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风听着众人的议论,面色平静,但眼神深处却波澜骤起。高万山倒台,看似除一恶敌,实则将黑石城推到了风口浪尖。那“坐大”的评语,堪称诛心之论,必然会引起新郡守乃至朝廷更深的忌惮。云州官场动荡,边境防务可能出现疏漏,确实给了北凉可乘之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他稳步发展的节奏,危机与机遇并存。
“高万山倒台,于我黑石城,福祸相依。”凌风缓缓开口,压下心中的思绪,“其党羽必然惶惶不可终日,云州官场短期内恐难平静。新郡守上任,首要任务是稳定局面,理清账目,短期内应无暇也无力对我们采取激烈手段。这,是我们的机会。”
他迅速做出部署:
“老拐叔,立刻以我的名义,起草一份呈报新任郡守的贺信兼禀帖。内容要极尽恭谨,首先恭贺新郡守履新,表达黑石城上下恪尽职守、拱卫边疆之决心。其次,要‘主动’禀明黑石城现状:历经血战,城防残破,兵员疲惫,粮饷短缺,亟需上峰支援抚恤。语气要诚恳,姿态要放低,绝口不提‘坐大’之事,反而要强调困难,示敌以弱。”
“陈大疤,加派斥候游骑,严密监控云州方向官道及北凉边境动向,尤其是军队调动迹象。确保一旦有变,我们能第一时间知晓。”
“柱子,狼山口那边,传令下去,让队伍继续保持低调,谨守营盘,没有我的命令,绝不可轻举妄动。同时,让疤叔的接应队伍提高警惕,确保退路安全。”
“另外,”凌风目光锐利,“通知暗影,加大对云州城和北凉王庭的渗透力度,我要知道新郡守的底细、施政倾向,以及北凉新帅的具体动向和性格特点。信息,越快越好!”
一条条指令发出,黑石城这台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局。
数日后,新任云州郡守到任。此人姓韩,名文远,年约四旬,出身寒门,以清廉干练着称,是朝廷中枢某位大佬的门生。韩文远到任后,果然雷厉风行,一面整顿吏治,清查账目,安抚地方,一面对各边镇发出公文,要求呈报防务详情。
凌风那份言辞恳切、大倒苦水的禀帖,似乎起到了效果。韩文远在回复的公文中,语气平和,对黑石城的“困难”表示理解,承诺会“酌情考虑”拨付钱粮,但同时也强调“边镇防务,关乎国体,各镇守使当恪尽职守,严守疆界,不得擅启边衅”,隐隐有告诫之意。
显然,这位新郡守是个务实派,暂时采取了稳字当头的策略,既不想轻易得罪看起来不好惹的黑石城,也不想让其继续“坐大”,更不愿边境出事影响他的政绩。
凌风仔细分析了韩文远的履历和初步施政举措后,心中稍定。目前来看,这位新郡守比高万山更讲规矩,威胁性暂时可控。黑石城赢得了一段难得的、相对稳定的发展时间。
然而,北凉那边的暗影却传回了更令人不安的消息:北凉王庭新任命的西部统帅已经到位,名叫兀术,是北凉王庭有名的鹰派将领,以勇猛善战、手段酷烈着称。他已开始整合西部各部,整顿军备,并对南方的富庶之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边境上的小规模摩擦,近期明显增多。
山雨欲来风满楼。高万山的倒台,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一个插曲。真正的考验,或许很快就要到来。
云州官场地震的余波渐渐平息,新郡守韩文远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暂时与黑石城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但北凉新帅兀术上任后带来的边境压力,却与日俱增。斥候不断回报,北凉游骑的活动范围明显扩大,挑衅行为增多,甚至有小股部队开始试探性地靠近黑石城外围哨卡。空气中弥漫着越来越浓的火药味。
