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房间的空气,仿佛被抽成了真空。只有林晓笔记本电脑的散热风扇,在低沉地嗡鸣,像一颗焦灼的心脏在跳动。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秒都像在姜芸的神经上缓慢地碾过。她站在林晓身后,目光紧盯着屏幕上那串由“苏绣传承”玉印盖下的、神秘莫测的编码。那串纹路在屏幕的高清放大下,呈现出一种近乎生命体的复杂结构,它不是简单的二维码,更像是一幅微缩的星图,每一个节点都闪烁着幽微的光。
“找到了!”林晓突然低呼一声,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她的手指在触控板上飞速滑动,屏幕上跳出了一个极其简洁、甚至有些古朴的登录界面。背景是淡雅的水墨山水,只有一个输入框,上面写着两个篆字:“匠心”。
“这个网址……不在任何公开的搜索引擎记录里。它像一个幽灵网站,只有通过这串编码的直接链接才能访问。”林晓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兴奋,“我尝试了常规的破解方法,全部无效。直到我刚才无意中,将手机里那枚玉印的照片对准了摄像头……”
话音未落,屏幕上的登录界面突然泛起一阵柔和的光芒。仿佛摄像头识别了玉印的图像,那个“匠心”输入框自动浮现出一行小字:“传承者,姜芸,已验证。”
下一秒,页面自动跳转。
呈现在三人面前的,是一个浩瀚如星海的数据库。界面极其干净,左侧是一列长长的名录,从“战国刺绣”到“汉唐金银线”,再到“宋元双面绣”,每一个条目都代表着一个失传或现存的刺绣流派。而右侧的主屏幕,则是一片深邃的黑暗,只有中央悬浮着一个动态的、由无数光点组成的能量图。
“这是……”姜芸看得目瞪口呆。
“这应该就是民国绣娘日记里提到的,‘非遗溯源编码’的数据库。”林晓的眼中闪烁着探索的光芒,她像一个发现了新大陆的航海家,“它不是用来追踪物理位置的GpS,它更像是一个……‘灵魂’的登记处。你看这里。”
她点开一个名为“清代百鸟朝凤”的条目。瞬间,右侧的能量图发生了变化,无数光点汇聚、流动,最终构成了一幅绚丽的、如同极光般的影像。影像的核心,是一团最明亮、最温暖的光。
“这……就是《百鸟朝凤》真品的‘匠心签名’。”林晓解释道,“它记录了绣品创作时,绣娘投入的心血、情感,甚至包括每一针的力度、节奏。这是一种无法复制的能量烙印。山崎可以偷走针法,可以模仿外形,但他绝对复制不了这个!”
姜芸的心脏狂跳起来。这已经超出了她对科技的认知,进入了一个玄妙而神圣的领域。匠心,这个虚无缥缈的词,竟然被前人以一种如此浪漫而强大的方式,具象化、数据化了。
“那我们能用它找到真品吗?”姜芸急切地问。
“不能直接定位。”林晓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遗憾,“它更像是一个验证器。只要我们能拿到山崎在日本展出的那件‘真品’的高清影像,或者让权威专家近距离检测,我们就可以用这个数据库来比对,证明他的那件,根本没有‘匠心签名’,是一件彻头彻尾的‘空心’赝品!”
这是一个强有力的武器,但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他们必须等山崎在日本的布局展开后,才能反击。时间,依然在山崎那边。
就在姜芸感到一阵无力时,一直安静地坐在床边,用指尖轻轻抚摸着《民国绣娘日记》的小满,突然发出了一声极轻的“咦”。
姜芸和林晓立刻回头。
只见小满的手指停在日记某一页上,那正是之前写着“泉水竭,匠心续”的一页。此刻,那页纸的边缘,正泛着一层淡淡的、几乎看不见的荧光。
姜芸快步走过去,拿起日记本。当她温热的指尖触碰到书页时,奇迹发生了。
那本厚重的日记,竟然“哗啦”一声,自动向后翻了几十页,停在了一页全新的、之前从未出现过的内容上。
这一页的纸张颜色更深,墨迹也仿佛更加新鲜。上面用娟秀而有力的笔迹,写着几行小字:
“凤凰浴火,非死而生。金线为骨,血泪为魂。若有劫难,寻‘凤凰之泪’,可辨真伪。”
在文字的下方,还画着一幅小小的示意图:一根金线的内部,包裹着一根比发丝还细的、微微泛红的丝线。
“凤凰之泪……”姜芸喃喃自语,她瞬间明白了。
这一定是那位民国绣娘前辈,在绣制《百鸟朝凤》时,留下的终极防伪手段!她用自己的血,混入特殊的丝线,织入了绣品最核心的部位!这根“凤凰之泪”,就是绣品的“命脉”,是匠心最极致的体现!
