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补给平台·暗物质残响
星舰对接指示灯从红转黄的瞬间,舷窗外的深空物资补给平台终于挣脱星云的遮蔽,完整地展现在众人眼前。
三个圆柱形舱体像串在宇宙里的银色胶囊,外壳上布满陨石撞击后留下的浅痕,最大的一道凹痕在舱体侧面,长度足有两米,显然是曾被高速小行星碎片击中。其中一个舱体的太阳能帆板还呈展开状态,银色的面板在星光下泛着冷光,边缘处有几处细微的破损;另外两个则收在侧面,折叠的帆板紧贴舱壁,活像被按回壳里的蝉翼,透着几分狼狈。
平台中部的对接通道口闪着淡蓝色引导灯,灯光稳定且有规律,显然是专门为星舰指引方向。阿木尔盯着导航屏上的参数,指尖在控制杆旁悬停,随时准备微调——引导灯对准星舰对接端口的误差不到半米,这在复杂的深空环境里,已经是极为精准的定位了。
“阿木尔,推进器推力调至15%,相对速度稳住0.5米\/秒,距通道100米时开启姿态稳定系统。”乐乐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进各舱,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指令。她知道,对接环节容不得半点差错,尤其是在补给平台可能存在未知故障的情况下,任何微小的偏差都可能导致舱体碰撞。
导航舱里,阿木尔指尖在控制杆上轻拨,星图终端的坐标以毫米级缓慢递减,每一次数值变动都精准对应着星舰的位置调整。主控面板的参数栏里,绿色的数字不断跳动:角度偏差0.05°,高度偏差0.02米,完全符合预设的对接精度标准。
“推进器稳定,姿态系统已启动,预计3分钟后完成对接。”阿木尔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回主控舱,他的视线始终没离开屏幕,连眨眼都比平时慢了半拍——星舰与平台的相对速度虽慢,但在无重力的宇宙中,哪怕是0.1米\/秒的偏差,都可能让对接失败。
阿木尔话音刚落,通讯舱的林默就传来了新的消息,他的手指在接收面板上快速敲击,脸上带着一丝松快:“乐乐,平台有回应了,是补给平台负责人张远的信号。”
下一秒,张远的声音便透过通讯器传了过来,裹着轻微的电流杂音,像蒙了一层薄纱,却难掩其中的疲惫:“星舰,这里是深空补给平台,已收到你们的对接请求。对接通道已经完成减压,气压调整至1标准大气压,就等你们的机械锁死了。”
乐乐对着麦克风回应:“张远先生,感谢配合,我们将在3分钟内完成对接,届时会派人员前往平台沟通。”
3分钟的时间在紧张的等待中缓缓流逝,星舰上的众人都盯着舷窗外的平台,连呼吸都下意识放轻。直到“咔嗒”一声轻响从舱壁传来,那是机械锁扣咬合的声音,清晰而有力。紧接着,对接指示灯瞬间从淡蓝变为翠绿,在主控舱的灯光下格外显眼。
“对接完成!机械锁死,密封检测合格,可开启通道门!”负责对接系统的陈默立刻汇报道,他的手指在面板上轻轻一划,连接星舰与平台的通道门便缓缓向两侧滑动。
门打开的瞬间,一股淡淡的金属味飘了进来,不是刺鼻的锈味,更像是长期暴露在宇宙环境中,金属氧化后特有的气息。通道内部的应急灯发着暗红色的光,光线微弱却足够照明,将众人的影子拉得老长,投在金属通道壁上,随着脚步轻轻晃动——显然,平台的供电系统还没完全恢复,只能维持应急设备运行。
乐乐扣紧航天服头盔,对着麦克风再次确认指令:“小宇、古丽随我前往平台,携带便携式分析仪和环境监测仪;林默和阿木尔留守星舰,林默负责监控星舰能源系统,阿木尔重点跟踪平台的环境参数,一旦发现暗物质密度异常或辐射超标,立刻通报。”
“收到!”林默和阿木尔异口同声地回应。
乐乐、小宇和古丽三人穿过星舰的减压舱,舱内的气压指示灯从绿转红再转回绿,提示减压完成。推开减压舱的门,便是连接平台的通道,三人踩着金属地面往前走,每一步都能听到靴底与地面接触的轻响,在空旷的通道里格外清晰。
