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约的“示威”和北部的“回应”,使得亚太地区的紧张局势骤然升级到了临界点。
双方都清楚,全面战争是双输的选择,但谁也不敢后退,因为后退意味着战略信誉的崩塌,意味着在未来可能更恶劣的局势下失去所有威慑力。
一场无声的、却更加惊心动魄的战略威慑较量,就此展开。
在发布公开警告后不久,北部特区进行了一次“预定”的弹道导弹试射。一枚“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从大安岭深处的某个隐蔽发射场腾空而起,划破长空,按照预设弹道,准确命中了位于太平洋深处的目标区。
这次试射,没有搭载核弹头,但其寓意不言自明。
在特区官方媒体的解读中,明确提及了“火箭军部队时刻保持高度戒备,具备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敢于侵犯之敌实施毁灭性核反击的能力”。
报道配发的图片,是导弹发射井缓缓开启的模糊画面,以及穿着厚重防寒服的火箭军士兵在极端环境下进行战备操作的镜头。
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核威慑。
它在告诉太约,北部特区或许常规力量捉襟见肘,但手中依然握着最终的王牌。
一旦本土核心区遭到致命威胁,那些沉睡在深山和地下的“大国重器”将会被唤醒,带来的将是真正意义上的“毁灭代价”。
这迫使太约在考虑任何越过那条线或直接攻击北部本土的军事计划时,都必须掂量可能引发的核灾难。
面对北部的核威慑,太约没有,也无法在核层面进行对等展示(其核力量主要依赖已失联或态度暧昧的美利坚复兴阵线)。
但他们手中,握有另一张邪恶的牌。
在太约控制的媒体上,开始“不经意”地流出一些经过剪辑处理的视频和报告片段。
画面中,穿着全封闭防护服的研究人员,在生物安全等级极高的实验室里,操作着培养皿。
一些被捕获的、发生诡异变异的丧尸个体,在特制的笼中狂躁咆哮。
还有模棱两可的“战报”,提及在某个岛屿的清理行动中,使用了“特种烟雾”,导致丧尸群在短时间内大规模自相残杀并溃散……
小野寺贞治在一次非公开的智库吹风会上,意味深长地表示:“在对抗非人威胁时,人类有时不得不使用一些非常规手段。
太约在生物防护和特定领域的技术积累,足以确保我们在任何复杂的生存环境下,都拥有保护自身和反制敌人的有效工具。
某些势力不要指望依靠单一的优势就能为所欲为。”
这是同样明确的警告。
蝎尾狮项目及其迭代产物,就是太约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它在暗示,如果北部动用核武器,或者战局对太约极度不利,他们不排除在战场乃至北部控制区释放经过“改良”更具传染性或破坏性的生化制剂。
这种手段或许无法像核弹那样瞬间毁灭城市,但其造成的持久性生态灾难和社会崩溃,同样是毁灭性的。
在半岛军事分界线两侧,气氛更是剑拔弩张。
太约驻棒部队,则以“熟悉防区环境”和“防御丧尸渗透”为名,频繁在分界线南方一侧举行连、营规模的实弹演习。
炮弹的爆炸声和机枪的扫射声,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日夜刺激着双方士兵紧绷的神经。
部署在最前沿的那些阿三“志愿旅”士兵,更是生活在恐惧之中。
他们装备低劣,补给不足,语言不通,对寒冷的气候极不适应,还要面对北方那些传说中战斗力强悍的对手。
开小差、自残事件时有发生,但都被霓虹宪兵和棒子军官以极其严厉的手段镇压下去。
他们成了这场威慑游戏中,被摆在最前排,最廉价的筹码。
而在太阳国境内,随着北部特区秘密援助的武器陆续到位,残存的太阳辅助军和游击队力量,开始变得更加活跃。夜间,那条线附近偶尔会响起零星的枪声和爆炸声,袭击太约巡逻队和后勤补给线的次数明显增加。
虽然规模不大,却像牛皮癣一样,让太约驻军不胜其烦,也进一步加剧了前沿的紧张态势。
此时,在松江市指挥中心和东京地下掩体里,顾城渊和小野寺贞治,这两位决定着千万人生死的对手,都站在各自的地图前,进行着类似的推演。
顾城渊知道,核武器是最后的盾牌,不能轻易动用,而常规力量确实捉襟见肘。
他必须依靠有限的军事调动和有效的秘密行动,让太约相信,北部的红线划在那里,跨过的成本高到他们无法承受。
小野寺贞治也清楚,太约内部矛盾重重,资源匮乏,太平洋舰队远未恢复,那些拼凑起来的部队战斗力堪忧。
所谓的生化武器,是一把极度危险的双刃剑,一旦使用,很可能引发不可控的连锁反应,甚至导致太约自身的瓦解。他必须依靠虚张声势、外部施压和内部整合,逼迫北部在巨大的压力下自乱阵脚或被迫让步。
双方都在走钢丝。