“血……”小满用手语比划,她虽然看不见字,但她能“闻”到,那页纸上,传来一股极淡的、类似铁锈和花朵混合的奇特气息。
姜芸闭上眼睛,努力回忆着《百鸟朝凤》的每一个细节。凤凰的头部,尤其是眼睛和凤冠的部分,是她用灵泉修复时,最耗费心神的地方。她记得,在绣制凤冠顶端那根最长的翎羽时,她不小心被绣针刺破了指尖,一滴血渗了出来,染红了金线。当时她只当是个意外,如今想来,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那根被血浸染的金线,就是“凤凰之泪”!
“林晓!”姜芸的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我们不用等了!我们有办法了!”
“什么办法?”
“山崎手里的真品,有‘凤凰之泪’。而被掉包的、现在在警方手里的那件仿品,绝对没有!”姜芸的眼中闪烁着智慧与决断的光芒,“我们只要证明仿品上没有这个标记,就能从侧面印证,山崎手里的才是真品,而他寄往日本的,很可能是另一件更高明的仿品!”
这是一个釜底抽薪的计划。它绕开了跨国追索的复杂性,直接从证据链上攻击山崎的布局。
“可是,我们要怎么检查那件仿品?”林晓问,“那是警方证物。”
“我去说。”姜芸的眼神无比坚定,“杜邦警长是尊重艺术和真相的人。他会明白的。”
半小时后,巴黎警察总局的物证室。
杜邦警长亲自打开了存放仿品的证物箱。他看着姜芸,眼神里带着一丝好奇:“姜女士,你说你能在这件仿品上,找到它不是真品的证据?”
“是的,警长先生。”姜芸点点头,她没有过多解释,只是请求道,“我需要一盏高倍放大灯,和绝对安静的环境。”
杜邦警长示意下属照办。很快,一盏专业的考古用放大灯被推了过来,冷白色的光柱,精准地打在仿品凤凰的头部。
姜芸戴上白手套,深吸一口气,俯下身。她的眼睛,透过放大镜,一寸一寸地扫过那片金色的凤冠。她的呼吸变得微不可闻,整个世界仿佛都消失了,只剩下她和眼前这件冰冷的、毫无生气的仿品。
她记得,“凤凰之泪”的位置,是在凤冠左侧第三根翎羽的根部。那里,是整幅绣品精气神的汇聚点。
她的目光,最终定格在那个位置。
放大镜下,仿品的金线针法虽然粗糙,但大体位置是对的。然而,姜芸看得清清楚楚,在那根本该是“凤凰之泪”的金线内部,空空如也。没有那根比发丝还细的血丝,没有那一点点属于生命的、温润的红色。
只有冰冷、死寂的金属光泽。
“找到了。”姜芸直起身,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杜邦警长凑过来,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他虽然不懂刺绣,但他能看到,在姜芸的描述下,那根金线确实“少了一点东西”。
“这是什么?”他问。
“这是绣娘在创作时,用自己的血织入的‘命脉’。我们称之为‘凤凰之泪’。”姜芸解释道,“它是一种情感的印记,一种生命的烙印。山崎可以复制针法,但他永远无法复制一个绣娘为作品滴下的眼泪和心血。”
她顿了顿,看着杜邦警长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警长先生,现在我可以百分之百确定,山崎雄一寄往东京的,绝不是这件仿品。他手里的,是真正的《百鸟朝凤》。而他这次寄出去的,是一件准备用来混淆视听、以假乱真的‘超级仿品’。他的真正目的,是要在日本,上演一出‘发现苏绣源头’的戏码!”
杜邦警长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凝重。他终于明白了,这不仅仅是一场盗窃案,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文化侵略。
“我明白了。”他沉声说道,“我会立刻将这个发现,连同你们提供的‘匠心数据库’信息,通过国际刑警组织,通报给日本方面。同时,我会建议海关,以‘涉嫌文物欺诈’为由,紧急扣留山崎寄往东京的那个包裹!”
姜芸点了点头,心中那块巨石,终于落了地。
她再次看向那件仿品,眼神中不再有愤怒,只有一丝怜悯。一件没有灵魂的复制品,注定只能在阴影里苟延残喘。
而真正的凤凰,即便浴火,也终将重生,它的啼鸣,必将响彻云霄。
她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玉印,那温润的触感,仿佛在与她的心跳共鸣。她知道,这场跨越国界的博弈,才刚刚进入最精彩的阶段。而她,已经握住了那张最关键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