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辆黑色厢式货车如同融入夜色的幽灵,驶离了黄金码头。然而,它们并未意识到,自己已背负上无形的烙印。
周长安和诸葛故里驾车远远尾随,保持着安全距离。车内气氛凝重,两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监听加密频道里安室透的实时指挥。
“目标车辆已进入主干道,方向东南,速度平稳。”安室透的声音冷静传来,“公安的追踪车辆已交替跟上,使用了民用牌照和远程无人机热成像辅助,尽量避免引起怀疑。”
“收到。我安置的脉冲器信号稳定。”周长安盯着平板上的光点,“希望能在他们目的地停车时起到作用。”
诸葛故里补充道:“荧光记号需要特定波段光源才能显现,适合后续现场确认。”
追踪持续了约四十公里,车队最终驶入了东京湾东岸一个名为“海星化学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的厂区。厂区规模不小,高墙林立,门口保安严密,看起来像是一个正规的工业处理厂。
“海星化学……”安室透在频道中快速查询,“表面记录是处理工业废料和过期化学品的合规企业,但股权结构复杂,背后有多层空壳公司嵌套,有组织外围洗钱产业的典型特征。”
车队进入厂区后,大门迅速关闭,阻断了外部视线。
“他们进去了。脉冲器信号显示车辆停在厂区偏北的仓库区域。”周长安报告。
“无人机显示该区域热源反应明显,有大型加热或反应装置正在运作。”安室透同步着信息,“但无法看清内部具体情况。强攻或潜入风险极高,我们需要知道里面到底在干什么。”
就在此时,周长安安置的那个微型电磁脉冲干扰器(Emp)被远程激活了!
虽然其功率经过精确计算,主要针对精密电子设备,但瞬间的强电磁脉冲还是对车厢内环境监测系统造成了细微干扰。
几乎就在脉冲器生效的下一秒,安室透那边截获到了从厂区内发出的一条短暂且焦急的通讯片段:「……3号运输车内部环境监测数据出现瞬间异常波动,恒温系统反馈滞后……请求立即检查货物状态……」
“有反应了!”安室透立刻道,“他们的系统很敏感!这说明箱子里的东西对环境变化极其依赖!”
这条信息至关重要。它不仅证实了箱内物品的敏感性,更暴露了其可能需要持续稳定环境的特点——这通常是活性生物成分或某些不稳定化合物的特征。
然而,没等他们进一步分析,厂区内的应急机制似乎启动了。数名技术人员模样的人跑向货车所在仓库。
几分钟后,另一条通讯被截获,语气稍缓:「……虚惊一场。初步检查箱体密封完好,外部温度传感器可能受外部电磁干扰产生误报。数据已恢复稳定,继续按计划进行卸载和投料……」
“投料?”诸葛故里敏锐地抓住了这个词,“他们把那些箱子里的东西称为‘料’?而且要投入反应装置?”
这个术语更常用于化工或制药领域。
周长安脑中飞速将线索串联:化学处理厂、精密的环境控制、对温度敏感、“投料”、Aptx-4869的某种关联气息、以及最初山崎裕一听到的“药物实验”……
一个惊人的猜想浮现在她脑海。
“也许……我们一开始的方向就有点偏差。”周长安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或者说,不止一个方向。”
安室透和诸葛故里沉默着,等待她的下文。
“Aptx-4869的核心或许是生物毒素和基因层面作用,”周长安缓缓道,“但它的合成、量产,或者其中某种关键中间体的制备,可能需要非常规的、大规模的化学合成工艺作为支撑!那些箱子里装的,可能不是最终的毒药,也不是活体样本,而是半成品的化学中间体!或者……是用于合成另一种东西的原料!”
这个想法让所有人心头一震。如果组织不仅仅满足于Aptx-4869这种精密杀人工具,还在利用相关技术秘密大规模合成其他药物,比如……
“毒品。”灰原哀清冷的声音在频道中响起,做出了最直接也最可怕的推测,“高纯度、新型、难以追踪化学来源的半成品毒品。利用化学废弃物处理厂作为掩护,进行最终阶段的提纯或合成,完美融入其‘正常’业务流水线。这就能解释‘投料’、对环境的苛刻要求、以及其巨大的规模和利润。”
Aptx-4869的研究衍生物,被用于制造致命的毒品?这个可能性让人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