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二年的秋天,对季汉来说真是个丰收的季节。西边诸葛亮在陇西站稳了脚跟,东边关羽在荆州打得曹仁抬不起头。捷报像雪片一样飞回成都,把刘备乐得合不拢嘴。
这天早朝,刘备坐在龙椅上,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诸位爱卿,前线捷报频传,朕心甚慰啊!”
诸葛亮的大舅子黄承彦出列说道:“陛下,如今我军东西两线告捷,正是休养生息的好时机。臣建议减免陇西和荆州新占地区的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
刘备点点头:“准奏!传朕旨意,陇西、荆州新附之地,免赋税一年!”
法正接着说道:“陛下,臣还建议在成都开办一所讲武堂,由各位将军轮流授课,培养年轻将领。咱们现在地盘大了,需要更多的将才。”
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张飞第一个跳出来说:“这个主意好!俺老张第一个报名当老师,教那些小子们怎么打仗!”
关羽在荆州听说这个消息,也写信回来表示支持,还推荐了几个有潜力的年轻军官去学习。
就在朝廷上下忙着搞建设的时候,后宫也传来了喜讯——甘皇后有喜了!刘备今年已经六十多岁,老来得子,高兴得在宫里大摆宴席,连摆三天。
诸葛亮在陇西听说这个消息,特意派人送来贺礼,还有一封密信。信里说:“陛下得嗣,此乃天佑大汉。臣在陇西一切安好,已令将士们屯田自给,不出三年,陇西必成我军北伐之根基。”
刘备看完信,对身边的法正说:“孔明真是朕的肱股之臣,人在前线还不忘国事。”
法正笑道:“丞相雄才大略,实乃国家之福。”
与此同时,在荆州的关羽也没闲着。他和姜维联手,把襄阳围得水泄不通。曹仁在城里度日如年,天天盼着援军,可援军就是不来。
关平年轻气盛,建议强攻:“父亲,咱们兵力是曹仁的三倍,为什么不直接打进去?”
关羽摇摇头:“你小子懂什么?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曹仁是员老将,硬攻损失太大。咱们就这么围着,等他粮草耗尽,自然不战而降。”
果然,围了两个月后,襄阳城里开始断粮了。士兵们饿得连武器都拿不动,百姓更是怨声载道。曹仁没办法,只好派人出来谈判。
关羽开出的条件很干脆:“投降可以,我保证不杀一人。但要是不降,破城之日,鸡犬不留!”
曹仁思前想后,觉得守下去也是死路一条,最后只好开城投降。就这样,兵不血刃地拿下了襄阳这个战略要地。
消息传到许昌,曹丕气得把最心爱的玉如意都摔碎了:“废物!都是废物!襄樊重地,就这么丢了!”
他本来想御驾亲征,可是司马懿从陇西送来急报,说诸葛亮正在操练骑兵,恐怕很快又要发动进攻。曹丕两头为难,最后只好先顾西线,让徐晃去接手荆州的烂摊子。
关羽拿下襄阳后,听从诸葛亮的建议,没有继续北上,而是巩固防务,安抚百姓。他还把曹仁和他手下将领都送回成都,让刘备发落。
刘备倒是大度,不但没杀曹仁,还给他封了个闲职,好吃好喝地养着。其他魏军降将也都量才录用,这个举动赢得了不少人心。
转眼到了年底,甘皇后顺利生下一个皇子。刘备老泪纵横,给孩子取名刘永,寓意大汉江山永固。
双喜临门,成都城里张灯结彩,比过年还热闹。刘备在宫中大宴群臣,连远在陇西的诸葛亮和荆州的关羽都收到了御赐的美酒。
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刘备不禁感慨:“若是云长、翼德、孔明都在身边,那该多好啊!”
不过他也知道,现在还不是团聚的时候。统一大业,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