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禹脑海中回荡着系统那毫无感情的电子合成音,一时间竟有些恍惚。
二十四架b-52J“同温层堡垒”?这惊喜来得太过突然,甚至冲淡了刚刚战胜“墟骸”的疲惫与震撼。
b-52,这款纵贯半个多世纪的空中传奇,其庞大的载弹量、无与伦比的航程和经无数次升级后依旧强大的威慑力。
正是目前新宁市防线最需要的战略打击力量!尤其是最新型号的J型,其航电、武器系统和生存能力必然有了质的飞跃。
这二十四架“同温层堡垒”的到来,将意味着新宁空军拥有了对尸潮源头、对遥远威胁进行长时间高强度,大面积战略轰炸的能力,其意义丝毫不亚于之前获得的歼-16机群和战略轰炸机。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转向指挥中心内同样疲惫的将领和参谋们。
“总参谋部听令!”林禹的声音通过扩音系统传遍整个指挥中心。
“在!”以总参谋长周岳为首,所有人挺直了脊梁。
“立即向前线各部发布命令:墟骸已被摧毁,我军第一阶段防御作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各部队依令交替掩护,撤回二线预设阵地,进行为期二十四小时的战斗休整!”
“医疗单位全力救治伤员,后勤部门务必保证弹药、油料、食品补给到位!”
“是!”周岳迅速记录并传达指令。
“同时,命令所有侦察分队、无人机分队,立即前出!以‘墟骸’覆灭点为中心,对周边五十公里范围内进行不间断、无死角侦察监控!”
“我要知道残余尸潮的动向,要知道是否还有其他高阶变异体潜伏,要确保我们下一波攻击的视野清晰!所有数据实时同步至远征系统及总参情报中心,为下一步攻势指引目标!”
“明白!”
一道道命令如同精准的齿轮,带动着庞大的战争机器从极限防御状态,转向休整与再准备的节奏。
处理完紧急军务,林禹心中那份想去亲眼见证b-52J机群降临的冲动愈发强烈。
这不仅是对新力量的期待,更是一种象征在击溃了“准君王级”的恐怖存在后,人类文明的火种非但没有熄灭,反而迎来了更强大的援军。
他需要去亲身体验这种希望,这种力量感。
他看向周岳,这位经验丰富沉稳可靠的老将:“周参谋长,在我离开期间,由你全权代理东部集群总指挥职责,统筹前线休整与侦察事宜。。”
“如有紧急情况,随时通过最高权限频道联系我。”
周岳神色一凛,郑重敬礼:“请指挥官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林禹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喧嚣的指挥中心。
他回到自己的休息室,换上了一套笔挺的将官常服,仔细整理好仪容。
镜中的军人,眼神坚定,虽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历经血火淬炼后的沉稳与锐气。
随后,他带着一个连(约120人)的黑色警备队登上了停靠在专用站台的装甲列车“曙光号”。
这支警备队是林禹的直属卫队,全员装备着“巨神”公司生产的最新式外骨骼,手持换装了高能电池包和智能瞄准镜的qbZ-191改进型步枪,部分成员还配备了单兵火箭筒、重机枪甚至实验性的突击步枪。
他们沉默精锐,对林禹绝对忠诚。
“曙光号”装甲列车发出一声低沉的汽笛,平稳地驶出新宁市车站,沿着修复并严密保护的铁路线,向桂柳市方向疾驰。
林禹坐在宽敞舒适的车厢内,目光投向窗外。
与末日作品中常见的破败景象截然不同,窗外展现的是一幅机械化大生产的壮阔画卷。
铁路沿线,经过精密规划的万顷良田向天际延伸,金黄色的稻浪在微风中形成整齐的波纹
三十台大型智能联合收割机正在编队作业。
这些钢铁巨兽以精确的间距齐头并进,每一台都配备着自动驾驶系统和实时监测设备,收割、脱粒、装车一气呵成。
更远处,连片的现代化温室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属光泽。
这些采用坚固合金骨架和特种透光材料建造的农业设施内,作物在精准调控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新开垦的梯田上,银色的智能灌溉系统如同血脉般纵横交错。
数台大型圆形喷灌机正在自动作业,均匀的水雾在阳光下映出绚丽彩虹。
在这些机械化设备之间,还有多台自主作业农业无人机正在进行土壤监测和施肥作业。
这些作物都经过了命运科技实验室的基因优化——稻穗更加饱满密集,抗病性显着提升,配合着刚刚恢复投产的化肥厂提供的高效肥料,单位产量达到了末世前的三倍以上。
几个集中式的垂直农场在居住区边缘拔地而起,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进行作物生产。
虽然高耸的了望塔和偶尔驶过的装甲巡逻车提醒着这里仍是前线,但眼前这幅机械化农业的壮丽图景,比任何武器都更能彰显人类的尊严与力量。
在铁路支线上,一列列专门运输农产品的货运列车正在装车,自动化装卸设备高效运转,将丰收的果实输送到各个工厂进行加工最后送到每个居民手中。
这就是新宁政权控制下的核心区域,是科技与秩序在废土上重新点燃的文明之火。
林禹注视着这一切,心中既感欣慰又觉责任重大。
数小时后,“曙光号”缓缓驶入桂柳市火车站。
列车尚未停稳,林禹便透过车窗看到了站台上那盛大的迎接场面。
桂柳市所有在家的市级领导、各主要科室负责人,驻桂柳军队的代表以及营级以上军官,几乎全部到场。
他们身着正装或军礼服,排列整齐,神情激动而肃穆。
站台经过了紧急清理和布置,甚至还铺上了红色的地毯。
大量的士兵在周围警戒,气氛庄重而热烈。
当林禹身着将官常服,在黑色警备队簇拥下走下火车时,站台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桂柳市市长率先迎上前来,紧紧握住林禹的手:“将军同志,欢迎莅临桂柳!前线大捷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我们……我们真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激动和感激之情!您和前线将士们,是我们所有人的英雄!”
