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06章没算入今日,我准备再发一遍, qwq。因为不能删章节,大家就来康康石重贵,上次发石敬瑭的原因也是这样。
石重贵(914年-974年),太原府太原县(今山西省太原市)人,晋高祖石敬瑭的养子,后晋末代皇帝(942年-946年)。
石重贵生父早亡,少时谨厚,为石敬瑭所爱。石敬瑭叛唐南下时,留守太原,掌管河东事务,稳定后方。石敬瑭称帝后,历任开封尹、东京留守,政绩平平。天福六年(941年)安从进叛乱,石重贵出兵果断,次年即平襄州之乱。天福七年(942年)六月,石敬瑭去世,石重贵于柩前继位。
石重贵甫一即位,不顾晋辽国力差距,力排众议,对契丹强硬地“仅称孙不称臣”,拒绝再臣事契丹,随后又多次挑衅契丹。天福八年(943年)年末,在两国的野心家怂恿下,契丹大军以杨光远为内应挥师南下,进逼黄河沿线。石重贵亲自领兵北上,于戚城、马家渡击败契丹军,逼迫其在澶州与后晋军展开决战,契丹兵败北去。次年年末契丹再度南侵,石重贵亲征,后晋大军在阳城附近的白团卫大破契丹,契丹国主仓皇北逃。
开运三年(946年)十月,石重贵多次遣使称臣求和无果后,下诏举全国之力北伐,然而主帅杜重威惧战叛降,致使后晋防线全面崩溃,契丹军队长驱直入,占领后晋都城,石重贵出降,后晋灭亡。随后石重贵被流放黄龙府,于辽保宁六年(974年)六月病死,辽景宗追封他为晋王。
石重贵在位期间,后晋国内天灾不断,藩镇拥兵自重。契丹连年寇边,朝廷只能括率民财以充军费,人民负担极重。石重贵长期沉迷畋猎,排挤重臣桑维翰,重用外戚,致使朝政益坏,国力亏空,最终兵败国破。
石重贵于后唐天佑十一年(914年)六月二十七日出生在太原汾阳里。本为后晋高祖石敬瑭的侄儿,其生父石敬儒曾经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骑将,早逝。石敬瑭爱重石重贵,遂将他收为己子。
石重贵少时谨言慎行,质朴纯厚,深得石敬瑭喜爱,到各地镇守都让他跟随前行,曾把诸多事情委托给他办理,但石重贵生性爱好驰马射箭,颇有沙陀祖辈之风。
后唐清泰二年(936年)五月,石敬瑭在晋阳举兵叛唐,后唐大军围攻太原。
石重贵或出谋划策,或冒矢拒敌,石敬瑭愈发看重这个义子。
七月,石敬瑭以向契丹国主称子和割让燕云十六州为代价向契丹求援。
九月,契丹国主发兵五万大败围城的后唐军队。
石敬瑭离太原赴洛阳夺取帝位,临行前在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的推荐下,选择石重贵留守太原,授以北京留守、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行太原尹,河东节度使。
其后,石重贵官衔不少,但政绩平平,“未着人望”。
天福二年(937年)九月,石重贵被征召回朝廷,授光禄大夫、检校太保、右金吾卫上将军。
天福三年(938年)十二月,任开封尹,加封检校太傅,封为郑王,增加食邑三千户。不久后又加封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天福六年(941年),成德节度使安重荣有反意,八月,石敬瑭借巡幸邺都准备讨伐事宜,离开东京(今开封)前任命石重贵为东京留守,改任广晋尹,进封齐王,并留下十数通空名宣敕给石重贵,以备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谋反。十一月,安从进叛乱进攻邓州,石重贵立刻派遣张从恩、焦继勋等大将出京讨伐。次年,成功平定安从进之乱。
石敬瑭生有六子,五子早亡,仅剩幼子石重睿一人。
石敬瑭病重之时,曾在宰臣冯道独自奏对时,命近侍将石重睿抱起放到冯道的怀里,希望冯道能在自己死后,扶立幼子为帝。
石重贵即位前,后晋的形势并不乐观。契丹凭扶立石敬瑭之功,挟制中原,频频插手后晋内政,契丹朝内卢龙节度使赵延寿等人多次劝说耶律德光攻打后晋。
后晋的南面有吴越、后蜀、南唐等割据政权,南唐和后蜀和契丹关系密切,而北面失去燕云十六州的屏障,中原大地暴露于契丹人的马蹄之下;后晋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加之连年的旱、蝗、涝、饥,饿殍遍野,藩镇主帅肆意盘剥民脂民膏,境内民怨沸腾。后晋的政权内外交困,危机四伏。
天福七年(942年)六月十三日,石敬瑭于邺都保昌殿病逝。冯道与当时掌握禁军实权的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景延广以“国家多难,宜立长君”为由,拥立二十八岁的石重贵为帝。
石重贵当日于石敬瑭柩前即皇帝位。随后,石重贵迎娶叔嫂冯夫人。
石敬瑭时期的后晋与契丹保持着“君臣—父子”式的藩属外交关系,同时每年向契丹缴纳30万帛的岁贡。
石重贵即位之初,众大臣基于两国实力,劝其保持隐忍,继续上书“称臣称孙”,避免两国交战。只有权臣景延广力主向契丹国主“只称孙不称臣”,石重贵最终采纳景延广去臣称孙的方案。
天福七年(942年)六月二十七日,派遣判四方馆事朱崇节、右金吾大将军梁言出使契丹,并上书称孙,不称臣。
同年七月,石重贵大赦天下,除放蝗灾州县的租税,
同时对各藩镇郡守加官赐爵,厚赏近臣。
冯道多次上书请求恢复枢密使一职,石重贵都没有允许。
八月,契丹多次遣使慰问、致祭石敬瑭、以及交涉两国藩属关系。同月,朝廷收复襄州,安从进于城内自焚。朝内为安抚人心,下旨消减襄州赋税,赦免从逆。
九月,安抚赏赐吴越国王钱佐、闽王福建节度使王延羲。
对之前叛乱的襄州消除治州,降为防御州,直属京师,打压山南道藩镇实力。
期间后晋和契丹仍保持一定频率的外交往来。
契丹对于石重贵脱辽自治的政治转向非常不满,遣使问责,石重贵则放任景延广进一步的挑衅行为。景延广傲慢无礼地对契丹使臣说:“先帝(石敬瑭)是你们北朝(契丹)册立的,但现在的皇帝是中原人拥立的,称孙做邻国就可以了,没有称臣之理。如果契丹翁皇帝不满意,可以派兵来攻打。我们晋朝有十万口横磨剑,不要最后打仗的结果是爷爷打不赢孙子,让天下人笑话!”此外景延广还游说石重贵囚禁契丹回图使,杀害契丹商人,抢夺其财物。
天福八年(943年)年初,石重贵已听闻契丹有南下入侵后晋的势头,石重贵于当年二月从邺都返回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