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草原脉动·冰原回响
当澳洲草原的第一缕晨光掠过金合欢树的枝头时,林羽正站在一片枯黄的草地上,指尖捏着一把沙质土壤。土壤里夹杂着几根干枯的草根,便携式万脉水晶球碎片的屏幕上,灵气纯度显示为48%,比资料里记录的五年前低了12个百分点——过度放牧导致的植被退化,正在一点点吞噬这片草原的灵脉能量。
“之前牧民们为了多养牛羊,把草原划分成了小块,连灵脉草都被啃得差不多了,”当地灵脉保护组织的负责人安娜骑着马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草原地图,“你看,五年前这里还是连片的绿,现在到处都是‘秃斑’,灵脉能量根本聚不起来。”
苏瑶蹲下身,用小铲子挖开地面,露出一截泛着微弱绿光的根茎——那是草原特有的“脉生草”,是灵脉能量的天然载体。“幸好脉生草的根系还没完全枯死,”她小心翼翼地把根茎放进标本盒,“我们可以用灵脉复苏液浸泡根系,再配合‘轮牧计划’,让草原慢慢恢复。”
乐乐和阿哲正跟着牧民的孩子汤姆学习骑马。汤姆骑着一匹棕色的骏马,在草地上飞驰,乐乐紧紧抓住缰绳,虽然有些紧张,却笑得格外开心。“汤姆说,以前草原上有很多灵脉兔,现在都很少看见了,”乐乐跑过来,手里拿着一根脉生草的枯枝,“我们一定要让草原变回以前的样子,让灵脉兔重新回来!”
阿哲则在草原上安装灵脉监测仪,他沿着预先标记好的路线,每隔一公里就埋下一个监测仪,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周边的灵气波动。“已经安装了20个监测仪,形成了一个初步的监测网络,”他对林羽说,“以后就能实时掌握草原不同区域的灵脉状态,方便调整修复方案。”
接下来的几天,众人开始实施草原灵脉修复计划。林羽和安娜一起,给牧民们讲解轮牧的重要性——将草原分成五个区域,每个区域放牧一个月后就休牧四个月,让植被有足够的时间恢复;苏瑶则带着志愿者,用灵脉复苏液浸泡脉生草的根系,再重新种回草原;乐乐和汤姆一起,在休牧区的边缘插上“灵脉保护”的木牌,还教其他牧民孩子辨认脉生草,告诉他们不要随意踩踏。
“以前不知道这些草这么重要,”牧民老乔看着重新种下的脉生草,感慨地说,“只想着多养牛羊多赚钱,没想到把草原都给毁了。以后我们一定听你们的,好好保护草原,保护灵脉。”
一周后,草原上的脉生草开始冒出新芽,淡绿色的嫩芽在阳光下格外显眼。便携式水晶球碎片显示,种植区域的灵气纯度提升到了55%,比之前高了7个百分点。更让人惊喜的是,汤姆在休牧区发现了几只灵脉兔的脚印,还有一只灵脉鸟停在了金合欢树上,发出清脆的鸣叫。
“灵脉兔回来了!灵脉鸟也回来了!”乐乐兴奋地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张画着灵脉兔的素描,“汤姆说,等草原完全恢复了,还会有灵脉鹿出现,到时候我们就能在草原上看到成群的灵脉动物了!”
林羽看着眼前充满生机的草原,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草原灵脉的修复需要长期坚持,但只要牧民们能意识到保护的重要性,只要有更多人加入进来,这片草原一定会重新变得生机勃勃。
离开澳洲草原前,众人和牧民们一起举办了一场“灵脉草原节”。牧民们穿上传统的服饰,围着篝火跳着欢快的舞蹈,还烤了香喷喷的牛羊肉招待大家。安娜给林羽一行人送上了用脉生草编织的草帽,说这是草原的“灵脉祝福”,希望他们能带着这份祝福,去帮助更多需要守护的灵脉。
“接下来我们要去南极,”在前往机场的路上,苏瑶看着平板电脑上的南极灵脉资料,“根据卫星探测,南极的冰脉可能受到了全球变暖的影响,灵气波动有些异常,我们需要去实地考察一下。”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和航行,众人终于抵达南极的科考站。刚下船,一股刺骨的寒风就扑面而来,远处的冰川在阳光下泛着耀眼的光芒,像一座巨大的水晶宫殿。科考站的站长王教授早已在门口等候,他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手里拿着一个冰芯样本:“你们可来了!最近冰川融化的速度比往年快了很多,我们在冰芯里发现了灵脉能量的异常波动,担心冰脉会受到影响。”
众人跟着王教授走进科考站的实验室,实验室里摆放着各种监测设备,屏幕上显示着冰川的融化速度和冰脉的灵气波动曲线。“你们看,”王教授指着屏幕,“这是三个月前的冰脉灵气纯度,还有89%,现在已经降到82%了,而且还在持续下降。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冰脉可能会逐渐衰弱,甚至消失。”
