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禹的指令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新宁市庞大而精密的军政机器中漾开了层层涟漪。
明面与暗面的双线工作,在绝对的权威和高效的执行下,迅速展开。
总参谋部的成立公告中,夹杂了一条看似例行公事的人事任命与机构设置:为整合现有军事情报资源,提高情报工作效率,特成立国防情报协调委员会,隶属总参谋部序列,负责统筹军事情报搜集、分析、研判及反间谍侦查工作。
任命顾影疏为委员会主任,授上校军衔。
公告简洁、官方,符合一切规范。
在大多数人看来,这不过是新宁市权力架构规范化进程中的又一常规步骤。
一个新的部门,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负责人顾影疏的名字和她的白色短发、淡金眼眸一样,在公开信息中寥寥无几,引不起过多关注。
即便是高层,也大多认为这是林禹将军为了平衡内部权力,或者安置某个特殊人才而设的闲职或过渡性机构。
委员会的办公地点设在了总参谋部大楼附属翼楼的一层,挂牌、入驻、招募常规文职和分析人员,一切都按部就班。
周禹参谋长亲自协调,从各部队抽调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参谋、信号分析员和反间谍人员,充实这个“明面”上的机构。
日常的工作会议、情报简报、与其他部门的协调联络,顾影疏偶尔也会出席,她的话不多但逻辑清晰,切中要害,让人不敢小觑。
然而,真正的核心,从未在此显露。
就在国防情报协调委员会按部就班运转的同时,一场更为隐秘、标准更为苛刻的遴选,在“远征”系统超级算力的辅助下,于绝对的黑暗中启动了。
林禹授予的权限,使得顾影疏能够直接访问新宁市乃至其控制下所有幸存者基地的几乎全部人口档案、医疗记录、行为评估、任务报告……一切数据都在“远征”的庞大数据库中无所遁形。
她设定了极其复杂的筛选条件:
绝对忠诚基准: 对林禹本人及其建立的新秩序抱有不可动摇的信念,通过前期政治审查和潜在心理测试。
能力极端化倾向: 不追求全才,但求在某一领域达到极致无论是战斗、潜入、分析、黑客技术、语言学、心理学,甚至是某些难以解释的“直觉”或“天赋”。
心理韧性阈值: 能够承受高压、孤独、道德困境以及在灰色地带行动的心理负担,共情能力过低或过高都可能成为筛选因素,取决于岗位需求。
背景可控性与低关联性: 家庭成员简单或已不在人世,社会关系网相对单纯,便于切断过去,融入阴影。
潜在可塑性: 具备接受全新身份、接受非常规训练和任务的潜力。
“远征”系统无声地运转,海量数据流被解析、比对,最终筛选出了一份包含上百人的初始名单。
这份名单被严格加密,仅存在于顾影疏的个人终端和“远征”的核心数据库中。
接下来,是秘密接触。
这些被选中的人,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收到了一个无法追踪来源的信息,或者被一位身份不明的“联络人”在一个绝对安全且私密的环境下接触。
信息内容大同小异:提及他们某项不为人知的技能或经历,表示有一个“特殊的高度机密直接向最高层负责的项目”需要他们参与,涉及重大利益与极高风险。
邀请他们前往某个指定地点进行“面谈”,并明确表示,参与与否完全自愿,但一旦知晓此事,即需签署最高等级的保密协议。
面谈地点遍布各处——废弃的地铁隧道深处、经过伪装的安全屋、甚至是在深夜无人的图书馆角落。
负责接头的,是顾影疏从原“暗影守卫”中带出的、绝对可靠的核心骨干。
面谈的核心环节,是面对顾影疏本人。
她通常独自坐在一间只有一盏孤灯照亮的房间里,对面放着一把空椅子。当受邀者带着困惑、警惕或好奇走进来时,迎接他们的是那双淡金色的眼眸。
没有过多的寒暄,顾影疏会以一种冷静到近乎残酷的直白,阐述(尽管是模糊的)使命:
“你们被选中,是因为你们拥有常人不具备的特质。
我们需要这些特质,去执行一些无法见光的任务。
这些任务关乎新宁市的存续,关乎我们文明的未来,但它们永远不会被记录在功劳簿上,甚至可能在必要时刻被彻底否认。”
“如果你们选择加入,你们在现有部队或部门的档案将被注销。
你们会“因公殉职”,或“意外失踪”,或“主动退役”。
你们的名字会成为过去。
你们将获得新的身份,接受最严酷的训练,然后投身于永无止境的阴影战争。
你们的存在将被抹去,你们的功绩无人知晓,你们的牺牲悄无声息,但你们的功绩永世留存。”
“作为回报,你们将获得远超常规的物资配给、最尖端的装备支持、以及一个真正发挥你们极致能力的舞台。
你们将成为守护这个城市最隐秘的防线,是刺向敌人心脏最锋利的尖刀。”
她的话音落下,便会给出选择:
“选择权在你们手上,离开就签署这份保密协议。
然后选择离开,就当从未听过这一切,用一句老话说,“你每天都忘记上千件事,为什么不把这件也忘了?”
