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黎明前的黑暗最为浓重。神殿入口处的沙丘背后,赵昆和其麾下的影卫们如同石雕般潜伏着,已经在此守候了两天两夜。他们的目光紧紧锁定着那个幽深的洞口,以及更外围、在月光下若隐若现的几处可疑沙丘——那是“烛龙”手下监视的眼线。
洞内传来细微的脚步声,打破了死寂。赵昆精神一振,打了个手势,所有影卫瞬间进入临战状态。
率先出来的是两名相互搀扶、浑身浴血的影卫,紧接着,是背着昏迷同伴的队员,最后,副将搀扶着脸色苍白如纸、几乎将全身重量都压在他身上的萧煜,踉跄着踏出洞口。
“将军!”赵昆立刻带人迎上,接手搀扶住萧煜。触手之处,能感到萧煜的身体在微微颤抖,气息微弱,显然伤势极重。
“快!按第二方案,撤!”副将急促低吼,声音带着透支体力后的沙哑。
无需多言,影卫们立刻行动起来。两人一组抬起重伤员,其余人护卫两侧,形成一个紧密的护卫圈,朝着预先选定的一条隐蔽撤退路线快速移动——那是一条干涸的古河床,两侧有高大的沙丘遮挡,能最大限度避开正面围攻。
然而,他们刚移动不到百步,侧翼的沙丘后就响起了尖锐的呼哨声!
“被发现了!”
“点火!发信号!”赵昆果断下令。
一支响箭带着耀眼的红色光芒冲天而起,在黎明前的夜空中炸开,即便在数十里外也能清晰看见。这是给更外围接应人马的通知。
几乎在信号发出的同时,两侧沙丘后涌出大量手持弯刀、弓箭的身影,嘶吼着冲杀过来,正是“烛龙”布下的伏兵!
“结阵!向西突围!”赵昆拔出战刀,怒吼道。影卫们瞬间收缩阵型,将伤员和萧煜护在中心,如同一支利箭,朝着西面敌人相对薄弱的方向猛冲过去!
箭矢从四面八方射来,不断有影卫中箭倒地,但阵型依旧稳固,锋矢的尖端由赵昆和副将等高手组成,硬生生在敌群中撕开一道口子!刀光剑影,血肉横飞,黄沙被鲜血染成暗红色。
萧煜在颠簸和喊杀声中勉强维持着一丝清醒,他能看到身边不断有熟悉的面孔倒下,能感受到搀扶他的手臂坚定有力。他咬紧牙关,试图凝聚起一丝力气,却引得体内伤势翻江倒海,眼前阵阵发黑。
“坚持住……将军!接应就在前面!”副将在他耳边吼道。
---
京城,夜色褪去,天边泛起鱼肚白。第三日,到了。
郑伦一夜未眠,在书房内焦躁地踱步。约定的丑时越来越近,他既期待那场将搅乱乾坤的大火,又恐惧于事败后的万劫不复。
“老爷,冯公公那边……还没有消息。”管家小心翼翼地禀报。
“知道了!”郑伦烦躁地挥手让他退下。他走到窗边,看着逐渐苏醒的街道,一种不祥的预感越来越强烈。太安静了,安静得不同寻常。按照计划,他联络的那些人此刻应该已经开始在城中几处要点制造事端了,为何毫无动静?
他唤来一名绝对心腹的家将,低声吩咐:“你立刻去南城兵马司和西市的那几家武馆看看,到底怎么回事?记住,若情况不对,立刻回来报我!”
“是!”家将领命而去。
郑伦坐回椅中,手心全是冷汗。他感觉自己仿佛落入了一张无形的大网,越是挣扎,束缚得越紧。
皇宫,坤宁宫。
谢知非同样醒得很早。或许是母性的直觉,或许是感受到了宫中不同往日的肃杀氛围,她心中总有些不安。乳母抱着刚刚喂饱的承稷过来,小家伙似乎也感受到了什么,不像往日那般活泼,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安静地看着母亲。
“娘娘,今日天色尚早,再歇息片刻吧。”贴身宫女轻声劝道。
谢知非摇了摇头,轻轻接过儿子抱在怀里。温暖的、小小的身体依偎着她,带来一丝奇异的安定感。她走到窗边,望着外面微亮的天空。
“陛下……此刻在做什么呢?”她低声自语。
她知道,她的夫君,这帝国的皇帝,正在面对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而她能做的,就是守护好自己和孩子,不让他有后顾之忧。
---
紫宸殿。
李琮已经穿戴整齐,端坐在御案之后。他神色平静,仿佛今日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早晨。
王瑾悄无声息地走进来,躬身禀报:“陛下,丑时已过,坤宁宫……风平浪静。”
李琮眼中没有任何意外之色,只是淡淡问道:“冯谅呢?”
“已在来的路上。”王瑾答道,语气带着一丝冷意,“杂家以陛下有要事相询为由,‘请’他过来的。”
李琮点了点头,目光转向殿外:“开始收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