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尔加的问题如同冰冷的刀锋,悬在议事厅上空,切割着原本就紧张的气氛。所有代表的目光都聚焦在陆凡身上,等待着他的回应。
陆凡并未因这咄咄逼人的质问而显露出丝毫慌乱。他面色依旧苍白,但眼神清明而坚定,缓缓开口,声音通过扩音法阵清晰地传遍全场:
“加尔加代表的担忧,我理解。关于寂灭结晶的封存,并非依靠我们个人的力量,而是借助了‘摇篮’本身,也就是上古造物主们留下的规则沉寂区。那里的规则结构天然隔绝内外能量交换,其稳固性历经无数岁月考验,专门用于封存此类高危存在。我们只是引导结晶进入其中。若议会认为有必要,可以派遣联合技术小组,在‘灵’的配合下,对该区域进行独立评估验证。”
他避开了直接保证“万无一失”,而是将封存的客观条件摆出来,将验证的责任部分转移给议会本身,显得既自信又留有余地。
“至于‘母亲’意志是否会再次苏醒,”陆凡继续道,目光扫过众代表,“这取决于‘摇篮’内部的平衡能否持续。我们离开时,‘灵’正在引导生命与寂灭本源建立新的、更稳定的循环。只要外部不进行粗暴干涉,打破这种脆弱的平衡,‘母亲’意志被再次激化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反之,任何试图强行‘净化’或掌控‘摇篮’的行为,都可能成为引爆它的导火索。”
这番话既是解释,也是一种隐晦的警告,直指加尔加等人主张的强硬干预政策可能带来的反效果。
最后,关于“生灭源息”,陆凡抬起手,再次展示了那枚看似不起眼的灰色晶石。
“此物名为‘生灭源息’,是‘摇篮’在新平衡下自然孕育的产物,蕴含生命与寂灭规则初步融合的意蕴。它并非万能神药,其作用更侧重于‘滋养’与‘平衡’,对于规则层面的道基损伤,有独特的稳固之效。”他语气平和,没有夸大,“我本人道基受损严重,诸位有目共睹。若非此物持续滋养,我恐怕难以站在这里进行陈述。它的效果,在于缓慢修复规则裂痕,而非瞬间恢复力量。若议会需要验证,我可以提供微量样本,由具备相应分析能力的机构进行研究。”
他没有主动提出当场演示,而是提议提供样本研究,既回应了质疑,又避免了在力量未复的情况下过度暴露自身状态,同时也将皮球踢回给了议会——你们若不信,可以自己拿去检验。
陆凡的回答,有理有据,不卑不亢,既回应了核心质疑,又巧妙地规避了陷阱,还反过来将了对方一军。
加尔加金属面孔上的红光闪烁了几下,似乎还想再说什么,但主持团之一的青霖长老适时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
“陆凡小友的回答清晰明了。风险与机遇并存,关键在于如何以智慧和审慎去应对。关于‘生灭源息’的验证,议会科学院可以接手。现在,请其他代表提问。”
青霖长老的表态,暂时压制了加尔加的进一步发难。
紧接着,一位来自灵能回响文明的代表,其意念如同空谷回音般响起:“陈述者,你多次提到‘平衡’与‘循环’。根据你的感知,这种由‘摇篮’初步建立的平衡,是否具有可复制性?对我等文明理解宇宙规则,是否有启示?”
这个问题转向了更理论和技术性的层面。
曦光上前一步,代替陆凡进行更专业的回答:“根据现有数据模型推演,‘摇篮’的平衡模式具有高度特异性,严重依赖其独特的世界卵结构和两种本源的初始状态,直接复制的可能性极低。但其揭示的‘对立规则动态共存与转化’理念,对于拓展能量运用、规则构建乃至文明发展哲学,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这或许能帮助我们理解某些极端宇宙现象,甚至开发出全新的技术路径。”
随后,又有几位代表从不同角度提问,有的关心“观察者”科技的具体细节,有的询问与“灵”交流的更多内容,有的则对“摇篮”内部可能孕育的新生规则生命表示好奇。陆凡、曦光、冷月璃和赵明宇根据各自分工,一一予以解答,配合默契,数据详实。
质询环节在一种相对理性,但暗流依旧汹涌的氛围中进行着。强硬派代表们虽然暂时没有再次发起猛烈攻击,但他们的沉默和审视的目光,表明他们并未放弃原有的立场。
就在质询接近尾声时,一位来自某个古老植物文明、一直沉默寡言的代表,忽然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直指核心的问题:
“承载者陆凡,你以重伤之躯,为‘摇篮’争取未来。我想知道,抛开所有利弊分析,在你个人看来,那个挣扎在生死边缘的世界,值得吗?”
这个问题,超越了冰冷的数据和理性的博弈,直指本心。
整个议事厅再次安静下来,连加尔加都暂时收敛了锋芒,想听听陆凡最真实的回答。
陆凡沉默了片刻,他的目光似乎穿越了议会的穹顶,回到了那个光怪陆离、却又充满了痛苦与希望的世界卵内部。他看到了规则锁链巨塔上“灵”那顽强的光晕,看到了那些在毁灭与创造间艰难求存的奇异造物雏形。
他缓缓抬起头,看向那位提问的代表,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力量,回荡在每个人心中:
“它并非冰冷的实验体,也不是无意识的能量聚合。它在痛苦,在挣扎,也在努力寻求新生。它承载着上古文明的希望与遗憾,也孕育着未来的无限可能。”
“在我看来,任何一个奋力想要‘存在’下去的世界,都值得一个机会。”
“而我们,或许就是那个递出机会的人。”
他的话语中没有慷慨激昂,只有一种基于对生命和存在本身尊重的平静陈述。
这一刻,许多原本中立或摇摆的代表,眼中露出了深思的神色。
质询环节,就在这略带哲学思辨的氛围中,正式结束。
但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较量——投票与决议,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