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户中央医院的混乱之夜过后,表面上的风波暂时平息,但暗地里的较量却进入了更凶险的阶段——心理战与谋略的博弈。
水无怜奈的苏醒成为了一个绝密信息,仅有FbI高层、安室透(通过观察猜测)以及通过安室透间接知晓的周长安和诸葛故里等少数人知道。FbI方面,赤井秀一制定了大胆的“诱饵计划”,意图利用水无怜奈反制组织。
组织这边,琴酒的多疑达到了顶峰。他不再相信任何未经证实的情报,甚至开始怀疑波本和基尔本身。朗姆则不断向诸葛故里和周长安施压,要求他们提供更确切的情报,并评估波本的忠诚度。
就在这微妙的时刻,周长安通过易凌斋的渠道,截获了一条关键信息:组织内部有人(疑似朗姆的直属情报官)正在秘密调查本堂瑛佑的身份和行踪,意图利用他来测试水无怜奈。
“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巨大的风险。”周长安在安全屋内对诸葛故里和灰原哀分析道,“如果让组织先找到并控制本堂瑛佑,水无怜奈将极其被动,甚至可能被迫妥协。但如果我们能抢先一步,或者引导局势,这或许能成为促使水无怜奈‘自愿’回归组织的催化剂。”
诸葛故里沉吟道:“FbI肯定也在全力保护本堂瑛佑。关键在于,如何让这场‘测试’的结果,指向组织希望看到的方向——即水无怜奈依旧‘忠诚’,且愿意为了弟弟回到组织——同时,又要确保本堂瑛佑的实际安全。”
灰原哀清冷的声音响起:“这需要极其精密的剧本和双方……不,可能是多方演员的默契。”
周长安眼中闪过一丝锐光:“剧本可以由我们来写,通过安室先生,传递给FbI和水无怜奈。我们需要一场‘意外’的相遇,一场‘被迫’的选择,和一场‘侥幸’的脱身。”
计划的核心是:由FbI“故意”露出破绽,让组织“偶然”发现本堂瑛佑的藏身之处(一个FbI控制下的安全屋)。然后,由组织派人(最好是波本,以便控制局面)前去控制本堂瑛佑。接着,通过某种方式(例如,安室透的“疏忽”或“迫于形势”),让水无怜奈“得知”弟弟被捕的消息。最后,水无怜奈表现出极大的痛苦和挣扎,最终“为了弟弟的安全”,向FbI提出“交易”,愿意回到组织换取弟弟的自由。
而这个过程中,周长安和诸葛故里的任务是:
1. 确保组织“顺利”找到本堂瑛佑的“藏身处”(通过匿名渠道向朗姆的情报官泄露经过篡改的、指向FbI安全屋的信息)。
2. 在行动中,协助安室透控制局面,确保本堂瑛佑不受实际伤害,并在必要时制造“意外”,让本堂瑛佑最终“侥幸”被FbI救回(或者处于FbI监控下),以免组织真的长期控制他作为人质。
3. 评估并报告波本和基尔在此事中的“表现”,向朗姆和琴酒“证实”他们的“价值”与“受限的忠诚”。
这个计划风险极高,需要FbI、水无怜奈、安室透、周长安、诸葛故里多方的高度信任和精密配合。
安室透在得知计划后,沉默良久,最终回复了一个字:「可。」
FbI方面,在赤井秀一的判断和主导下,也最终同意冒险一试。
于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上演了。
周长安通过易凌斋的匿名渠道,将“本堂瑛佑可能藏匿于xx区xx公寓(FbI安全屋)”的信息,巧妙地泄露给了朗姆的直属情报官。很快,琴酒得到了消息。
“波本,五粮液,茅台。”琴酒冰冷的声音在通讯频道中响起,“目标位置已确认。波本,你带队,五粮液和茅台负责外围策应监控FbI动向,务必活捉目标人物本堂瑛佑。”
“了解。”安室透、诸葛故里和周长安同时回应。
行动当夜,安室透带领几名组织成员突入了FbI的安全屋。过程“出乎意料”的顺利,他们成功控制了惊慌失措的本堂瑛佑。而在外围,周长安和诸葛故里则与“闻讯赶来”的FbI探员们发生了小规模的交火和追逐,成功“阻滞”了FbI的救援,让安室透得以带着本堂瑛佑撤离。
然而,在撤离途中,安室透“疏忽”地让本堂瑛佑的手机保持了一段短暂的通话状态,电话另一头,正是“恰好”前来探望弟弟(通过FbI安排)的水无怜奈。
通过电话,水无怜奈“亲耳听到”了弟弟被组织带走的混乱声音和安室透冷酷的威胁。
接下来的一切,似乎都顺理成章。
水无怜奈在FbI面前崩溃,哭诉着弟弟是她唯一的亲人,她愿意做任何事来换取弟弟的安全。她向FbI提出,愿意假装回归组织,作为内应,条件是FbI必须保证救出她的弟弟。
FbI“经过艰难抉择”,最终同意了她的请求,并制定了后续的营救计划。
而在组织这边,安室透“成功”带回了本堂瑛佑,周长安和诸葛故里也“出色”地完成了策应任务。朗姆和琴酒通过他们的报告,以及水无怜奈随后通过FbI渠道“主动”联系的、表示愿意回归组织换取弟弟安全的讯息,初步判断:基尔可能因弟弟被控而被迫妥协,但其回归的意愿可以利用;波本、五粮液、茅台在此次行动中表现出了足够的能力和对组织的“价值”。
谋策与试探的第一阶段,周长安一方险中求胜,成功地将水无怜奈的回归,塑造成了一个看似对组织有利的局面。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考验,在于水无怜奈回归组织之后。而本堂瑛佑的“营救”,也将是下一场博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