谁先承受不住压力而退缩,谁就将在这场意志的较量中败下阵来,不仅会失去当前的战略主动权,更可能在后续的生存竞争中一败涂地,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顾城渊看着沙盘上南北对峙的红线,眼神冰冷而坚定。他想起了百年前的屈辱,想起了这片土地上先辈们用血肉铸就的尊严。
他低声自语,仿佛是对着无形的对手,也仿佛是对着自己和身后的土地:
“这一次,我们绝不会再退让半步。要么一起活着对峙,要么,就一起毁灭。”
与此同时,在东京,小野寺贞治也收到了北部试射东风导弹的详细报告和前线紧张态势的评估。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波澜。
他知道,对方没有被吓住。
“继续加压,”
他对身边的幕僚命令道
“但控制节奏,不要给他们留下任何可以解读为‘软弱’的缝隙。”
“同时,加快蝎尾狮项目的进度,我们需要更实在的筹码。”
“另外,请求让米勒将军的太平洋舰队进驻霓虹。”
幕僚匆匆离去。小野寺独自站在巨大的亚太地图前,看着那片代表着北部特区的、被灰色尸潮和蓝色威胁包围的红色区域,眼神复杂。
“看来,光靠吓唬是不够的……”
他喃喃道“但我们,也同样无路可退。”
东北亚的天空,阴云密布,雷霆在云层后积蓄,一场决定命运的风暴,似乎随时可能被最细微的火星点燃。
双方都在极力避免战争,却又都在为可能到来的战争,进行着最后的、也是最危险的准备。
............................................................................
【新宁 · 指挥中心 - 蝴蝶的振翅】
新宁市的指挥中心,相较于松江市或东京那些深埋地下的庞大战争堡垒,显得简朴而高效。
主会议室的指挥大厅里,墙壁上挂满了岭南省及周边地区的详细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丧尸聚集区、资源点、已控制区域和侦察部队的活动轨迹。
空气中弥漫着电子设备运转的轻微嗡鸣。
林禹站在中央的全息沙盘前,目光聚焦在代表琼州海峡的那条狭窄水道上。
情报分析部门刚刚呈上的报告,正以滚动文字的形式投射在沙盘一侧的屏幕上。
内容正是关于北部特区与太约在半岛方向急剧升级的军事对峙,以及双方那充满火药味的核生化相互威慑。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沙盘边缘敲击着,内心波澜起伏。
“这么快……”
林禹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感慨
“我不过是端了几个核弹发射基地,用水雷炸了几首破艘船,再用飞机吓了吓太约的舰队……像一只不起眼的蝴蝶,稍微扑腾了一下翅膀。”
他回想起自己最初的计划,仅仅是在这末世中求得一方安宁,建立一个能让人活下去的据点。
但命运的推手,或者说,他自身能力与野心的扩张,将他一步步推到了这个位置。
整合新宁,控制岭南部分区域,现在,目光已经投向了隔海相望的琼州岛和更广阔的岭南腹地。
他原本以为,自己的动作相对于北方那两个庞然大物而言,不过是池塘里的涟漪,需要很长时间才会被注意到,甚至可能根本无足轻重。
然而,现实是,他这只“蝴蝶”的振翅,似乎意外地加速了某种风暴的成型。
北部特区与太约之间的敌意和恐惧,因为他这支南方力量的意外崛起和不可预测性,而被急剧放大。
双方都急于在对方(以及他这个潜在的第三方)彻底整合周边、形成绝对优势之前,抢占先手,划定势力范围,展示肌肉。
他的存在,就像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石头,激起的波纹干扰了原有的平衡,促使隐藏的矛盾更快地浮出水面。
“加速了……我居然将这场风暴加速得如此迅速。”
林禹深吸一口气,将心中那丝复杂的情绪,夹杂着些许成就感和更巨大的压力,强行压下。
现在不是感慨的时候,风暴既然因他而加速,那他更不能被这风暴卷碎。
他转身,看向身后肃立的周禹,顾卫国,高远等几位核心指挥官和寂静黎明的局长顾影疏。
他们的脸上同样带着凝重,但更多的是一种经过血火淬炼的坚毅。
“情况都清楚了。”
林禹的声音恢复了平日的冷静与决断,“北边的同志和东边的群狼已经瞪红了眼睛,他们暂时无暇南顾,这是我们最后,也是最好的窗口期。”
他走到沙盘前,手指重重地点在琼州岛的位置,然后划向代表着岭南省腹地的广阔区域。
蝴蝶的翅膀已经扇动,风暴已然加速。
他不知道自己最终会将这世界带向何方,但他很清楚,停下脚步,就是灭亡。
他唯有继续向前,在这片充满死亡与机遇的废土上,杀出一条属于他自己的血路,为那“不可避免的一战”,做好他所能做的“最终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