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的日头像团烧红的炭,刚过辰时,晒谷场的青石板就晒得冒热气。陆野蹲在檐下,给暖宝编草编蚂蚱,小丫头趴在竹席上,晃着小脚丫数墙根的蚂蚁:“爸爸,蚂蚁怎么不怕热呀?”
“它们躲在阴凉里呢。”陆野捏着草茎,“就像咱们,大暑要找凉快的法子。”他抬头望向院角的荷花池,荷叶田田,撑起一片绿荫,“等会带你去摘荷叶,给你和弟弟做荷叶帽。”
院门口,王铁柱拎着个黑陶瓮进来,瓮口飘出淡淡药香:“野子!我家熬了伏茶,加了老茶树叶、金银花,你家人口多,拿两罐去!”他抹了把汗,“这茶解暑,比喝凉水强。”
“铁柱哥费心了!”陆野接过陶瓮,“去年你给的伏茶,暖宝喝了整个夏天没闹肚子。”
李狗蛋扛着竹床跟在后面:“我家竹床晾好了,放你家院里,夜里睡觉凉快!”他冲暖宝挤眼,“小宝儿,叔教你认夜里的星星,比动画片还好看!”
陆奶奶系着靛蓝围裙从厨房出来,手里端着刚煮的绿豆百合粥:“先喝碗粥垫垫,晌午还要去稻田里拔草。”她舀了勺粥吹凉,“这粥加了百合,润肺。”
“奶奶,我要帮忙拔草!”暖宝放下草蚂蚱,“我要给弟弟拔最嫩的草,弟弟吃了米饭更香!”
“小宝儿心善。”陆野刮她鼻尖,“走,咱们去稻田,让你看看弟弟的‘口粮’咋长的。”
薅草·护苗
村西的晚稻田里,水汪汪一片,嫩绿的秧苗刚插下十日,正铆着劲儿往上蹿。陆野卷起裤脚,赤脚下田:“薅草要轻,别伤了秧苗根。”他指着一丛稗草,“这种草跟秧苗长得像,得仔细辨。”
王铁柱挽着裤腿跟进来:“我眼神好,帮你找稗草!”他弯腰揪起株杂草,“你看,它叶子更宽,茎秆更硬,跟秧苗不一样。”
李狗蛋扛着锄头过来:“我家稻田也插完了,帮你把田埂夯结实,防漏水。”他用锄头敲着田埂,“这田埂跟咱们的日子似的,得实打实地修。”
暖宝蹲在田边,小手扒拉着水:“爸爸,秧苗喝饱水了吗?”
“喝饱了。”陆野把她的小脚丫轻轻按进水里,“你看,水纹晃起来,就是秧苗在喝水。”
叶知秋提着竹篮送茶进来:“喝碗伏茶再干!”她递过粗陶碗,“加了冰糖,甜丝丝的。”
“知秋想得周到。”王铁柱接过碗,“这茶喝下去,浑身的汗都收住了。”
暖宝学着大人的样子,蹲在水田里薅草。她揪了株秧苗,急得直跺脚:“爸爸!我拔错了!”
“没事。”陆野握住她的小手,“秧苗和草的区别,要多看多摸。”他教她摸叶片,“秧苗叶子软,草叶子硬;秧苗茎秆细,草茎秆粗。”
暖宝重新蹲下,小手指小心翼翼地拨弄:“这个是草!这个是草!”她揪下一株稗草,举得老高,“弟弟的口粮保住了!”
晒伏·守艺
午后的日头最毒,陆家院角的晒场上,铺着竹簟和旧床单。陆奶奶将伏姜片、陈皮、艾草叶摊开:“大暑晒伏,能把霉气、潮气都晒走。”她指着伏姜片,“这姜片晒透了,存到冬天煮姜茶,驱寒。”
暖宝蹲在竹簟边,用小木棍拨弄艾草:“奶奶,艾草晒干了能做香包吗?”
“能。”陆奶奶笑,“给你和弟弟各做一个,挂在床头,蚊虫不咬。”
叶知秋帮着翻晒陈皮:“妈,您晒的东西真多,够咱们用一整年。”
“这都是老辈传下来的法子。”陆奶奶擦了擦汗,“以前没有冰箱,全靠晒伏存东西。现在日子好了,这些老讲究可不能丢。”
王铁柱和李狗蛋来送西瓜:“歇会儿!咱村西头的井里冰了西瓜,甜得很!”他们切开西瓜,红瓤里渗着水珠,“大暑吃西瓜,胜过喝参汤。”
暖宝啃着西瓜,汁水顺着下巴流:“凉快!给弟弟留块,他吃了不发烧!”
“小宝儿心细。”李狗蛋逗她,“弟弟知道了,肯定夸你是好姐姐。”
赏荷·纳凉
傍晚,暑气渐消。陆野带着全家去村后的荷花池纳凉。满池的荷花在晚风中摇曳,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荷叶上的水珠滚来滚去,像撒了把碎银子。
“爸爸,荷花好香!”暖宝凑近一朵荷花,深深吸了口气,“弟弟以后要是在这里玩,肯定会扑到荷叶上!”
“会的。”陆野抱起她,“等天凉了,爸爸带你来采莲蓬,剥莲子给你吃。”
陆奶奶坐在石凳上,望着荷花:“我年轻时,常来这池边洗衣。那时候,你爷爷还在……”她声音轻了些,“他说荷花像美人,站在水里不说话,也好看。”
叶知秋握住她的手:“妈,您看,现在的荷花比那时候更艳了。”
“是呀。”陆奶奶笑了,“日子好了,啥都变好了。”
王铁柱折了支荷叶,给暖宝戴在头上:“小宝儿的荷叶帽,比戏文里的公主还好看!”
“我是荷叶公主!”暖宝转着圈,荷叶上的水珠溅到李狗蛋身上,“叔,你身上凉快啦!”
众人笑作一团,笑声惊飞了停在荷尖的水鸟。月光漫过荷塘,洒在每个人脸上,暖融融的。
煮藕·承情
夜里,陆家厨房飘着糯米藕的甜香。陆奶奶将泡好的糯米填进莲藕孔里,用牙签封好:“大暑煮藕,补气血。”她往锅里添水,“这藕要煮得软糯,糯米吸足了藕汁,才香。”
暖宝趴在案边,盯着藕孔里的糯米:“奶奶,这藕肚子里藏着小珍珠!”
“是呀。”叶知秋笑着,“等煮好了,小宝儿和弟弟一人一半。”
陆野削着莲子:“妈,您歇着,我来削。”他削出的莲子雪白雪白,“给奶奶泡杯莲子茶,清心。”
藕香漫开时,全家围坐在桌前。陆奶奶夹起块糯米藕:“软糯香甜,跟当年的味道一样。”
“奶奶的手艺,十年如一日。”叶知秋舀了碗藕汤,“暖宝,多吃点,长得更高。”
暖宝咬着藕,嘴角沾着糯米:“甜!给弟弟留块,他吃了会笑!”
陆野望着窗外的月光,想起白天的荷塘、田间的秧苗、晒场的伏姜,忽然懂了大暑的热——这热里藏着生机,藏着希望,更藏着一家人对日子的珍惜。他在笔记本上写道:
“大暑的荷,撑起夏的荫。
荷叶藏着清凉,藕节裹着甜香,
弟弟的荷叶帽,姐姐的糯米藕,
奶奶的老故事,
都在说:
大暑虽炎,
有家可依,
便是最好的荫凉,
最暖的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