“或者,选择留下签署另一份文件,正式加入寂静黎明,从此与过去告别,成为阴影的一部分。”
没有鼓动,没有欺骗,只有赤裸裸的事实和沉重的选择。
大多数人,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惊和挣扎后,选择了签署保密协议,然后带着一丝恍惚离开,并在随后几天里,将这次诡异的经历逐渐淡忘。
但也有一部分人,他们的眼神在顾影疏的描述中,反而亮了起来。
那些被正常社会视为“异类”、“怪胎”、“危险分子”的人,在这里看到了归属。
他们对告别过去毫无留恋,对隐秘行动充满渴望,对发挥自身极端能力跃跃欲试。
他们毅然签署了那份意味着“社会性死亡”和重生的文件。
在众多被遴选者中,有一位格外引人注目——至少在顾影疏手中的评估报告上是如此。
王烁,前内卫部队第三支队队员,军衔上士。
档案照片上的他,看起来四十岁左右,面容普通,甚至有些不起眼,总是眯缝着眼睛,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让人捉摸不透的笑意。
他的战斗记录堪称传奇:参与过十七次高烈度清剿行动,个人击杀记录极高,多次在绝境中带领小队完成任务,自身却仅受过几次轻伤。
评估报告备注:疑似缺乏正常情感共情能力,但对危险有着野兽般的直觉,战斗技巧臻至化境,尤其擅长潜行、狙击和近距离搏杀。
因“难以融入团队协作”及“偶有违抗命令倾向(但最终结果均有利于任务)”,晋升受阻,后被调至后勤装备部门“冷藏”。
他的面谈,是在一间武器库的休息室里进行的。
王烁走进来,依旧眯着眼,步伐松垮,像个刚睡醒的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的大叔。
他看了一眼坐在阴影中的顾影疏,随意地在那把空椅子上坐下,打了个哈欠。
“王烁上士。”顾影疏开口,声音清冷。
“叫我老王就行,长官。”王烁笑眯眯地说眼睛眯得更细了,“听说有个能让我这老骨头再动动的机会?”
顾影疏没有理会他的随意,直接将寂静黎明的性质和选择摆在他面前,语气没有任何起伏。
当听到“无法见光”、“被社会性死亡”、“永无止境的阴影战争”时,王烁脸上的笑容似乎更浓了一些。
“哦?听起来……比在仓库里数螺丝有意思多了。”
他摸了摸下巴,“就是说,以后干活,不用再管那些烦人的交火规则和人道主义流程了?”
