望这次,能听到贵方真正具有建设性,符合现实力量对比的立场。”
汪剑锋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样子,仿佛上次将人气晕与他毫无关系。
他微微欠身:“中森将军,快人快语。我方始终秉持建设性态度。”
“只是,对于现实力量对比的理解,或许你我双方存在一些……认知上的差异。”
他顿了顿,继续用那平和的语调抛出惊人之语:“既然太约认为我方的初步构想过于宏大,那么,我们可以退一步,提出一个更直接、更能体现我方诚意与合作愿望的方案。”
中森和莫里森都凝神静听,想看看这个“汪剑锋”又能玩出什么花样。
“我方经过慎重考虑。”
汪剑锋一字一句地说道。
“愿意加入太约。”
房间里瞬间死寂。
中森敬一那古井无波的脸上也出现了一丝裂纹,莫里森更是张大了嘴,以为自己听错了。
加入太约?这个由西方主导,核心目标就是围堵北部特区和其潜在盟友的军事同盟?
一个疑似与北部特区关系匪浅的势力,要求加入太约?这比上一次的“地图开疆”更加荒诞,更加不可理喻。
“汪先生!”
中森敬一的语气带着压抑的怒火
“你在开玩笑吗?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不可能?”
汪剑锋反问,表情“真诚”得令人发指。
“太约的宗旨,不是维护亚太和平与稳定吗?我复兴根据地在岭南,中南半岛的行动,正是在清除不稳定因素,恢复秩序。”
“我们的目标,在本质上与太约并无冲突。”
他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带着蛊惑:“想想看,如果复兴根据地成为太约的一员,那么太约不仅瞬间解决了南线的战略忧虑,
“更能将影响力直接投射到整”个东南亚腹地,甚至获得一个直面北部特区侧翼的坚固堡垒。这难道不是双赢吗?”
“至于顾虑……我们可以接受审查,可以公开部分军事信息以表透明,甚至可以承诺,在加入后,将主要负责马六甲以东的安保任务,为太约分担压力。”
他描绘着一幅看似美好的图景,仿佛复兴根据地是真心实意想要融入太约主导的秩序。
中森敬一脸色铁青。
他当然不信这番鬼话。
这要么是极端的嘲讽,要么就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加入太约?简直是天方夜谭!太约内部绝不会通过,这根本就是动摇联盟根基的提议。
“绝无可能!”
中森敬一斩钉截铁地拒绝。
“太约的成员资格有严格的标准和程序,不是任何势力都可以随意申请的,汪先生,请提出一些现实点的条件。”
“现实?”
汪剑锋叹了口气,似乎很是失望
“我方表达了如此巨大的诚意,却只换来一句绝无可能……看来,太约并非真心想要寻求亚太的持久和平,而只是想划定藩篱,限制我方的发展。”
他的语气渐渐转冷:“既然贵方连最基本的信任都不愿给予,那我们也只能基于最现实的力量对比,来讨论势力划分了。”
“毕竟,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也很难拿到。反之亦然。”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谈判进入了艰苦的拉锯战。
汪剑锋不再提加入太约的事,转而开始就东南亚的具体势力范围与中森敬一和莫里森激烈交锋。
他寸土必争,言辞时而尖锐,时而圆滑,充分利用太约急于稳定南线、避免两线作战的心理,不断试探对方的底线。
他坚持要求将整个安南、腰子国、波埔寨、牢挝划入复兴根据地的“安全缓冲区”和“经济合作区”。
并强调这是确保根据地西南翼安全、遏制丧尸威胁北上的“最低需求”。
对于太约方面坚持的暹罗和马六甲海峡的利益,他则表现出一种“可以讨论,但需补偿”的暧昧态度。
“暹罗地理位置关键,马六甲更是咽喉要道。”
汪剑锋慢条斯理地说
“完全交由一方控制,确实容易引发战略失衡,或许,我们可以探讨一种共管模式?”
“或者,我方可以承诺,在特定时期内,保障太约船只在该区域的航行安全与商业利益,以此换取贵方对我方在其他区域行动的……默许?”