通道尽头的平台舱门紧闭着,乐乐正准备按动开门按钮,舱门却突然从内侧打开,一个穿灰色航天服的人影走了出来。
那人摘下头盔,露出一张满是胡茬的脸,眼角有几道细密的皱纹,眼下的黑眼圈很重,显然是长时间没休息好。他看到乐乐三人,原本疲惫的眼神瞬间亮了些,快步迎了上来,手套上还沾着几星银色的粉末,像是某种结晶碎屑。
“可算等来了!我是平台负责人张远。”他伸出手,语气里满是松快,“我们和地球断联12天了,暗物质流来的时候,主通讯设备被高能粒子打坏,只能靠备用低频发射器断断续续发信号,本来没抱太大希望,没想到真被你们接收到了。”
乐乐握住张远的手,能感觉到他掌心的薄茧,那是长期操作机械留下的痕迹:“张远先生,我们是地球指挥中心派来的支援团队,先带我们去受损区域看看,尤其是暗物质流直接影响的地方,我们需要了解具体情况。”
她的目光扫过张远航天服的袖口,那里有一道明显的刮痕,边缘处还沾着些暗色的污渍,再看向平台内部,远处的指示灯时亮时暗,偶尔还会闪烁几下,显然内部设备确实存在故障。
张远点头应下,侧身让出通道:“跟我来,主控制室有完整的数据记录,暗物质流来的时候全程录下来了,还有各系统的损伤报告,你们一看就清楚了。”
三人跟着张远往平台内部走,平台的通道比星舰的更窄些,两侧的墙壁上贴着应急指示灯,每隔五米就有一个消防栓,旁边还挂着简易的逃生路线图。沿途能看到不少关闭的舱门,门上贴着“故障待修”的标签,偶尔有穿着同样灰色航天服的工作人员走过,看到乐乐三人,都会停下脚步打个招呼,眼神里满是期待。
走了大约五分钟,几人来到主控舱门口。张远按动密码锁,舱门“嘀”的一声打开,一股带着凉意的空气扑面而来——平台的温控系统还在运行,但温度比星舰略低些。
主控舱比星舰的主控舱小一圈,中央是一块巨大的显示屏,屏幕上满是黄红相间的图标,大部分图标旁标着“降级运行”,少数几个亮着红色的“故障关闭”,显然平台的很多设备都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
张远走到控制台前,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调出一段视频文件:“你们看,这是12天前的画面。”
视频里,原本漆黑的宇宙突然蒙上一层灰雾,那灰雾像是有生命般,缓慢却坚定地向平台蔓延,很快就将整个平台裹了进去,像是给平台套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花。
“当时我们正在5公里外的小行星矿区作业,刚用探测器检测到空间密度异常,数值比平时高了不少,还没来得及撤离,不到10分钟暗物质流就裹上来了。”张远指着视频里的灰雾,语气沉了些,“那东西看着慢,实际上扩散速度快得很。”
众人盯着屏幕,看着视频里的太阳能帆板开始轻微抖动,幅度越来越大,像是被狂风撕扯的布料。紧接着,主控舱的电磁辐射数值瞬间跳红,屏幕上的数字不断攀升,从正常的0.1μSv\/h一路涨到10μSv\/h。几秒钟后,主通讯灯“啪”地灭了,整个平台陷入一片黑暗,只有应急灯在几秒后重新亮起,发出微弱的红光。
“暗物质流密度最高的时候达到了0.5GeV\/cm3,这个数值是星际空间平均密度的42倍。”张远调出一份数据报告,屏幕上的折线图陡峭地向上攀升,在顶端停留了大约三分钟后,才缓缓下降,“除了断了通讯和导航,它还打穿了三道辐射防护层,有两名工程师在检查设备时被轻微辐射到,现在还在医疗舱休养,不过没什么大碍,就是皮肤有点灼伤,涂了药膏已经在恢复了。”
他顿了顿,指着主控舱墙壁上的一块区域:“还有更奇怪的,暗物质流像有粘性的糖一样,粘在金属表面就不肯掉,现在平台很多舱体的外壳上都结了层银色结晶,和你们星舰菌网遇到的情况一模一样。”
