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的御前小会议上,气氛比往日更加凝重几分。
除了皇帝,便只有太子、周文彬、孙绍祖以及两位皇帝倚重的老成亲王。
议题只有一个——如何最终定调对雍王赵钰的封赏。
太子赵桓率先开口,他脸上带着一种近乎悲悯的“兄长情怀”,语气恳切:
“父皇,九弟此番立下不世之功,实乃我大魏之幸,赵氏皇族之荣!儿臣以为,非极致荣宠,不足以酬其功,彰其德!”
皇帝眼皮微抬,不动声色:“哦?太子以为,何为极致荣宠?”
周文彬立刻接过话头,躬身道:
“陛下,老臣与太子殿下商议,以为可奏请陛下,晋雍王为 雍亲王,世袭罔替,享双亲王俸!加 天策上将 尊号,虽北疆已靖,此号可显陛下对殿下军事才能之最高认可!另,赐 九旒冕、金斧钺 ,许其 剑履上殿,赞拜不名!”
这番话一出,连那两位老亲王都微微变色!
雍亲王已是宗室爵位顶点!天策上将更是敏感无比!
九旒冕、金斧钺是近乎皇帝的仪仗!剑履上殿、赞拜不名,那是权臣巅峰时期才有的待遇!
这哪里是封赏?这简直是把一个皇子往权倾朝野、功高震主的火山口上推!
周文彬:捧吧!捧得越高,摔得越惨!一个傻王爷,享有如此超规格待遇,陛下岂能安心?满朝文武岂能服气?到时候,无需我们动手,自有无数明枪暗箭射向他!
孙绍祖也在一旁帮腔,语气更加真诚:
“陛下,雍王殿下心思纯善,立此大功,若赏赐不足,恐天下人议论陛下刻薄。唯有如此殊荣,方能匹配殿下之功绩,亦显陛下之胸怀!”
孙绍祖:让那傻子飘飘然,自己作死!就算陛下不全部答应,只要采纳部分,也足够将他置于众矢之的!
太子更是“情真意切”地补充:
“父皇,九弟自幼……与常人不同,如今能为国建功,儿臣这做兄长的,亦是欣慰不已,只盼他能享受这无上荣耀,方不负他一番辛苦!”
他们的话,听起来句句在理,充满了对赵钰的“关爱”,但其中蕴含的“捧杀”之毒,却让深知权谋的皇帝心如明镜。
皇帝沉默着,手指轻轻敲击着御座扶手,目光扫过太子那“诚挚”的脸,又看了看垂眸不语的周文彬和孙绍祖。
他何尝不知这是毒计?
但他心底那丝对赵钰的忌惮,却又让这“捧杀”之计,听起来……似乎并非完全不可行。
将那个危险的“怪物”用最高的荣誉架起来,让他成为众矢之的,吸引所有的目光和火力,是否更能确保太子和朝局的稳定?
桓儿……你们倒是打得好算盘。也罢,朕便顺水推舟,看看这极致荣宠,是否能锁住那头……凶兽。
良久,皇帝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
“太子与诸位爱卿,所言……不无道理。雍王之功,确需殊荣以酬。具体仪制,着礼部详细拟定,待凯旋之日,昭告天下。”
他没有完全答应,也没有拒绝,却留下了操作空间,但“殊荣”的基调,已然定下。
太子与周文彬等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躬身道:“父皇(陛下)圣明!”
……
数月后,当北疆彻底平定,善后事宜初步完毕,雍王赵钰及其麾下终于正式班师回朝。
凯旋的消息早已传遍神京,当这一日终于来临时,整个京城彻底沸腾了!
从城门到皇城的御道两旁,早已被汹涌的人潮挤得水泄不通!京兆尹府的衙役和五城兵马司的士兵全体出动,手拉着手组成人墙,才勉强维持住秩序,留下通道。
“来了!来了!雍王殿下的大军回来了!”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嗓子,整个人群瞬间如同炸开了一般!
轰!
人群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声浪直冲云霄!
“雍王千岁!”
“巨灵神!”
“冠军侯!”
人们翘首以盼,伸长脖子,想要一睹那位传说中三头六臂、身高八丈、能生撕虎豹的“战神”王爷的风采!