他的提议充满了模糊性和算计,让中森和莫里森疲于应对。
他们很清楚,对方是在漫天要价,落地还钱,其根本目的就是争取时间和空间。
但面对北方巨大的军事压力,太约总部确实下达了指示:只要南方势力不公开倒向北部,不直接攻击太约核心利益,可以在东南亚势力范围上做出一定让步,以换取一纸暂时的和平协议。
谈判桌上,唾沫横飞,双方争得面红耳赤。汪剑锋引经据典甚至歪曲历史,大谈“历史上的势力范围变迁”和“现实力量投射能力”。
中森敬一则强调“国际法理”和“现有秩序”,莫里森不时插话,语气粗暴,但往往被汪剑锋用更刁钻的角度怼回去。
最终,在经过数轮艰苦的博弈和各自向背后的决策层请示后,一份充满了妥协、模糊措辞和潜在火药味的《狮城秘密谅解备忘录》勉强达成。
双方承诺,立即停止一切敌对宣传和直接军事挑衅,建立热线联络机制以防误判,并原则上同意寻求和平解决争端。
复兴根据地势力范围: 安南、腰子国、波埔寨、牢挝被默认为复兴根据地的“首要利益区”和“稳定责任区”。
太约承诺不直接军事介入上述区域事务,并“理解”复兴根据地为恢复该地区秩序所采取的“必要措施”。
太约势力范围: 暹罗、马来半岛、新加坡及其以南的印尼群岛区域,被确认为太约的“传统利益区”和“安全保证区”。
复兴根据地承诺尊重太约在该区域的存在,并“约束”其力量不向南超越约定界线。
部分海域的归属和权益问题被刻意模糊处理,仅表示“需通过未来进一步对话协商解决”。
这为未来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这份备忘录,没有盛大的签署仪式,没有公开的新闻发布,只有双方代表在几份绝密文件上签下了化名。
它就像一张脆弱的蜘蛛网,勉强维系着南线的暂时平静。
签署完毕后,中森敬一冷冷地看着汪剑锋:“汪先生,希望你们能遵守这份协议的精神。”
汪剑锋微笑着收起笔:“当然,和平与发展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期待与贵方的下一次对话,或许我们可以聊聊技术合作与贸易问题。”
他笑容可掬,但眼中没有丝毫温度。
双方都知道,这只是一张暂时休战的“厕纸”。
太约在等待,等待在北线取得决定性胜利或迫使北部特区屈服,然后就能腾出手来,集中力量收拾这个南方的“心腹之患”。
而复兴根据地,同样在利用这宝贵的喘息机会,加速整合资源,磨砺爪牙。
新宁,指挥中心。
林禹看着顾影疏带回的备忘录文本,脸上露出一切尽在掌握的笑容。
“干得漂亮。”
他对顾影疏以及她背后那个不存在的“汪剑锋”团队的工作表示肯定。
“这份协议,至少为我们争取到了半年到一年的黄金发展时间。”
“太约被我们画下的大饼和眼前的北方威胁绊住了手脚。”
周岳指着地图上被划入根据地“势力范围”的区域:“安南已完成初步整合,腰子国军阀林立,波埔寨和牢挝渗透需要加强,时间紧迫。”
“没错。”
林禹说道:“立刻以国家安全局的名义加速南进计划,迅速整合中南半岛。”
他顿了顿,补充道:“同时,继续通过汪剑锋这个渠道,与太约保持若即若离的联系。”
“可以偶尔透露一些我们与北部特区关系紧张的假消息,或者表示我们对太约的某些技术很感兴趣,让他们始终存有拉拢我们的幻想。”
东京,地下掩体。
小野寺贞治听取了中森敬一关于狮城谈判的详细汇报。
他对那份备忘录的价值心知肚明,这不过是缓兵之计。
“南方的这头猛虎,比我们想象的更狡猾,也更危险。”
小野寺贞治沉声道,“他们不是在乞求和平,而是在购买时间,准备下一次更猛烈的扑击。”
他走到巨大的战略态势图前,目光扫过北部特区的核符号,又扫过南方那片被标记为“复兴根据地”的红色区域,最终停留在广袤的海洋和那些尚未被完全控制的边缘地带。
“常规力量的平衡正在受到挑战,北方的核威慑更是悬顶之剑,我们必须寻求……非常规的破局手段。”
他按下通讯器,接通了一个绝密级别的项目办公室。
“这里是战略本部小野寺。辉夜姬计划,进展如何?”
通讯器那头传来一个冷静、略带电子音的女声汇报:“小野寺长官,辉夜姬计划已完成第三阶段理论验证与初步活体实验。”
基于基因剪裁与生态融合技术的使徒单元,理论上具备在特定生态区域内,实现低成本、高效益、可持续的战略压制与区域拒止能力。”
“目前正在进行环境适应性优化及可控性最终测试。预计九十天内,可提交初步实战部署方案。”
“加快进度。”小野寺贞治命令道,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光芒
“我们需要一把能够打破僵局,甚至能同时应对南北两种不同威胁的……钥匙。”
“这个世界,需要被净化,也需要被重塑。”
通讯结束,地下掩体内重新陷入沉寂。
只有屏幕上关于“辉夜姬计划”那复杂而诡异的基因序列图和生态模拟数据,在幽幽地闪烁着,预示着一场完全不同于传统军事对抗,更加未知和恐怖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狮城的灯火依旧璀璨,掩盖着暗涌的波涛。
新宁的机器日夜轰鸣,争分夺秒地积蓄着力量。
东京的地下,禁忌的科技之树正在扭曲生长。
而那张刚刚签署不久的互不侵犯条约,在各方心照不宣的算计中,仿佛已然能听到被撕裂的倒计时声。
暂时的平静之下,是更加深邃的暗流,与即将到来的、更猛烈的时代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