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半山宅邸,在经历了廖奎与谢亦菲归来的冲击后,并未沉溺于悲伤或愤怒,而是如同一台经过短暂检修后,便以更高强度重新投入运转的精密机器。只是,这台机器的核心,那驱动一切的能量,除了往日的雄心与谋略,更多了一份淬炼于血火之中的冷硬与决绝。
书房内,灯火通明。取代了往日熏香的是浓烈的咖啡气息。萧亚轩坐在巨大的红木书桌后,面前并排摆放着三部加密通讯设备,分别对应欧洲、内地以及此刻她最为关注的——北美。她的脸色略显苍白,眼下的淡青色阴影透露着连日的疲惫,但那双凤眸中的光芒,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锐利和专注。廖奎的身体需要静养,谢亦菲的心理和生理创伤需要时间平复,守护并拓展振华全球版图的重担,在此时更多地压在了她的肩上。而她清楚,北美,这个全球科技与资本的绝对中心,是绝不能失守的桥头堡。
专线电话的指示灯亮起,传来了李志维那熟悉而沉稳,此刻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紧绷的声音。
“萧总。”
“志维,北美的情况,详细说。”萧亚轩开门见山,没有半句寒暄。时间,是他们最奢侈也最紧迫的资源。
“是。”李志维的声音透过电波,清晰地传来,“首先,‘音频前沿’公司的产品销售数据,从账面看,依旧保持强劲增长。首批交付给Klipsch和bose的‘青龙’音频模块,市场反馈极佳,终端产品口碑很好,订单量在稳步上升。这是我们目前最亮眼的成绩单,也是我们在北美立足的基石。”
萧亚轩轻轻“嗯”了一声,这是预期之中的好消息,但远不足以让她放松。“但是?”她敏锐地捕捉到了李志维语气中的转折。
“但是,压力正在急剧增大。”李志维的语气凝重起来,“罗斯戴尔家族控股或施加影响的几家关键电子元器件厂商,主要是‘声纳科技’和‘精密音频实验室’,在过去一周内,突然宣布对其同类别的核心音频处理芯片及模块,进行大幅度的降价,降幅平均达到百分之二十到二十五!并且,他们向我们的合作伙伴提供了极其优厚的捆绑销售和长期采购折扣方案。”
他顿了顿,补充了更关键的信息:“这不仅仅是商业竞争。我们收到可靠消息,罗斯戴尔方面派出了高级别的‘商务代表’,直接约谈了Klipsch和bose的高层,措辞虽然礼貌,但暗示非常明确:如果继续大规模采购振华的产品,可能会在‘其他更广泛的领域’面临‘不可预见的供应链风险’和‘标准兼容性’问题。这是赤裸裸的胁迫!”
价格战结合政治施压。典型的罗斯戴尔风格,利用其庞大的体量和盘根错节的影响力,多管齐下,挤压对手的生存空间。
“我们的合作伙伴反应如何?”萧亚轩冷静地问,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Klipsch态度比较强硬,他们的首席技术官非常认可‘青龙’芯片的性能优势,认为这是他们产品实现差异化的关键,目前顶住了压力。但bose……他们的全球采购副总裁有些动摇,已经正式致函给我们,要求就‘未来的价格竞争力’和‘长期技术支持的可靠性’进行新一轮谈判,语气……不算友好。”李志维如实汇报,“另外,有两家我们正在接触的中小型音响制造商,已经明确表示暂停引进我们技术的计划,转而采购罗斯戴尔系的产品。”
形势严峻,但尚未到崩溃的边缘。萧亚轩的大脑飞速运转,分析着每一个信息点。
“志维,你听着,”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北美桥头堡,必须守住!这不仅关系到眼前的利润,更关系到振华的全球信誉、技术出口的合法性证明,以及未来在更高层面博弈的战略支点。一旦我们在北美溃败,欧洲的盟友会动摇,内地的信心会受挫,罗斯戴尔的獠牙会毫不犹豫地咬向我们的咽喉!”