“市长同志言重了,这是全体军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林禹沉稳地回应,与各位领导、军队代表一一握手。
简单的欢迎仪式后,林禹在众人的簇拥下,登上了等候在站外的车队。
车队由数十辆特制的黑色轿车组成,前后则由一个营的精锐内卫部队士兵和 一起过来的黑色警备队乘坐的装甲车护卫,浩浩荡荡,却又保持着极高的警惕性,向着桂柳机场驶去。
沿途,主要街道已经实施了临时交通管制,但道路两旁依然聚集了不少闻讯而来的市民。
他们挥舞着临时找来的小旗帜,或仅仅是用力鼓掌,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和崇敬。
孩子们被大人举过头顶,好奇地张望着这支威严的车队。
高音喇叭里播放着激昂的军乐和前线胜利的捷报。整个桂柳市,都沉浸在一种节日般的欢庆与自豪之中。
车队顺利抵达桂柳机场。此时的机场已经全面戒严,跑道清理完毕,塔台进入最高戒备状态。
林禹在市长,驻军最高长官以及机场负责人的陪同下,登上了机场塔台的顶层观景平台。
这里视野极佳,可以俯瞰整个机场。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西南方的天空,等待着那历史性的一刻。
终于,在预定的时间,天际线上传来了一阵低沉而持续、仿佛能撼动心肺的轰鸣声。
初时细不可闻,随即迅速变得宏大,如同滚滚雷鸣由远及近。
“来了!”有人低呼。
只见远方的云层之下,一个个细小的黑点逐渐显现,并迅速放大。
很快,它们清晰的轮廓映入眼帘——那标志性的巨大后掠翼、八台强劲的涡轮风扇发动机、修长的机身……正是b-52“同温层堡垒”!
它们并非杂乱无章,而是以极其严整的队形,分成三个编队,如同移动的空中钢铁山脉,向着桂柳机场的跑道依次接近。
随着高度的降低,其庞大的体型愈发令人震撼。
翼展接近六十米,巨大的机身长度超过五十米,八台发动机的轰鸣声汇聚在一起,仿佛天空都在为之震颤。
最引人注目的是,这些b-52J的机身上,并非曾经的灰白涂装,而是采用了与现役大夏空军战略轰炸机类似的深空灰迷彩。
在垂尾上,清晰地喷涂着大夏空军机徽——鲜艳的五角星徽,以及醒目的红色编号。
在机首下方,则是一个巨大的、线条刚硬的红色五角星!这涂装,明确宣告了它们如今的归属!
“是我们的飞机!”
塔台上,一位年轻的控制员忍不住激动地喊了出来,眼眶有些湿润。
在场众人,无不心潮澎湃。
曾几何时,这些天空的巨无霸是他人武力的象征,而如今,它们喷涂着己方的标识,前来加强保卫这片土地的力量!
第一架b-52J在塔台的精确引导下,对准跑道,机头微微上扬,巨大的起落架稳健地接触跑道。
“嗤——”轮胎与地面摩擦发出尖锐的声响,伴随降落缓慢减速,这架庞然大物的速度迅速降低,最终平稳地停在了跑道尽头。
紧接着,第二架、第三架……后续的b-52J依次降落,动作整齐划一,显示出飞行员们高超的技术和严格的训练,一架接一架地滑行到指定的停机坪区域。
当最后一架b-52J稳稳停住,关闭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声渐渐平息,整个机场出现了片刻的寂静。
随即,更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在塔台和各迎接点爆发出来。
二十四架“同温层堡垒”,一架不少,全部安全抵达!
