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满月夜还有三十六个小时,图书馆的星藤墙已提前进入活跃状态。叶片间的光带比往日明亮数倍,在墙面织成细密的能量网,每当有人靠近,光网便会泛起涟漪,将人的能量频率记录存档——这是星藤进化出的新能力,能精准识别友方与敌方的能量特征。
徐墨将七处生长点的坐标输入终端,全息地图上,每个坐标点都闪烁着不同颜色的光点:图书馆是莹白色,城郊湿地是淡紫色,天文台旧址是深蓝色……这些颜色对应着不同守护者的能量频率。“李教授那边已确认守住城市广场的星藤节点。”他在地图上标注完成,指尖划过代表湿地的光点,“观测站的同事会带着便携式校准仪驻守湿地,确保能量逆流时的信号同步。”
植物学姑娘正调试七台光谱校准仪,仪器屏幕上跳动的波形与星藤光带完全同步。“每台仪器都植入了星藤的基因片段,能实时接收光带的波动信号。”她将一枚铜齿轮嵌入仪器核心,齿轮转动时,仪器发出与风铃相同的清响,“这是用星藤枝干提炼的能量导体,能放大校准信号。”
午后的阳光穿过回廊,钟表铺老人推着竹车走进来,车上放着七只新做的齿轮风铃。每个风铃的铃舌都刻着不同的星轨符号,分别对应七处生长点的能量属性。“这是‘星轨共鸣铃’。”老人拿起一只刻着玉兰花纹的风铃递给徐墨,“满月夜能量逆流时,摇动风铃能稳定光带的波动,给你们争取校准时间。”
徐墨接过风铃,铃舌上的玉兰花纹与爷爷留下的钥匙完全吻合,触碰时,风铃突然发出清亮的共鸣声,图书馆的星藤墙应声亮起,光带顺着墙面流淌,在地面拼出完整的星轨图谱。图谱中心浮现出一行金色文字:“寅时三刻,月至天顶,十秒窗口期,可逆乾坤。”
“是初代培育者的留言!”植物学姑娘迅速记录下时间,“寅时三刻正是满月达到最高点的时刻,星藤光带的能量逆流会在此时达到峰值。”她调出星历推算,“从光带开始逆流到真空期出现,中间有三分钟缓冲时间,足够我们完成校准准备。”
傍晚时分,终端突然收到加密信息。发信人是“星轨余脉”,内容只有一张泛黄的照片:五十年前的星轨研究会成员站在星藤培育罐前合影,照片后排角落,戴着金丝眼镜的陈景明正悄悄将一枚齿轮藏进袖口,齿轮上的断裂纹路在照片里清晰可见。照片背面用铅笔写着:“叛徒携核心齿轮叛逃,藏于地脉源头的‘能量心脏’。”
徐墨的心猛地一震。地脉源头正是地下基地的核心位置,陈景明带走的不仅是技术资料,还有启动星藤核心的关键齿轮。他立刻调出基地蓝图,在核心装置的剖面图上,果然有一个与铜齿轮吻合的接口——那是控制能量输出的总开关,一旦被陈景明的齿轮启动,整座城市的地脉能量都会被强行抽入基地。
“必须有人潜入基地,换掉那枚叛徒齿轮。”徐墨的目光落在天文台的坐标点上,那里距离地脉源头最近,且有现成的地下通道与基地相连,“我去基地,图书馆的节点交给你们。”
钟表铺老人突然按住他的肩膀,从怀里掏出一枚古铜色的齿轮,齿轮上刻着星轨研究会的完整徽记:“这是我父亲留下的‘守护齿轮’,能中和叛徒齿轮的能量。”老人将齿轮塞进徐墨掌心,“当年研究会早有防备,特意打造了这枚克制叛徒齿轮的装置,就怕有朝一日核心落入恶人之手。”
夜幕降临时,七处生长点的守护者已全部到位。徐墨站在图书馆的星藤墙前,看着全息地图上七颗同步闪烁的光点,忽然想起初代日志扉页的话:“星藤的力量从不是孤军奋战,而是无数微光的汇聚。”他握紧掌心的守护齿轮与共鸣铃,抬头望向渐圆的月亮,月光下,星藤墙的光带正顺着地脉走向蔓延,将整座城市连成一片守护的光海。
距离满月夜还有十二个小时,集结的号角已在星轨中悄然吹响。那些藏在时光里的守护信念,那些跨越半个世纪的接力约定,都将在寅时三刻的月光下,迎来最终的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