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手速,或许是天赋。但胜利,可以计算。”
林风在采访席上的这句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在《终极枪神》的职业圈乃至玩家社区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官方剪辑的赛后集锦中,将他最后几波关键的指挥和那颗“神之一手”的烟雾弹做了重点标注,配上了“最强大脑觉醒!”的炫酷特效。支持者将他捧上神坛,称其为“用智商玩游戏的天花板”、“逆袭的典范”。星火战队的官方账号下方,也涌入了大量新的关注和评论。
然而,电竞圈的舆论从来都是一体两面。
质疑和嘲讽的声音,同样甚嚣尘上。
“哗众取宠罢了,一场比赛的高光就能吹上天?”
“计算?笑死,真当自己是超级计算机啊?不就是蒙对了两次?”
“手残是硬伤,靠运气能赢一次,能赢一个赛季吗?坐等下一场原形毕露。”
“星火战队也是病急乱投医,让一个操作垫底的人当战术核心,等着被其他队的研究针对到死吧。”
这些声音,不可避免地传到了星火战队基地。
训练室内,Fire刷着论坛,气得直拍桌子:“这帮喷子懂个屁!他们行他们上啊!风哥那是实打实的预判!”
林风坐在自己的电脑前,戴着感应手套,正在进行基础定位练习。屏幕上,光标缓慢而稳定地移动,尝试点击那些随机出现的小点,但失误率依然明显高于其他队员。他神情专注,对外界的喧嚣充耳不闻。
“不用理会。”林风头也不回地说,声音平静,“舆论是结果导向的。我们赢下去,这些话自然会消失。”
oldbear点了点头,赞许地看了林风一眼。这份远超年龄的沉稳,让他越发觉得林风深不可测。
教练吴辉拿着新的训练计划走了进来:“都静一静。保级只是开始,接下来每一场比赛都是硬仗。鉴于我们新的战术体系,训练重点要调整。”
他的目光落在林风身上:“林风,从今天起,你除了参与团队战术演练,还需要完成一项特殊的个人训练。”
吴辉打开投影,展示了一个复杂的软件界面——“多维动态预判与指令优化系统”。
“这是联盟最新研发,还处于测试阶段的训练程序。”吴教练解释道,“它不会考验你的极限手速,而是模拟各种复杂战场环境,生成数以千计的战局变化,要求使用者在极短时间内做出最优决策,并将决策转化为最简洁、最有效的操作指令。它训练的是‘决策速度’和‘操作效率’。”
林风眼神微动。这个训练程序,简直是为他目前的状况量身定做的。他不需要更快的手,他需要的是让现有的手,发挥出更高的“效率”。
“同时,”吴教练看向其他队员,“你们每个人,都要配合林风,进行‘思维同步’训练。他要熟悉你们在高压下的第一反应、操作习惯、甚至是失误的倾向。只有这样,他的‘计算’才能更精准地覆盖到团队的每一个变量。”
Fire咧了咧嘴:“听起来挺酷的,就是感觉自己像小白鼠。”
“你就是小白鼠。”oldbear难得地开了个玩笑,训练室的气氛轻松了些。
高强度的训练随即展开。
团队训练赛中,林风的指挥变得更加细致入微。
“Fire,你下一波闪身枪会习惯性向左偏0.3个身位,注意修正。”
“阿光,你扔治疗包时有多余的0.5秒前置动作,容易被预判。”
“猴子,你绕后时第三个点位喜欢静步,但那里地板声音有异常,换第二个点位。”
一开始,队员们还被这种仿佛被“读心”的感觉弄得毛骨悚然,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严格按照林风的指令执行,整个团队的运转效率高得惊人。就像一台生锈的机器,被一个精准的中央处理器强行校准,重新焕发了活力。
而林风个人,则完全沉浸在了那个“多维动态预判”程序中。
程序生成的战局瞬息万变,陷阱重重。一开始,林风也感到吃力,精神必须高度集中,【数据思维】天赋全开,才能跟上节奏。他的操作依旧称不上华丽,甚至有些笨拙,但他总能找到那条“代价最小、收益最高”的操作路径。
他将【精神力】维持在一个极其微妙的临界点,既不触及系统警告的“过度使用”红线,又能显着提升自己的专注力和信息处理速度。他感觉自己的大脑像一块干涸的海绵,疯狂吸收着这个程序所带来的各种战术可能性,并将它们拆解、归类、重构。
手腕的酸麻感如同附骨之疽,始终存在。但在这种高强度的脑力淬炼下,他隐隐感觉到,那层阻碍他神经信号传递的“壁垒”,似乎有了一丝极其微弱的松动。不是速度变快了,而是……信号的“路径”更清晰了,无效的损耗减少了。
这,就是“效率”的提升吗?
