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码头”这个名字像一枚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周长安和诸葛故里心中漾开层层疑虑的涟漪。
这个半废弃的码头,为何会与组织的药物实验和海上运输扯上关系?它又牵扯到了哪位经常出现在财经新闻上的大人物?
安室透那边的调查迅速展开。
公安的档案库和线人网络被调动起来,然而关于“黄金码头”的近况信息却少得可怜,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刻意抹去了痕迹。只知道码头目前名义上归属于一家注册在海外的空壳公司,实际控制人成谜。近半年来,夜间偶尔有非注册的中小型货轮靠泊,但装卸作业极其迅速隐蔽,难以探查。
“常规手段很难切入。”安室透在加密通讯中总结,语气凝重,“对方警惕性很高,而且可能涉及高层保护伞,内部调查也需要时间,不能打草惊蛇。”
“需要一个非官方的、合理的理由靠近那里进行侦察。”诸葛故里沉吟道。
周长安指尖轻敲桌面,忽然抬眼:“或许,‘采风’是个不错的借口。”
“采风?”
“嗯。”周长安点头,“我最近正在筹备一首以‘城市记忆与变迁’为主题的新单曲,需要寻找一些有历史沉淀感、又带点颓废工业风的地方拍摄mV素材和寻找灵感。一个废弃的黄金码头,听起来很符合要求,不是吗?”
以她明星的身份,前往各种地方采风寻找灵感是常态,不会引起过度怀疑。即使组织注意到,首先想到的也会是她的艺人工作,而非其他。
诸葛故里立刻领会:“很合理的理由。需要一个团队陪同,显得更真实。”
“园子一直对我的mV制作很感兴趣,拉上她和她家的专业摄影师,再‘偶遇’同样对建筑摄影有兴趣的诸葛同学,就顺理成章了。”周长安完善着计划,“小兰和柯南他们如果感兴趣也可以一起来,人多眼杂,反而更能掩盖真实目的。”
安室透在频道那头表示赞同:“这个方案可行。我会安排公安便衣混在周边区域策应,并利用你们携带的隐蔽设备进行侦察。重点是确认码头近期活动规律、仓库区域是否有异常、以及尽可能捕捉到船只信息。”
计划就此定下。
几天后,一支看似悠闲的“采风小队”出现在了黄金码头外围。铃木园子兴致勃勃地指挥着自家带来的专业摄影师寻找角度,毛利兰和柯南好奇地打量着这片荒凉中带着昔日辉煌痕迹的码头区。灰原哀也跟来了,安静地跟在周长安身边,目光却敏锐地扫过四周。
诸葛故里背着相机包,扮演着摄影爱好者,与周长安并肩而行,低声交换着意见,看似在讨论取景,实则关注着码头深处的动静。
“3点钟方向,第二个仓库,门口的锁是新的,与周围锈蚀程度不符。”诸葛故里借着调整镜头的动作,低声说。
“看到了。地面有重复的轮胎压痕,指向那个仓库。”周长安假装捋了捋头发,指尖指向不易察觉的方向,“还有,注意到那边的摄像头了吗?覆盖角度很专业,不像废弃码头该有的安保级别。”
柯南也凭借小孩子的身份跑来跑去,看似玩耍,实则用他的眼镜悄悄拍摄着环境细节和车牌号。
灰原哀轻轻拉了下周长安的衣角,声音极低:“空气里有很淡的消毒水味道,虽然被海风掩盖了,但……有点像实验室清洁后的气味。”
线索一点一滴地汇聚起来。这个码头绝非简单的废弃状态,某些区域显然仍在被频繁且秘密地使用着。
周长安和诸葛故里设法靠近了那个挂着新锁的仓库。仓库窗户被从内部封死,无法看到情况,但诸葛故里将一个微型振动传感器悄无声息地吸附在了仓库外壁下方。
“希望能捕捉到点有用的动静。”他低语。
采风活动持续了约两小时,拍摄了大量“素材”。期间,有一辆封闭式货车驶入码头深处,但很快又离开了,未能看清具体去了哪个仓库。
离开时,周长安看似随意地站在一处高地,张开双臂,仿佛感受海风寻找灵感,实则让风后奇门的感知力尽可能地向码头深处延伸。
模糊、杂乱……但其中夹杂着一丝极其微弱却异常“纯净”的能量波动,类似于她感受过的Aptx-4869残留气息,但似乎又有些不同。
“有东西在那里。”她收回手臂,对诸葛故里低声道。
回程的车上,园子还在兴奋地讨论着哪些素材可以用在mV里,柯南则低头摆弄着眼镜,若有所思。灰原哀看着窗外,沉默不语。
当晚,振动传感器传回了一段短暂的数据——并非人声,而是某种低频率的、规律的机器轰鸣声,持续了约十五分钟。
安室透那边分析后反馈:“声音特征类似于大型低温存储设备或某种精密仪器的运作声。”
黄金码头的迷雾似乎散去了一些,露出了下方更令人不安的轮廓——这里很可能是一个组织用于特殊物资(很可能与药物实验有关)的中转或存储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