乐乐顺着张远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墙壁上有一块巴掌大的银色结晶,表面光滑,在应急灯下泛着冷光,像是一块镶嵌在金属里的宝石。
“古丽,用分析仪取样。”乐乐说道。
古丽立刻从背包里掏出便携式分析仪,走到结晶旁,打开仪器的取样口,将一根细长的金属探针贴在结晶表面。探针轻轻刮下一点碎屑,吸入仪器内部,屏幕上立刻开始跳动数据,几秒钟后,结果便出来了。
“和星舰菌网接触到的结晶成分完全一致,都是暗物质凝聚态。”古丽看着屏幕,语气有些惊讶,“而且这个结晶的粒子活性更高,还在缓慢释放能量,仪器检测到的能量值比星舰上的高15%。”
张远叹了口气:“这结晶难清理得很!我们试过用激光切割,结果激光被它吸收了,不仅没切开,反而让它长得更大,从原来的指甲盖大小,长到了现在这么大。”
他指着主控舱的角落,那里堆着几块拆下来的金属板,每块板上都裹着厚厚的银色结晶,最厚的地方足有三厘米,看起来沉甸甸的。
“这些是从太阳能帆板上拆下来的零件,结晶已经渗进金属缝隙里了,我们用了超声波清洗、化学溶解,都没清理干净,最后只能放弃,把零件拆下来换掉。”张远无奈地说道。
小宇走过去,蹲下身敲了敲金属板上的结晶,发出“咚咚”的闷响,声音很沉闷,不像普通金属那样清脆。
“密度很高,而且能吸收能量,有点像推进器用的超导材料,但稳定性差太多了。”小宇站起身,掏出随身携带的能量探测器,贴在结晶表面。探测器的屏幕瞬间亮起,数值跳到150mw,比正常环境下的能量值高了一倍多。
“辐射强度虽然在安全范围内,但长期接触会损坏设备。”小宇收起探测器,转头看向乐乐,“星舰的能源系统要是沾到这东西,可能会出现能量泄漏的情况,得提前做好防护措施,比如在设备表面加一层隔离膜。”
乐乐点头,转向张远:“平台现在的物资储备还够吗?我们需要补充反物质燃料、生物培育用的营养基质,另外,你们这里有多余的辐射防护材料吗?”
张远立刻走到控制台前,调出物资清单:“反物质燃料还剩80%,足够给你们的星舰加满;营养基质有5罐,每罐100升,都是未开封的,保质期还有半年;辐射防护板还有20平方米,放在三号舱体的物资舱里,我现在就叫人准备,随时能搬。”
“先别急着搬。”古丽突然开口,她举着环境监测仪,眼神严肃,“我们得先检测物资舱的环境,确认没有暗物质粒子残留。如果粒子粘在物资上,尤其是营养基质的密封垫上,带回星舰后可能会影响菌网的培育环境,导致菌网活性下降。”
张远立刻反应过来,拍了下额头:“你说得对,我都忘了这茬!暗物质流来的时候,物资舱的通风系统出了点故障,说不定真有粒子残留。走,我带你们去物资舱,先检测再搬东西。”
几人跟着张远往三号舱体走,物资舱在平台的另一侧,需要穿过两条通道。沿途能看到不少工作人员在检修设备,有的在焊接金属管道,有的在调试仪器,每个人都各司其职,虽然环境艰苦,但没有丝毫懈怠。
来到物资舱门口,张远刷开权限卡,舱门缓缓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货架,货架上的物资都用透明的密封袋裹着,标签上的字迹清晰可见,标明了物资名称、规格和保质期。
古丽拿着环境监测仪,从货架的一端开始检测,仪器的探头缓缓扫过每一个物资包装,屏幕上的数值始终稳定在安全范围内。她一边走一边记录数据,直到扫到第三排货架上的一个营养基质罐时,监测仪突然“嘀嘀”响了起来,屏幕上的数值瞬间超过了安全阈值。
“这里有暗物质残留!浓度超标了!”古丽停下脚步,指着那个营养基质罐。
众人围了过去,乐乐仔细观察罐身,发现罐口的密封垫上有一道细微的裂缝,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裂缝处沾着一层细得像面粉的银色粉末,正是暗物质结晶的碎屑。
“肯定是暗物质流来的时候,物资舱的气压变化导致密封垫裂了道小缝,粒子顺着裂缝渗进去了。”张远皱着眉,立刻掏出对讲机,“小王,带一套新的密封垫和超声波清洗设备到三号物资舱来,有个营养基质罐需要处理。”