首先入城的,是威严的皇家仪仗和礼乐队伍。
紧接着,是那面最为醒目的、被高高擎起的却残破不堪却象征着无上功勋的匈奴单于金色狼头大纛!
它被特意清洗过,但那断裂的痕迹和战斗留下的破损,却无声地诉说着那场战争的惨烈与辉煌!
看到这面旗帜,人群的欢呼达到了第一个高潮!
然后,是垂头丧气、被绳索串联着、穿着匈奴贵族服饰的俘虏队伍!
他们的人数经过精简,只留下了身份最显赫的数百人,但依旧绵延甚长。
看着这些昔日趾高气扬、屡屡犯边的匈奴贵人如今沦为阶下囚,百姓们发出了解气的哄笑和唾骂。
再之后,是装载着部分代表性战利品的车辆,金银珠宝在阳光下反射着诱人的光芒,但更多的,是那些带有明显草原风格的盔甲、兵器、图腾,彰显着武功的强盛。
最后,在万众期待中,主角登场了!
赵钰骑在那匹神骏的匈奴宝马上,缓缓行来。
他今日换上了一身崭新的亲王蟒袍,但不知是故意还是习惯,脖子上依旧系着那面小的金狼王旗,与庄严的蟒袍形成了奇特的混搭。
阳光照在他年轻甚至有些稚嫩的脸上,那双眼睛带着几分好奇打量着周围山呼海啸般的人群,似乎有些被这阵势吓到,下意识地往马背上缩了缩。
我去!这么多人?跟看猴子似的……
不对,我现在就是那只被围观的猴子。
得,还得继续装傻,微笑,挥手,对,就这样。
他脸上露出一个略带腼腆和茫然的、符合“傻王爷”人设的笑容,甚至还学着旁边礼仪官的样子,笨拙地朝着人群挥了挥手。
这个“纯真”的反应,非但没有减少他的魅力,反而让狂热的民众更加疯狂!
“殿下看我了!殿下对我笑了!”
“殿下好生俊俏!哪有传说中那么凶恶!”
“这才是真英雄!低调!朴实!”
“雍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几乎要将整个京城掀翻!
鲜花、彩带、香囊如同雨点般从道路两旁抛洒下来,落在队伍中间。
跟随在赵钰身后的三千铁骑,虽然人人挺直脊梁,努力维持着军容,但看着这万民景仰的场面,感受着那几乎要将人融化的热情,许多硬汉的眼眶也不禁湿润了。
他们身上的伤疤,在此刻,成为了最荣耀的勋章!
侍卫长断臂处装着义肢骑马紧随赵钰侧后方,看着这盛况,心中豪情万丈,却又隐有一丝忧虑。
王爷这声望……太高了!高到了令人心惊的地步。
殿下,这万丈荣光之下,恐怕……是万丈深渊啊!
队伍在震天的欢呼声中,缓缓向着皇城前进。
街道两旁的酒楼包厢里,各方势力的人物也都在暗中观察。
贾府包下的雅间里,贾母、王夫人、王熙凤、薛姨妈、宝钗、黛玉等人皆在。
看着楼下那被万众簇拥的年轻王爷,看着他那与这滔天荣耀似乎有些“格格不入”的单纯笑容,众人心思各异。
王熙凤咂舌道:“哎哟喂,这排场,这声势!咱们家元春娘娘省亲也不过如此了吧?”
薛宝钗目光复杂地看着赵钰脖子上那面熟悉的小王旗,心中暗叹:
他还是他,却又不再是扬州那个简单的“傻王爷”了。
林黛玉则微微蹙眉,她敏锐地感觉到,那单纯笑容之下,似乎隐藏着某种难以言喻的……
太子站在旁边的高楼上,远远望着那支沐浴在荣光中的队伍,望着那个被百姓奉若神明的九弟,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手中的玉扳指被他捏得咯吱作响。
笑吧!尽情地笑吧!看你还能笑到几时!这捧得越高,摔得才越惨!
却没想到,在另一边,皇帝则站在最高的城楼上,俯瞰着整个凯旋仪式和看着太子阴晴变化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