凌风站在北门城楼上,望着远方荒原上不时扬起的烟尘,眼神凝重。他知道,与兀术的正面冲突,恐怕难以避免。黑石城必须利用这最后的时间窗口,做好万全的准备。这一次的对手,可能比阿古拉更加强大和难缠。
“传令:全城进入二级战备状态!加快各项战备进度!”凌风下达了明确的指令。
黑石城这台战争机器,再次开足马力,进入了紧张的临战节奏。
农业方面,新粟种“黑石一号”迎来了大丰收,产量惊人。老农官组织人手日夜抢收,新粮迅速充实了各个粮仓和秘密地窖。凌风下令,除留足种子和必要口粮外,其余粮食全部制成耐储存的干粮、炒面,并大量腌制肉干、咸菜。同时,利用新开垦的土地和暗渠灌溉之利,抢种了一茬生长周期短的荞麦和蔬菜,以备不时之需。黑石城的粮草储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充盈程度。
匠作区更是热火朝天。水力机械全功率运转,叮当之声日夜不绝。王大锤的铁匠工坊全力生产箭簇、枪头、刀剑,以及守城用的铁蒺藜、拒马枪。刘老根的工匠们则加班加点,赶制弩箭、修补加固守城弩和投石机,并开始大量制作简易的擂石、滚木。周耐火的窑场则烧制出更多用于金汁和火油的陶罐。一种紧张而有序的气氛弥漫在匠作区上空。
城防加固工程也在加速进行。城墙破损处被用新烧的青砖和夯土仔细修补,雉堞加高,马面增筑。城外的壕沟被加深拓宽,布满了陷阱和暗桩。城门被用铁皮和粗大铁条进行了内部加固。陈大疤亲自带队,在城外险要处增设了数座烽火台和暗哨,构成了更纵深的预警体系。
军事训练强度更是提升到了极限。除了常规的阵型操练和武艺打磨,凌风特别强调了守城战和夜间作战的训练。士兵们反复演练如何快速登城、如何操作守城器械、如何应对敌军攀城、如何进行巷战。夜间紧急集合、识别信号、静默行军等科目也成为常态。“砺锋”军则在完全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着更高强度的适应性训练和战术推演,以备在关键时刻作为奇兵使用。
凌风还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他召集了城中的长者、医师和工匠代表,成立了一个临时的“战时民防司”,由老拐兼任主事。这个机构负责组织非战斗人员,进行简单的救护培训、物资搬运、防火防盗等演练,并规划了战时民众疏散和隐蔽的路线及地点。他要确保一旦战事爆发,整个黑石城能像一个整体一样运转,最大限度地减少混乱和伤亡。
与此同时,对外情报的搜集也丝毫没有放松。暗影倾巢而出,重点监控北凉西部大营的动向和兀术的用兵习惯。与西荒黑石峒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凌风甚至秘密派遣了一名使者常驻黑石峒,一方面确保这条重要贸易通道的畅通,另一方面也希望能从西荒方向获得更多关于北凉的情报。
整个黑石城,如同一只察觉到危险而将全身尖刺竖起的刺猬,又像一张逐渐拉满的强弓,紧张而高效地准备着。军民们虽然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但在凌风有条不紊的指挥和以往胜利建立的信心支撑下,并没有出现恐慌,反而有一种同仇敌忾、保卫家园的凝聚力。
凌风每日巡视各处,检查进度,解决困难。他深知,这一战将比上一次更加艰难。兀术不是有勇无谋的阿古拉,他整合后的北凉西部兵力也更加强大。但黑石城也已今非昔比,城墙更坚,粮草更足,军械更精,将士经验更丰富,更重要的是,拥有了一支隐藏的致命力量和一城同心的人民。
他站在加固后的北门望楼上,望着北方地平线上越来越浓的战争阴云,目光坚定。该做的准备都已尽力去做,剩下的,就是等待风暴的到来,然后……迎头痛击!黑石城,已做好准备,迎接它的命运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