不到两分钟,一个年轻的工程师就提着工具箱跑了过来,手里还拿着新的密封垫。张远接过密封垫,小心翼翼地拆开旧的密封垫,将罐口的银色粉末清理干净,再换上新的密封垫,最后用超声波清洗设备对着罐口反复清洗了三遍。
“这样应该没问题了,密封垫换了新的,罐口也彻底清理过,不会有粒子残留了。”张远擦了擦额角的汗,对着古丽说道,“你再检测一下。”
古丽再次用监测仪检测,屏幕上的数值回到了安全范围,她点了点头:“可以了,没有残留了。”
小宇则走到反物质燃料罐旁,仔细检查罐身的压力计和温度表。压力计的指针稳稳指在安全区域,温度表显示-269c,正好是反物质燃料的最佳储存温度,没有任何泄漏的迹象。
“燃料罐没问题,状态良好,可以正常加注。”小宇汇报道。
就在这时,乐乐的通讯器突然响了,林默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了过来,带着明显的焦急:“乐乐!星舰的暗物质探测器又报警了!平台周边的暗物质密度从0.1GeV\/cm3涨到0.2了,而且还在持续上升,你们那边情况怎么样?”
乐乐心里一紧,立刻抓着张远的胳膊问道:“张远,平台的暗物质监测站在哪里?快带我们去!”
张远的脸色也变了,他立刻转身:“在一号舱体的顶部,我们去看看!”
几人快步往一号舱体跑,通道里的工作人员看到他们匆忙的样子,都停下脚步疑惑地看着,但没人上前阻拦——他们知道,肯定是出了紧急情况。
一号舱体顶部的监测站不大,里面立着一台半人高的暗物质探测器,屏幕上显示着实时密度曲线,曲线像一条陡峭的上坡路,一路飙升到0.25GeV\/cm3,还在缓慢向上跳动。
“怎么会突然上升?暗物质流不是12天前就离开了吗?”张远脸色发白,手指在探测器的键盘上快速敲击,调出过去12天的历史数据。屏幕上的曲线一直平稳地维持在0.1GeV\/cm3左右,没有任何波动,直到刚才才突然开始上升。
乐乐立刻对着通讯器喊道:“阿木尔,计算一下暗物质密度异常的区域范围,看看是不是在向星舰或平台靠近!”
阿木尔的回复很快传来,带着敲击键盘的背景音:“已经算出来了,异常区域以每秒5公里的速度扩大,现在已经把星舰和平台都裹住了,根据轨迹分析,异常区域的中心就在三号舱体附近!”
三号舱体——正是他们刚才去过的物资舱!
乐乐心里咯噔一下,立刻看向张远:“张远,三号舱体除了存放物资,还有什么能量设备?比如备用发电机或者能量转换器之类的?”
张远愣了一下,随即一拍大腿,脸色变得更加难看:“有!三号舱体的角落有个备用反物质能量转换器!暗物质流来的时候,它自动触发了应急保护程序,一直处于关闭状态……难道是它出问题了?”
“快带我们去!”乐乐当机立断。
几人再次冲向三号舱体,刚到舱门口,就闻到一股刺鼻的臭氧味,那是电器故障时常见的气味。张远推开门,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心头一沉。
存放备用反物质能量转换器的区域,墙壁上的银色结晶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四周蔓延,原本只有巴掌大的结晶,现在已经扩大到了一米多宽。转换器的外壳全被结晶包裹着,屏幕上跳着杂乱的代码,不时有蓝色的电火花从结晶的缝隙里蹦出来,落在地面上,留下一个个细小的黑点。
“转换器自己启动了!”小宇快步走到转换器旁,指着上面的应急启动键——那个按键正处于按下的状态,显然是被某种力量触发了,“暗物质粒子的能量激活了它的备用程序,但现在没有负载,能量无法输出,只能堆积在内部,而这些能量又让周围的暗物质粒子凝聚得更快,形成了恶性循环!”
他顿了顿,语气严肃:“如果不尽快切断能源,转换器内部的能量会越来越多,不仅会烧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