训练结束,已是深夜。
其他队员早已疲惫不堪,陆续离开训练室回宿舍休息。只有林风还坐在电脑前,屏幕上是程序生成的最终报告——“决策准确率:91.7%,操作效率评分:b-,综合评级:A。”
对于第一次接触此程序的人来说,这已是堪称恐怖的数据。尤其是决策准确率。
但林风的目光停留在“操作效率b-”上。这代表着他空有完美的决策,却无法用操作完美表达。
他闭上眼,回忆着在“武侠剑术界”初悟“剑心通明”时的感觉。那不是纯粹的快,是“心到、眼到、手到”的圆融,是洞察本质后,用最直接的方式解决问题。
“神经反应……超频态……”他喃喃自语,“或许,它的关键不在于让信号传得更‘快’,而在于让信号走得更‘直’?”
他尝试性地,再次启动了训练程序的一个简单模块。这一次,他没有追求极致的计算,而是放空一部分思绪,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意图”与“动作”的连接点上。他想象着自己的神经信号,不是沿着原主那冗长曲折的反射弧奔走,而是化作一道笔直的光,瞬间抵达指尖。
“嗤——”
感应手套发出轻微的反馈震动。屏幕上,光标以一个近乎完美的直线轨迹,瞬间命中了目标点,速度快了不止一筹!
成功了?!
林风心中一喜。
但下一秒,一股尖锐的刺痛猛地从手腕神经窜上大脑,眼前瞬间一黑,差点从椅子上栽倒。强烈的眩晕和恶心感袭来,比穿越之初更甚!
他猛地扶住桌子,大口喘息,额头上瞬间渗出冷汗。
【警告!检测到宿主强行刺激神经路径,引发规则反噬!肉身契合度临时下降2%!请立即停止危险行为!】
系统的警告声尖锐地在脑海中响起。
林风靠在椅背上,感受着心脏剧烈的跳动和手腕处残留的灼痛,无奈地笑了笑。
看来,取巧是不行的。这具身体的改造,需要更温和、更科学的方式,或者说,需要真正理解这个“神经反应”天赋的本质。
他关掉电脑,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走出训练室。基地一片寂静,只有走廊的应急灯散发着微弱的光芒。
就在他经过数据分析室时,发现门虚掩着,里面有灯光透出。
他轻轻推开门,看到教练吴辉正坐在电脑前,屏幕上播放的正是他们白天训练的录像。吴教练眉头紧锁,不时暂停,记录着什么。
听到动静,吴辉抬起头,看到是林风,有些惊讶:“这么晚了还没休息?”
“刚结束训练。”林风走进来,目光扫过屏幕,“教练也在加班?”
吴辉揉了揉眉心,指着屏幕上一处林风因为操作延迟而导致的微小失误:“看你训练的数据了。你的大脑,跑得太快了,手跟不上。强行同步,对你的负荷很大。”
他顿了顿,看着林风有些苍白的脸色和难掩疲惫的眼神,语气变得严肃:“林风,我知道你急于证明自己,但职业道路很长。我已经联系了一位老朋友,他是国内顶级的运动康复与神经科学专家,专门研究电竞选手的生理机能优化。过几天,我带你去见他。”
林风微微一怔,随即心中了然。这是本世界“合理”提升能力的途径来了。
“谢谢教练。”
“不用谢我。”吴辉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你的‘大脑’,是星火,乃至整个联盟的财富。保护好它,比赢下一两场比赛更重要。回去休息吧,别练太狠,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看着教练关切的眼神,林风点了点头。
离开数据分析室,苏喆走在安静的走廊里。窗外,城市的霓虹依旧闪烁。
这个世界,比他初来时想象的要有趣得多。不仅有赛场上的明枪暗箭,还有这具身体本身的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