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芷柔则始终保持着温婉沉静,举止合度,但眉宇间那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并非源于典礼的劳累,而是心系西北。不知甘州那些重伤员恢复得如何?丫丫在慈幼堂可还习惯? 这贵妃的荣耀对她而言,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若能借此机会推动女医署的建立,惠及更多伤患和百姓,才算不负这份恩宠。
李琮端坐龙椅之上,接受二人的跪拜。他看着殿下这两个气质迥异的女子,一个眼神清澈透亮,仿佛能洞穿物质本源;一个目光温柔坚定,蕴含着抚慰人心的力量。 他心中并无多少旖旎的儿女私情,更多的是一种“得人才”的欣慰和一种打破陈规的快意。将她们纳入宫廷体系,置于相对安全的高位,既是对她们功劳的肯定,也是将她们的才能与国家利益更紧密捆绑的方式。 这是一种理性的抉择,远超于个人情感的偏好。
典礼结束后,按制需至太后宫中叩拜。太后看着眼前这两位新晋贵妃,平淡训诫了几句,目光在二人身上停留片刻,尤其在苏芷柔身上多停留了一瞬,这女子眼神澄净,气质端庄,颇有仁德之风,倒比那个心思似乎都在奇巧玩意儿上的顾明月,更符合她对后宫妃嫔的传统期待。 她看似无意地对李琮提点道:“皇帝重才德是好事,然中宫之位,关乎国体,终究需德才兼备,尤重品行端方、能母仪天下者,方是长久之计。”这话,既是对皇帝的提醒,也像是对在场某些人的敲打。
当晚,李琮并未宿于任何一位贵妃宫中。这一举动,引来了无数猜测。李琮独自在养心殿批阅奏章,烛光映照着他年轻却沉稳的脸。他需要时间和空间来思考。打破旧例容易,但建立新的平衡需要智慧。后宫、前朝、边关,如同一盘大棋,每一步都需谨慎。皇后的人选,更是关键中的关键,急不得。 南宫燕则暗中松了口气,看来陛下对那两人也并非十分迷恋,自己还有机会,必须加紧谋划。
实际上,李琮只是需要时间思考和布局。他将顾明月和苏芷柔推上高位,是希望她们的才能能更直接地为国所用,但如何平衡因此带来的后宫势力变化、如何应对旧势力的反扑、以及……真正的皇后人选,这些都需要他仔细斟酌。
他想起太后今日看似无意间提起的一句话:“皇帝重才德是好事,然中宫之位,关乎国体,终究需德才兼备,尤重品行端方、能母仪天下者,方是长久之计。”这话,像是在提醒他,贵妃可因功超擢,但皇后的人选,标准或许不同。
谢云书和秦怀玉也分别被封为才人和选侍,入住不同的宫苑。谢云书依旧深居简出,以诗书自娱,仿佛宫墙内的纷争与她无关。秦怀玉则耐不住寂寞,常常溜去侍卫操练的地方偷看,或找会武的太监切磋,成了宫中的一道独特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