“任务需求是第一准则。”顾影疏淡淡道:“必要的清除,不会有任何犹豫。”
“啧啧,真好。”王烁点了点头,那双眯缝眼里,似乎有极其锐利的光一闪而逝
“我加入了。”
“你不对福利待遇感兴趣?”顾影疏问。
“待遇?”王烁嗤笑一声:“有最好的枪,有最难杀的目标,有不管我怎么完成的上级,这就是最好的待遇。
共情?那玩意儿在战场上只会让你死得更快。
我只要知道,我的子弹该射进谁的脑袋,就够了。”
他的直白甚至带着一丝残忍,却完美契合了寂静黎明对某些岗位的需求。
一个纯粹的、为战斗而生的工具,一把无需思考道德、只追求最高效率的“人形武器”。
顾影疏看着他,淡金色的眼眸中没有任何评判,只有评估。
片刻后,她点了点头:“欢迎加入,王烁,你的档案,会在二十四小时内注销。”
王烁,或者说,曾经的王烁,笑眯眯地站起身,随意地敬了个礼,转身离开了房间。
对他而言,这不是告别,而是解脱,是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这把“刀”的“鞘”。
随着第一批核心成员的确认,寂静黎明的骨架开始搭建。
训练基地设在了城市边缘,一个废弃的经过临时大规模改造和强化的大型人防工事群内。
入口极其隐蔽,内部设施齐全,拥有独立的能源、供水和空气循环系统,训练场、靶场、战术模拟室、情报分析中心、生活区一应俱全。
负责基础训练的,是顾影疏从原“暗影守卫”中精心挑选的教官团队。
他们本身就是阴影中的大师,精通各种格斗、潜入、侦查、审讯、破坏技巧,以及如何在极端环境下生存和战斗。
在初步体能、技能和心理适应性训练后,根据个人评估和特长,入选者被划分到不同的部门框架下:
特别行动部: 这是寂静黎明的“利刃”。
负责最直接的物理行动:突袭、抓捕、刺杀、破坏、高危目标清除。
成员无一不是战斗领域的专家,像王烁这样具备极端战斗天赋的人员大多集中于此。
他们不仅要精通各种武器和格斗术,还要学习使用“远征”系统定制开发的特殊单兵装备,以及在天气控制仪局部环境干扰下的战术配合。
部长由一位原暗影守卫资深处长担任。
情报分析部: 这是寂静黎明的“神经中枢”。
他们拥有直接访问“远征”系统分析模块和天气控制仪间谍卫星数据的最高权限。
负责从海量信息(通讯截获、卫星影像、网络流量、金融交易、甚至公开媒体的只言片语)中抽丝剥茧,识别威胁,分析模式,预测动向。
成员大多是逻辑怪才、数据挖掘专家、行为心理学家、战略分析师。
部长是一位年仅二十八岁,却拥有超凡数据直觉和模式识别能力的原总参情报局天才分析师。
渗透与反渗透部: 这是寂静黎明的“另一把利刃”和“盾牌”。
负责对外派遣潜伏人员,打入潜在敌对势力内部,搜集核心情报,伺机进行影响和破坏。
同时,负责新宁市内部及关键部门的反间谍工作,甄别、监控、清除外部渗透力量。成员需要具备极强的伪装、表演、心理操控和人际交往能力。
部长是一位身份成谜、拥有潜入敌后经验的老牌特工。
技术支援部: 这是寂静黎明的“网络攻击与后勤保障”。
负责研发、维护和操作所有特种装备,包括通讯加密与破解、黑客攻击与防御、车辆与飞行器改装、安全屋建设与维护、以及应对各种超常规威胁的特殊技术手段。
他们与“远征”系统的技术团队紧密对接,是确保寂静黎明技术优势的关键。
部长是一位醉心于电子工程和加密学的原黑色精英警备队技术少校。
内部监察与心理评估处: 这是悬在寂静黎明自己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负责监控组织内部成员的忠诚度、心理状态和行为规范,预防背叛、崩溃或失控风险。
他们拥有独立的调查权和有限的临时处置权,定期对所有成员进行心理评估和背景复审。
这个部门的负责人由顾影疏直接任命,是一位背景干净、性格冷酷对林禹绝对忠诚的原内卫部队政法干部。
框架已然搭起,血肉正在填充。
在不见天日的地下基地里,这些自愿投身阴影的男男女女,开始了地狱般的训练和磨合。
他们学习新的技能,适应新的身份,接受新的理念。
为了新宁市的黎明,他们必须成为最深邃的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