“我明白,萧总。我们已经制定了初步应对方案。”李志维回应道,“第一,技术层面,我们不会跟随进行简单的价格战。我会立刻带队,与‘音频前沿’的工程师一起,拜访Klipsch和bose,进行更深层次的技术对接和定制化服务,突出我们芯片在特定频段解析力、低功耗和抗干扰性上的绝对优势,强化‘人无我有’的技术壁垒。同时,我会向他们展示我们下一代芯片的研发路线图,给予他们长期合作的信心。”
“很好,技术是我们的根本,绝不能自贬身价。”萧亚轩肯定道,“第二,在商务条款上,我们可以做出一些灵活性调整。对于Klipsch这样坚定的伙伴,可以考虑提供基于采购量的阶梯式返利,或者延长付款账期,分担他们的现金流压力。对于bose,谈判可以进行,但底线是核心价格不能动摇,我们可以承诺更快的供货周期和更完善的技术支持作为补偿。要让他们清楚,选择振华,是选择品质和未来;而屈服于胁迫,只会让他们在未来受制于人。”
“是,我记下了。”
“第三,”萧亚轩眼中闪过一丝寒光,“罗斯戴尔可以玩盘外招,我们也可以。他们不是提到‘供应链风险’吗?你想办法,通过可靠的第三方渠道,‘提醒’一下我们的合作伙伴,罗斯戴尔系的核心音频芯片,其部分关键专利授权即将到期,未来存在法律纠纷和断供风险。而我们的‘青龙’,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不存在任何隐患。真真假假,把水搅浑。”
李志维在电话那头深吸一口气,他感受到了萧亚轩策略的犀利与强硬。“明白,萧总。我会妥善处理。”
核心的防守策略部署完毕,萧亚轩话锋一转,切入另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
“志维,目前的业务防守,是为了争取时间。但我们不能只被动挨打。罗斯戴尔家族调动资本的能力远超我们想象,香港这边,陈经理已经感受到了金融层面的压力。我们必须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为振华开辟新的、不受罗斯戴尔直接控制的资金渠道。”
她的手指停在了一份她连夜整理的名单上,上面列出了一些在硅谷活跃的、并非完全依附于传统东岸财团的风投资本,以及几位以眼光独到、敢于投资硬科技着称的独立投资人。
“从明天开始,你调整一下日程,以‘音频前沿’技术前景和振华电子北美战略为核心,主动接触这份名单上的风投机构和个人。”萧亚轩将名单通过加密传真发送过去。
“接触策略要清晰:第一,强调‘青龙’技术的独特性与颠覆性,以及我们在高端音频市场已经验证的商业成功。第二,描绘振华电子以‘青龙’技术为基石,未来向更广阔的半导体领域,尤其是通信芯片、微处理器等领域拓展的宏大蓝图。第三,可以适度透露,我们正在与欧洲顶尖工业企业(如莱茵金属)进行深度技术合作,展示我们的国际化格局和技术整合能力。”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严肃:“但是,注意分寸!关于技术的核心来源、关于我们与内地的具体关联、关于欧洲事件的任何细节,绝对保密!谈判的重点,是北美业务的巨大潜力和独立发展空间。我们需要的是‘财务投资者’,而不是‘战略控制者’。目标是筹集一笔足够规模的‘战争基金’,以确保即使香港总部面临极端的金融压力,北美业务也能独立运转,甚至有能力进行反向输血。”
李志维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这不仅仅是商业谈判,更是在为整个振华集团寻找一条潜在的金融生命线。“我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萧总。我会亲自带队,谨慎推进。”
“记住,志维,”萧亚轩最后强调,声音中带着一种深切的托付,“北美是我们全球化战略的缩影,守住了这里,就是守住了未来。廖总和我,相信你的能力。”
结束与李志维的通话,萧亚轩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书房里只剩下咖啡机运作的微弱声响。她知道,自己刚刚部署的,是一场在敌人优势战场上的艰难防御战和前瞻性的资源布局。罗斯戴尔的价格战只是开始,更猛烈的金融风暴或许正在酝酿。
她起身,走到窗边,俯瞰着沉睡中的香港。东半球的夜晚,正是西半球的白天。李志维和他的团队,即将在旧金山开始新一天的奔波与博弈。
北美的根基,绝不能动摇。这不仅是一场商业竞争,更是一场关乎生存与尊严的战争。而她,萧亚轩,将与远在北美的战友们一起,寸土不让。她拿起内线电话,接通了陈经理的线路。
“阿陈,北美那边我已经布置下去。香港的金融防线,我们必须守得更稳。我需要你尽快拿出一份针对罗斯戴尔可能发动的各种金融攻击的详细应急预案,包括最坏情况下的资金调度方案……”
她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回荡,冷静、果决,如同一位运筹帷幄的将领,在硝烟升起之前,已然布局全局,巩固着每一条战线。北美的根基,正在这未雨绸缪的谋划与坚定不移的意志中,被一点点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