地勤人员驾驶着各种特种车辆,迅速围了上去,开始进行降落后的检查,加油等准备工作。
这时,第一架降落的b-52J的舱门打开,舷梯放下。
一名身着大夏款式飞行服、肩章上有着空军徽记的中年军官,带领着几名机组核心成员,大步流星地朝着塔台方向走来。
很快,他们被引导至林禹面前。
那名中年军官身材高大,面容刚毅,眼神坚定。
他来到林禹面前,立正,抬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洪亮而有力:
“报告将军同志!b-52J同温层堡垒特遣队指挥官,空军大校,刘宇航!奉命率队抵达桂柳机场,向您报到!”
“特遣队共计b-52J型战略轰炸机24架,机组全员到位,随时听候您的命令!”
他抬腕看了看时间,继续说道:“地勤保障人员梯队包括三支专业保障中队,乘坐重型运输车队,运载着首批弹药基数和关键航材备件,按计划,他们将在90分钟内抵达,随即展开全面的机务准备。”
仿佛为了印证他的话,机场塔台传来通报:“指挥所,接外围警戒哨报告,东北方向公路发现大型车队,队首车辆已确认是我方地勤保障部队的引导车。”
林禹微微颔首,目光掠过停机坪上整齐列阵的轰炸机群。
“很好。”
林禹的声音沉稳有力。
“通知场站后勤部门,做好接收准备。”
林禹庄重回礼,然后伸出右手与刘宇航紧紧相握:“刘宇航大校,欢迎你们!你们的到来,真是雪中送炭!我代表新宁防线全体军民,感谢你们!”
“职责所在,义不容辞!”
刘宇航的话语简短有力。
“我们带来了足够的弹药和零配件,只需稍作休整和适应,即可投入作战。请将军同志下达任务!”
“不着急,”林禹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们长途跋涉,先让弟兄们好好休息,熟悉环境。”
“具体的作战任务,待我与总参研究后,会尽快下达,现在,让我好好看看这些大家伙。”
在刘宇航的陪同下,林禹走下塔台,近距离参观这些刚刚抵达的空中堡垒。
站在b-52J的脚下,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它的巨大。
厚重的蒙皮,复杂的管线,巨大的弹舱(虽然此刻关闭着),无不彰显着其强大的力量。
地勤人员正在紧张地工作,检查发动机、补充油料。
林禹甚至看到,一些维护人员正在使用他从未见过的带有全息投影界面的便携式检测设备,效率极高。
“指挥官,我们的b-52J经过了全面升级,”
刘宇航介绍道:“不仅换装了新的发动机,航程和载弹量有所提升,航电系统更是脱胎换骨,配备了最新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先进光电瞄准系统和电子对抗套件。”
“弹舱经过改造,可以兼容目前我们已知的几乎所有型号的精确制导炸弹、巡航导弹,甚至是……一些特殊的战略武器。”
林禹点了点头,心中无比满意。这支力量,将是他手中最锋利的矛,足以对任何威胁实施毁灭性的“外科手术”式打击,或者对大规模的尸潮进行地毯式清洗。
盛大的迎接仪式在机场举行了简短的环节,林禹发表了简短的讲话,表彰了特遣队的到来,并再次强调了胜利的信心。随后,他在刘宇和机场负责人的陪同下,详细了解了机队的后勤保障安排,确保这柄利剑能时刻保持锋利。
傍晚时分,夕阳将天空染成一片绚烂的金红。
林禹站在观景台上,望着停机坪上那整齐列队的二十四架b-52J,它们的机身沐浴在余晖中,巨大的机翼在地面上投下长长的阴影,如同二十四名沉默的钢铁巨人,守护着这片刚刚经历血火、又重新燃起希望的土地。
他接通了与总参谋长周岳的通讯。
“周参谋长,前线情况如何?”
“报告指挥官,各部已按计划撤回二线阵地休整,伤员得到妥善救治,物资补给正在有序分发。”
“侦察分队和无人机传回初步情报,墟骸覆灭后,周边尸潮陷入短暂的无序状态,但仍有大量变异体在活动,其中发现数个疑似由怒涛级变异体统领的集群,正在相互厮杀,疑似重新争夺尸群控制权。
”详细坐标和动态已标记。”
“很好。”
林禹说道:“命令休整部队保持警惕。通知总参,连夜制定下一步清扫作战计划。”
“目标,清除残余的巨浪级变异体,彻底打散西部方向的尸潮威胁!”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些b-52J。
“告诉参谋们,制定计划时,把我们新到的同温层堡垒考虑进去。”
“是时候,让我们的敌人,也听听这些大家伙的咆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