林羽接过冰芯样本,样本里泛着淡淡的蓝光,那是冰脉能量的体现。“冰脉是地球最原始的灵脉之一,它的稳定与否,关系到全球的气候平衡,”他说,“我们必须尽快找到冰脉异常的原因,制定修复方案。”
第二天一早,众人穿上专业的防寒服,乘坐雪地车前往冰川深处的冰脉核心区域。沿途的冰川上布满了裂缝,有些裂缝深不见底,让人望而生畏。乐乐紧紧跟在林羽身边,虽然冻得小脸通红,却依旧坚持着观察周围的环境:“这里的冰好蓝啊!像宝石一样!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它,不能让它融化。”
经过两个小时的行驶,众人终于到达了冰脉核心区域。这里的冰川更加晶莹剔透,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冰脉能量,让人感觉精神振奋。林羽拿出便携式水晶球碎片,开始监测冰脉的灵气波动——屏幕上的曲线忽高忽低,很不稳定,灵气纯度只有80%,比科考站监测到的还要低。
“你们看那里,”苏瑶指着冰川上的一处黑色区域,“那是冰川融化后露出的岩石,上面有一些奇怪的纹路,可能和冰脉异常有关。”
众人小心翼翼地走过去,发现黑色岩石上刻着一些古老的符号,和他们在万脉山灵脉中枢看到的符号有些相似。“这是古代冰脉守护者留下的印记,”林羽仔细观察着符号,“上面记载着冰脉的能量循环方式,还有应对气候异常的方法。”
根据符号的记载,冰脉的能量循环需要依靠冰川的稳定和极地的低温,如果温度持续升高,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冰脉的能量循环就会被打破,导致灵气纯度下降。而解决的方法,就是在冰脉核心区域种植一种“冰脉共生藻”——这种藻类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低温能量,既能减缓冰川融化,又能补充冰脉的灵气。
“我们之前在实验室里培育过冰脉共生藻,”王教授兴奋地说,“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在野外种植,现在有了古代守护者的方法,我们终于可以尝试了!”
接下来的几天,众人开始在冰脉核心区域种植冰脉共生藻。他们先用特制的工具在冰川上凿出一个个小坑,然后将冰脉共生藻的种子撒进去,再用冰脉复苏液浇灌。冰脉共生藻的生长速度很快,只用了三天,就在冰川上形成了一层淡蓝色的薄膜,像给冰川穿上了一件保护衣。
监测数据显示,种植冰脉共生藻的区域,冰川融化速度减缓了30%,冰脉的灵气纯度也提升到了85%,并且还在持续上升。王教授激动地说:“太好了!只要我们在更多的冰川区域种植冰脉共生藻,就能慢慢恢复冰脉的稳定,甚至能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在离开南极前,众人在冰脉核心区域立了一块用特殊材料制成的纪念碑,上面刻着“冰脉守护,全球共责”八个大字,旁边还用多种语言写着对冰脉的祝福。纪念碑的顶部安装了一个小型的灵脉监测仪,能实时将冰脉的状态传送到全球灵脉保护中心,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关注到冰脉的变化。
“从澳洲草原到南极冰原,每一条灵脉都有它独特的价值,也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在返回万脉山的飞机上,林羽看着窗外的云层,感慨地说,“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只要我们不放弃,就没有守护不了的灵脉。”
苏瑶点头,握住林羽的手:“接下来我们还要去更多的地方,去修复非洲的雨林灵脉,去守护美洲的山地灵脉,去探索那些还未被发现的灵脉。我们的脚步,永远不会停下。”
乐乐靠在窗边,手里拿着一张画满灵脉的地图,上面标注着他们去过的每一个地方,还有他们计划要去的地方。“等我长大了,也要像林叔叔和苏阿姨一样,成为一名灵脉守护者,”乐乐坚定地说,“我要去全世界每一个有灵脉的地方,让每一条灵脉都能永远充满生机。”
阿哲看着乐乐认真的样子,笑着说:“那我们以后就是同事了!我会在特战队保护你,我们一起守护灵脉,守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飞机穿越云层,朝着万脉山的方向飞去。舷窗外,夕阳正缓缓落下,给天空染上了一层温暖的橙红色。林羽知道,灵脉守护的旅程还有很长,但只要有像苏瑶、乐乐、阿哲这样的伙伴,有全世界热爱灵脉、热爱地球的人,他们就一定能实现目标——让每一条灵脉都能长青,让地球永远充满生机与希望。这,是他们的使命,也是他们永恒的信仰。